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参芪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4759
参芪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12 08:58:32

参芪丸具有补益元气的功效,一般对于缓解气虚体弱以及四肢无力的症状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此药物是属于中成药,药物成分主要是党参和黄芪,药物是棕黄色的浓缩丸,味甘。如果是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等人群,用药需谨慎,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1-27 14:14:26

    参芪降糖颗粒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黄芪、五味子、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等11味中药,具有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参芪降糖颗粒含有皂苷、黄酮、木质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应激、清除氧化代谢产物、修复和改善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肾功能、调节血脂、营养周围神经等作用。

    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降糖颗粒,又有效改善症状,逆转血糖异常。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进一步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对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进一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脑血管,延缓病情发展。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保护肾功能。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甲钴胺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有效改善麻木和疼痛等症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迈之灵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可提高视力,改善眼底病变。

    消渴丸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地黄、山药、葛根、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 7 味中药,同时加入格列本脲,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之功效。格列本脲属于磺酰脲类胰岛素促秘剂,是作用最强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其主要通过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抑制肝糖元分解和糖原异生,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且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

    消渴丸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用与格列本脲相当,但是低血糖发生风险比格列本脲更低,适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参芪降糖颗粒1次3g(1袋),1日3次,症状较轻者,可以1次1/3袋(1g),1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决定使用疗程,如果服药4周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诊。消渴丸起始剂量为每次5 粒,每日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30粒,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药量,当空腹血糖4.4~7.0mmol/L ,维持起始剂量,空腹血糖>7.0mmol/L ,消渴丸增加每日5粒,空腹血糖

  • 冉冉云
    回复
    2024-01-27 14:14:26

    参苓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十三引《经验良方》。
    【组成】藕节菱角肉各30克人参白茯苓各15克石莲肉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用黄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煅土朱为衣。每服30丸,温酒送下。
    【主治】泄精无常。

    提醒您:参苓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1-27 14:14:26

    参苏丸是一种口服类别的中成药物,这种药物的主要功效为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适量的摄入体内,可以辅助治疗因身体虚弱、感受风寒,而引发的感冒症状。对于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等现象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药物中含有党参、紫苏叶、葛根、茯苓、陈皮、甘草等成分。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不建议与其他滋补类的中药同时服用,避免引发药量过多。建议在服药期间禁烟、禁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 木槿
    回复
    2024-01-27 13:13:16

    1、参苓白术丸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的作用。参苓白术丸组方中人参、白术、扁豆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白术、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湿,减少腹泻次数。
    2、参苓白术丸的其他成分,例如山药、砂仁,均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薏苡仁还具有利湿的作用,对人参、白术、茯苓起到辅助的作用,疗效更佳。
    更多关于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进入:/ask/dc1912161609495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参芪首乌补汁的功效与作用

参茸加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