返回
首页>药浴>生活养生

艾滋病毒感染初期传播风险大

时间: 2023-11-12 23:19:01

艾滋病毒感染初期传播风险大

据新一期美国《传染病杂志》报道,加拿大麦吉尔艾滋病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49%的艾滋病病毒传播情况发生在感染者处于感染初期的时候。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艾滋病蔓延速度非常之快的原因。

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马克·温伯格说:“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初期,感染者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许多感染者在此期间并不知情。更让人担忧的是,甚至在接受常规医学抗体检测时,患者的指标仍然显示阴性。”

这位专家解释说,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初期,身体还没有立即形成抵御病毒的免疫力,也不会大量产生有针对性的抗体,因此常规抗体检测并不能及时发现其已被感染。在这一时期,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尚未发生大的变异,而是不断复制并使病毒数量大增。感染者血液中艾滋病病毒数量越多,其通过不当行为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温伯格认为,必须采取更有效措施来鉴别刚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这样才能“及时告知他们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风险的性行为等,以避免病毒的快速传播”。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艾滋病早期症状表现

   艾滋病 的早期症状是什么?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 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 传染 病。下面,我来为你介绍艾滋病早期症状表现。

  艾滋病早期症状表现   在早期,艾滋病感染者和正常人没有任何的区别,如果想确认自己是否已经合并有艾滋并发症,一个是早期的对艾滋病病人的腋窝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进行触诊,可以发现这里有多个淋巴结的肿大,如果随着病人的免疫力下降,还可以出现口腔和 皮肤病 的一些症状,主要是一些口腔白色 念珠菌感染 ,也就是口腔出现一些白色的粘膜状污染。

  但是有一些病人是出现了皮肤的症状,因为正常人群中间也可能出现一些带状疱疹皮肤病,就是在病人的腰际部位出现密集的成泡状的变化,在皮肤科的日常门诊中,我们也可以见到,但是这种病人往往疱疹比较下,溃烂的面少,而且自愈倾向很快,一般一周之内自己可以愈合,不经过治疗,或者是简单的治疗就可以很快的愈合了,但是在艾滋病病人出现了这种带状疱疹的时候,和一般的皮肤病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症状病变的范围大,病人的泡有溃烂,有溃疡,而且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一般要两周以上才能愈合,一周以内很难愈合的。

  使用一定的药物之后仍然是很难愈合的,所以这种表现,如果病人来了,根据我们的门诊 经验 ,我看到的印象,这位病人来了,基本上都可以确认他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有的时候,你问病人不一定承认,实际上他自己不说,他不承认,这样的情况下,给病人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发现,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渐的愈合,我想这个病人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为他和正常人感染带状疱疹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早期内可以出现口腔的症状,皮肤病的改变,同时抵抗力的下降,还有不明原因的 发烧 ,像 感冒 这种发烧我们使用一些抗菌素,病人休息很快就可以控制了,可是艾滋病人的发烧是非常难以治愈,尽管使用很好的抗菌药物,我们一般的情况,三到五天,静脉点滴之后就可以完全使病人的体温降下来,但是在艾滋病病人那不管用,甚至病人的发烧能维持一个月以上,病人明显的体重减轻,消瘦、发烧,也不能吃东西,睡眠受影响,这种病人往往是艾滋病的晚期,有可能抢救失败的时候,控制不了发热的时候,这个病人就会死掉,所以这个也是我们艾滋病临床中间,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到的。

  艾滋病的四个症状表现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即窗口期。这个时期的症状主要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还会发生乏力、盗汗、 咽炎 等。

  由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在被感染HIV后的2-6周,可以通过查血,检测HIV抗体是否呈阳性,以此为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标准。

  2、艾滋病潜伏期

  感染艾滋病毒后开始进入潜伏期,而且会经历2-10年,艾滋病潜伏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潜伏期是不易于人们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因此,艾滋病高发人群要重视艾滋病毒检测工作,避免其对 健康 造成的影响。

  3、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艾滋病会出现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症状。

  艾滋病前期出现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会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艾滋病期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可表现在人体类的各个器官方面,如肺、口腔、 消化 系统、 神经 系统、 内分泌 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急性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或配偶或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静脉吸毒史;用过进口的因子Ⅷ等 血液 制品;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有过 梅毒 、 淋病 、非淋菌性 尿道炎 等 性病 史; 出国 史;抗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

  (2)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 呼吸 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脾大。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CD4/CD8比值>1;抗HIV抗体由阴性转阳性者,一般经2~3个月才阳转,最长可达6个月,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少数患者初期血液P24抗原阳性。

  2.无症状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逐年下降,CD4/CD8>1;血液P24抗原阴性。

  3.AIDS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1个月;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慢性 腹泻 >4次/d,3个月内体重下降>10%;合并有口腔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菌 肺炎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虫病,隐球菌 脑膜炎 ,进展迅速的活动性 肺结核 ,皮肤黏膜的卡波齐肉瘤,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3)实验室检查: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查);CD4淋巴细胞总数0.2 109/L或(0.2~0.5) 109/L;CD4/CD8<1;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 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猜你喜欢:

1.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2. 关于艾滋病的皮肤症状

3.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4. 艾滋病潜伏期

5. 关于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的性传播疾病,是靠什么原理传播的?

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爱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方式
传染源: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唯—的传染源,包括a)艾滋病患者 b)无症状的HIV感染者。
传播艾滋病的最主要的传染物包括: a)血液 b)精液 c)阴道分泌物 d)唾液、尿液、乳汁、汗液、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病毒含量低,不足以够成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1.性交传播
与艾滋病带菌/患者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接触到受感染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感染艾滋病的性行为有:性交,肛交,口交
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原理: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无保护性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直肠内又是弱碱性环境,适于HIV生存,射入直肠的精液中所含的HIV可直接通过粘膜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口交在口腔不健康情况下有很大的危险性。如一方是感染者,对方有牙龈炎或口腔溃疡,在口交时,HIV便可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危险系数排名:1.肛交,2.性交,3.口交

2.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a)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成品,b)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c)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d)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也有可能造成艾滋病感染

3.母婴传播
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以下三种情况传染艾滋病给小孩: a).怀孕、b).分娩过程 c).通过母乳喂养

艾滋病安全地带: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
艾滋病不会通过一下那些行为感染艾滋病:1.握手,2,拥抱,3.吃饭,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物品传播艾滋病:1.马桶,2.电话机 3.餐饮用具 4,卧具 5. 游泳池或公共浴池 6.空气 等等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动物产波艾滋病;1.蚊子 2.小猫, 3.小狗等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