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北芪五加片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4777
北芪五加片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5-12 00:32:55

北芪五加片的功效与作用是宁心安神和益气健脾,对于平时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心脾两虚和心神不宁能起到帮助恢复效果,还可以缓解体虚乏力和失眠多梦的症状,同时也可以调节食欲不振。该药物是属于一种中成药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黄芪、刺五加浸膏,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必须先咨询专业的药师或者医师,避免对自身产生不良反应。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1-27 20:20:35


  • 离亭燕
    回复
    2024-01-27 20:20:35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北五加皮,也就是香加皮,属于利水渗湿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对可谓是人体多多益善,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

    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又名五加豺漆、文章草、五花、豺节、木骨、追风使、刺通、白刺、茨五甲、白劣树、五叶路刺、刺五加、南五加皮,以五叶交加者为最好的五加,因用其根皮,故名五加皮。

    五加,有南五加和北五加之分。南五加为五加科药用五加,它包括五加属植物五加、刺五加、无梗五加、糙叶五加,轮叶五加的根皮,无毒。北五加皮是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杠柳的根皮,属于近代的一种民间草药,清代以前的医书中均无论述。南五加主产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

    生物成分

    据测定,南五加皮主含挥发油及树脂,油中主要成分为4-甲基水杨醛及维生素A、B类物质及鞣酸、脂肪油等,北五加皮含杠柳毒甙等为强心甙,南五加的叶嫩时可作蔬菜食用。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五加皮,味甘、辛,性温;归肝、肾经。

    2、医学经典

    《神农本草经》:“祛风湿、疗痹痛、强筋骨、起痿弱。”

    3、中医辨证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对于风湿痹症、筋骨痿软、体虚乏力、小儿行迟、水肿、脚气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4、现代研究

    南五加皮的功用

    (1)能抑制动物踝关节肿胀,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并有镇痛作用。

    (2)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3)有抗利尿作用,对性腺、肾上腺、内分泌有兴奋作用。

    (4)有降血糖作用,可治疗轻、中型糖尿病。

    (5)有减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6)体外试验,有杀死寄生虫幼虫的作用。

    北五加皮:

    (1)所含强心甙有类似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如过量服用,有紊乱心血管的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可使动物自发活动减少,呼吸徐缓、唾液分泌增加,并有轻度痉挛,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并有缩短脊髓反射潜伏期的作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使用前必须严格辨明是南五加与北五加,不可大意。

    传说故事

    一、李白与南五加皮

    五加皮也是道家服食之品,煮根茎酿酒饮用,最为益人,且补精强志。相传“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饮用的就是五加皮煮的酒。还留下了煮酒之法:用五加皮、地榆各一斤,袋盛,入无灰好酒二斗中,大坛封固,置大锅内,文火煮之,冷却。以渣晒干为丸,每日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再服,添精补髓,功难尽述。民间赞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古代人们把能善诗文作为学识才华的标志,因此,人们就用五加皮等补益的方法作为增加智力的手段,故五加皮又称为“文章草”。

    二、五加皮酒的传说

    五加皮酒,历史上流传一段佳话: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严州府东关镇(含建德境内)的新安江畔,住着一个叫郅中和的青年,他为人忠厚,并有一手祖传造酒手艺。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来到人间,爱上了淳朴勤劳的邮中和,后结为伉俪,仍以营酒为生。五公主见当地老百姓多患有风湿病,她建议郅中和酿造一种既能健身又能治病的酒来。经五公主指点,在造酒时加入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贵中药,并把酿出的酒取名为“致中和五加皮酒”。此酒问世后,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捧碗品尝,酒香扑鼻,人人赞不绝口,于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由于该地区属严州府东关镇,后又称之为“严东关五加皮酒”。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

    五加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本品入药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二品。前者无毒,更长于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临床治疗风湿痹病的通用正品;后者又名“香加皮”有毒,更偏于祛风湿,利水,兼能强心,我国有些地区以之作“五加皮”入药。通常,南五加皮入复方汤剂的剂量为5~10g,鲜品可倍量;可入丸、散剂或浸酒;外用可视情况酌定。“北五加皮”的入药剂童应严格控制,一般为3~6g。

    五加皮的炮制:

    拣净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后切片,干燥。炒制:取原药材,用微火炒至变色。酒制:将五加皮片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取出,晾干,每五加皮500g,用黄酒60g,亦可用酒洗。《本草述钩元》:五加皮,剥去骨,阴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五加皮的食用方法:

    第一方:五加皮200克,牛膝100克,当归120克,白酒2500毫升。

    用法:将药浸泡于酒中,半个月后,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

    主治:鹤膝风。

    第二方:五加皮100克,猪蹄1只。

    用法:黄酒500毫升同煮至熟烂服食。

    主治:风湿痹痛。

    第三方:五加皮100克,松节50克,豨莶草60克,白酒2500毫升。

    用法:同浸泡7日后,每次饮用30~50毫升。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第四方:五加皮30克,络石藤15克,牛膝10克,猪脚1只。

    用法:用上药炖猪脚,吃猪脚,喝汤。

    主治:风湿性膝、踝关节痛。

    第五方:五加皮12克,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虚浮肿。

    第六方:五加皮30克,土牛膝1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五加皮酒

    原料配方: 党参0、6克、 陈皮0、7克 、木香0、8克、 五加皮2克、 茯苓1克、 川芎0、7克、 豆蔻仁0、5克、 红花1克、 当归1克、 玉竹2克、 白术1克、 栀子22克、 红曲22克、 青皮0、7克、 焦糖4克、 白砂糖500克、 肉桂35克、 熟地0、5克、 脱臭酒精5000克。

    步骤

    1、将党参、陈皮、木香、五加皮、茯苓、川芎、豆蔻仁、红花、当归、玉竹、白术、栀子、红曲、青皮、肉桂、熟地放入石磨内,用小石臼将其捣碎或碾成粉状,待用。

    2、取干净容器,将糖、焦糖(色素)放入,加适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党参等混合物料放入,搅拌均匀,浸泡4小时后,再将脱臭酒精放入,搅拌至混合均匀,继续浸泡4小时。

    3、将容器盖盖紧,放在阴凉处储存1个月,然后启封进行过滤,去渣取酒液,即可饮用。

    产品功能 祛风湿,壮筋骨,聪耳明目,祛虚补脾肺,虚劳衰弱者饮之最宜。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3

    栽培技术

    刺五加(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茎和根,别名刺拐棒、刺老牙。叶也可作药用,皮可加工成五加皮。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

    一、形态特征

    刺五加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1-3米。根茎发达,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茎及根都具有特异香气。茎枝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有时少刺或无刺。叶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有细刺或疏毛;小叶5枚,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叶背面沿叶脉有淡褐色刺,边缘有锐尖重锯齿,小叶柄被褐色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无毛,有不明显5齿或几无齿;花瓣5,黄白色,卵形。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种子4-5个,薄而扁,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种子在9-10月成熟。

    二、生长习性

    刺五加适宜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杂木林下及林缘,种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夹沙土壤中最好。其对气候要求不严,喜温暖,也能耐寒;喜阳光,又能耐轻微荫蔽,但以夏季温暖湿润多雨、冬季严寒的大陆兼海洋性气候最佳。刺五加生存能力很强,不需太多的管理且病虫害发生也少,容易栽培成活。

    刺五加果实于9-10月成熟,但种子的种胚没有发育成熟,不论是当年秋播,还是第二年进行春播,都需要经过一个夏季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下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一个冬季的低温完成生理后熟后才能萌发。刺五加种子寿命为3年,在生产上适用年限为2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在山林地区,应选取被砍伐后的山坡地,坡度在20度以下,或山地缓坡撂荒地;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土为好。选好地后,在秋季进行耕翻,经过一个冬天的充分风化后,在第二年春季进行耙压、作畦、打垄。一般育苗田作成宽1、2米、高20厘米的高畦;大田作成60厘米的大垄,以待播种。

    2、繁殖方式 采用种子和扦插繁殖均可。

    (1)种子繁殖 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水洗,漂出种子,用2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放在花盆或木箱中,在20℃左右温度下催芽。每隔7-10天翻动1次,约3个月左右,待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放在3℃以下低温贮藏,到第二年4月中旬便可进行播种,5月份便可出苗。也可采用与刺五加天然种子繁殖相似的'方法,即把收取的种子立即播种或第二年六七月播种,等到第三年5月才能出苗。作成宽约1米、长5-10米的育苗床,床上要深翻,耙细,浇透底水,按株行距8厘米X8厘米穴播,每穴2-3粒种子,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上盖3-5厘米厚树叶等物遮荫。出苗后及时去掉覆盖物,适当浇水

    保持床土湿润,幼苗期要设遮荫帘并保持床面无杂草,生长2年后移栽。刺五加种子有胚后熟休眠特性,且种子空瘪的较多,故种子繁殖有一定难度,也可用扦插繁殖。

    (2)扦插繁殖 选取当年发的幼茎或尚未开花、生长健壮的带叶枝条,剪成长度约20厘米的插条。插条带回片复叶,摘去两侧小叶,只留中部3片小叶;如中央小叶过大,可剪去l/2。扦插于苗床内,并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插床上要覆盖薄膜,为避免强光直射,可在苗床上再搭帘以遮荫,每天浇1-2次水,并适当通风,扦插后30-40天生根,去掉薄膜,到50-60天便可进行移栽;移栽应选阴天或傍晚工作,以带土移植好。8月以后气温降低,易生长不良,故移栽不宜过晚。移植成活的幼株当年不宜定植不方便管理的山地;最好精心培育1年,到第三年再移植于大田。

    3、田间管理 种植刺五加不需太多的特殊管理。在移植后进行遮荫,适当加以管理,成活后便不需特别管理了。必要时略加中耕除草并视土壤的干旱程度、肥力情况适当进行浇水施肥便可。

    4、病虫害防治 刺五加病虫害少发生,偶有蚜虫危害。防治方法: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即可。

    四、采收与加工

    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3-4年后采收,实生苗则需更长时间方可采收。刺五加的根、根茎、茎、叶均可药用,用根皮的五加皮,在夏秋二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即成;药用根、根茎和茎的,在春末出叶前或秋季叶落后采挖、收取,去掉泥土,切成30-40厘米长,晒干后捆成小捆即可,也可采收后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装袋保存;叶可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

  • 木槿
    回复
    2024-01-27 20:20:35

    谷田梦(东方滋补,天然好物)解答: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抑制炎症、清除自由基、抑制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具有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不同的药理作用往往与不同的化学成分相关,黄芪的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蔗糖、黏液质、苦味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中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多糖类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免疫调节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不同来源的黄芪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而不同有效成分的共同作用是黄芪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因此,对黄芪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天然食品-谷田梦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徐长卿
    回复
    2024-01-27 19:19:25

    北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是补益气血的佳品。因为它的功效强大,所以北芪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北芪到底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它和什么搭配食用更好呢?那么本期的食疗养生,带你深入了解中药北芪。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北芪,又称黄芪、绵芪,因其盛产于北方,故南方多称“北芪”。北芪多生长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北芪具有补脾健胃、固表止汗、益气升阳、利水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脏器下垂;气虚不能摄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失运所致的浮肿尿少;气虚血滞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等症;气虚津亏所致的消渴等病症。另外,北芪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北芪搭配什么食用较好

    北芪的用途十分广泛,和不同药材、食材搭配有着不同的功效。比如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配伍治疗脾虚泄泻,与升麻柴胡人参等配伍治疗脏器脱垂,与紫菀款冬等配伍可以温肺定喘等。那今天就教大家做一道具有补肾固表、润燥通便的功效的北芪肉苁蓉煲猪展 。

    主料:北芪20克、猪展肉400克

    辅料:肉苁蓉、火麻仁各12克、生姜适量、食盐适量

    做法:

    1、将北芪、肉苁蓉、火麻仁分别洗净,生姜切丝、猪展肉切块。

    2、将材料全部放进瓦煲内,加入2500毫升清水。

    3、大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加味灵芝菌片的功效与作用

十三味疏肝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