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清胃丸的作用:能够清胃泻火以及清热解毒,药物当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比如黄连以及知母,还有栀子和丹皮等,如果有效的对位内所出现的时候进行治疗,比如胃火过盛所引起的口舌生疮或者是牙龈肿痛,同时还可以用来辅助调理胃热牙痛或者是暴发火眼等症状。
清胃黄连丸过于寒凉,伤脾胃了!你应该再用参苓白术治疗!!
清胃黄连丸(水丸)
【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等
【注意】本品药性苦寒,泻下力猛,如体虚便溏,年老,孕妇均应禁用。
目录1拼音2清胃黄连丸(水丸)药典标准 2.1品名2.2处方2.3制法2.4性状2.5鉴别2.6检查2.7含量测定2.8功能与主治2.9用法与用量2.10规格2.11注意2.12贮藏2.13版本 3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药典标准 3.1品名3.2处方3.3制法3.4性状3.5鉴别3.6检查3.7含量测定3.8功能与主治3.9用法与用量3.10注意3.11规格3.12贮藏3.13版本 4清胃黄连丸(水丸)说明书 4.1药品类型4.2药品名称4.3药品汉语拼音4.4药品英文名称4.5成份4.6性状4.7作用类别4.8适应症/功能主治4.9规格4.10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4.11禁忌4.12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4.13注意事项4.14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4.15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4.16备注 5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说明书 5.1药品类型5.2药品名称5.3药品汉语拼音5.4药品英文名称5.5成份5.6性状5.7作用类别5.8适应症/功能主治5.9规格5.10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5.11禁忌5.12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5.13注意事项5.14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15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5.16备注 6《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 6.1方名6.2组成6.3功效6.4主治6.5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6.6制备方法6.7用药禁忌 附:1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清胃黄连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qīng wèi huáng lián wán
2清胃黄连丸(水丸)药典标准2.1品名清胃黄连丸(水丸)
Qingwei Huanglian Wan
2.2处方黄连80g、石膏80g、桔梗80g、甘草40g、知母80g、玄参80g、地黄80g、牡丹皮80g、天花粉80g、连翘80g、栀子200g、黄柏200g、黄芩200g、赤芍80g
2.3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4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深黄色的水丸;味微苦。
2.5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黄柏)。纤维柬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柬几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草酸钙针晶成柬或散在,长26~110μm(知母)。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玄参)。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
(2)取本品1g,研细,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0.3g、牡丹皮对照药材和连翘对照药材各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8μl、对照药材溶液各3~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牡丹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黄绿色的荧光斑点。
(3)取黄连对照药材0.03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盐酸小檗堿对照品溶液各3~5μl、上述对照药材溶液2~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中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栀子对照药材0.25g、甘草对照药材0.1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以上,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两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2.6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过三号筛),取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3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的一侧槽内。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后,展开,取出,挥干溶剂后,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34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5.3mg。
2.8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2.9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2.10规格每袋装9g
2.11注意孕妇慎用。
2.12贮藏密封。
2.13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药典标准3.1品名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Qingwei Huanglian Wan
3.2处方黄连80g、石膏80g、桔梗80g、甘草40g、知母80g、玄参80g、地黄80g、牡丹皮80g、天花粉80g、连翘80g、栀子200g、黄柏200g、黄芩200g、赤芍80g
3.3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4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后苦。
3.5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黄柏)。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束几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知母)。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玄参)。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
(2)取本品2.5g,剪碎,加甲醇15ml,研磨使分散,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2ml分2次轻摇,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0.3g、牡丹皮对照药材和连翘对照药材各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8~10μl、对照药材溶液各3~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牡丹皮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屁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黄绿色的荧光斑点。
(3)取黄连对照药材0.03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2~3μl和[含量测定]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人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中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栀子对照药材0.25g、甘草对照药材0.1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及[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为11cm以上,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两个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3.6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含量测定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直径2mm以下),取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浸渍10小时以上,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3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放入展开缸一侧的槽内,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数分钟后,展开,取出,挥干溶剂后,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34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丸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22.0mg。
3.8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3.9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3.10注意孕妇慎用。
3.11规格每丸重9g
3.12贮藏密封。
3.13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清胃黄连丸(水丸)说明书4.1药品类型中药
4.2药品名称清胃黄连丸(水丸)
4.3药品汉语拼音4.4药品英文名称4.5成份4.6性状4.7作用类别4.8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4.9规格4.10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4.11禁忌4.12不良反应4.13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4.16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5清胃黄连丸(大蜜丸)说明书5.1药品类型中药
5.2药品名称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5.3药品汉语拼音5.4药品英文名称5.5成份5.6性状5.7作用类别5.8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5.9规格每丸重9克
5.10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5.11禁忌5.12清胃黄连丸的不良反应5.13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4清胃黄连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5清胃黄连丸的药理作用5.16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6《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6.1方名清胃黄连丸
6.2组成黄连80两,生地80两,桔梗80两,玄参(去芦)80两,黄柏200两,丹皮80两,生石膏80两,知母80两,栀子(炒)200两,甘草40两,连翘80两,天花粉80两,赤芍80两,黄芩200两。
6.3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解热,消肿止痛之功效。
6.4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清胃黄连丸治口燥舌干,咽喉肿痛,齿龈腐烂,鼻衄生疮。
6.5清胃黄连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
6.6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闯亮。
6.7用药禁忌忌辛辣食物。
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小三七)胡黄连丸(小一二二)藿香安胃散(热七)黄连丸(小一三一)如圣丸(小二六)竹叶石膏汤(寒五)...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口舌]论治(共七条),皆上焦热壅故也。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若舌忽肿起如猪胞,或硬如木石,不能...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四胎前门]尿血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又方白茅根浓煎汤,吞酒蒸黄连丸。《证治准绳·女科》明王肯堂公元136816...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血证]血证论列方五九)脏连丸(寒一七八)防风黄芩丸(妇一二三)黄连丸(寒百八十)猪脏丸(寒一八一)竹叶石膏汤(寒五...
《简明医彀》:[卷之五]口证子仁前胡犀角屑甘草(炙。各三分)上水煎服。升麻黄连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闻其秽恶。升麻(半两)生姜黄...
更多古籍中的清胃黄连丸
【药品简介】
【药品名称】?
品名:清胃黄连丸?
汉语拼音:QingweiHuanglian?Wan?
【作用类别】?
本品为实火证类非处方药药品,OTC甲类。?
【主要成分】?
黄连、石膏、知母、黄芩、黄柏、栀子、连翘、玄参、天花粉、地黄、桔梗、甘草、牡丹皮、赤芍。?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深黄色的水丸;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密封。?
【规格】?
每袋装9克?
【包装】?
复合膜,9克/袋。9克*10袋*100盒/箱。?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7021391?
【有效期】?
3年
【药品规格】
??9克*10袋*100盒/箱
(本产品是山东三九)
注意了,是一次一袋.我是做这个厂家的.本产品是丸剂,治疗针对胃火旺盛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效果确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