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如何产生的

时间: 2023-08-03 18:20:25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我们全力以赴、挑战多次却无法实现的目标。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用狗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

他将狗关在笼子里,然后将狗置于痛苦不堪且不可躲避的电击下,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还在拼命地挣扎,横冲直撞,想尽各种办法要逃出去。

但是,多次失败后,无论狗做什么,怎么逃避电击,它们都没有办法躲避电击。

经过多次试验后,只要这样做,再给狗把笼子打开,此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就出现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出去,小狗却选择了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个狗的试验就产生了塞利格曼所称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很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受传销组织控制的一些人,在被警察解救后,依然不敢走出房间的行为,这种现象也可以用“习得性无助”来进行解释。

因为长期在小房间里受传销组织控制,被打被折磨,导致这些人认为反正是逃不出去的,干脆乖乖地听话,不逃跑。时间久了,哪怕是自己获得了解救,依然不敢踏出房间半步。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失败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这类人身上有类似于抑郁的症状,他们相信,无论对错,他们都无法控制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未来。

举个例子,就拿网络上的“躺平”一词来说,其实也可以用“习得性无助”来进行解释。

躺平族是指年轻人不再折腾、拼命渴求成功了,年轻人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反正怎么拼命工作也买不起房、怎么努力也拼不过“富二代”“官二代”,干脆消极处事,对生活表示投降,甚至自暴自弃,天天在家做啃老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反正我不是学习的料,不管怎么努力学习,都学不会,考试也不及格。”

“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一无是处,我的一生注定是失败的。”

“我一直都很努力想做点成绩,但是能力有限,还是做不好,我就是没法做好这份工作。”

“都考了四次科三了,我已经彻底对自己绝望了,干脆放弃算了。”

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如何逃出“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的标志是三个类型的缺陷:

动机缺陷——一般人们在做事前动机不够,才会出现习得性无助。比如那只狗,总是很慢地主动做出或引发已习得的行为。

情绪缺陷——这类人通常显得僵化,总是无精打采,惊恐和痛苦。

认知缺陷——这类人在新的情境下表现出不良的学习成绩,并在认知上出现了错误的判断。

就像那只狗,即使它被放回一个它能够回避电击的情境中,它也不会学习这样做。

想要逃出“习得性无助”的困境,关键在于这三点:

1、要学会对生活中的挫折进行合理的归因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努力了考试分数总是提不上来,是不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明明在努力找了,还是找不到,是不是跟自己没有写好简历、找的工作跟自己的专业不对口?

2、动机要明确,想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

每个人都要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所以,自己在做好一件大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一个目标后,买点小礼物激励下自己,慢慢进步。

3、不要轻易说“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

在生活中多一点积极的心态,在遇到挫折时,换位思考下,改变消极的错误的认知,逃离“认知缺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