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茶百科

菊花茶是哪种菊花

时间: 阅读:14366
菊花茶是哪种菊花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2-23 15:42:21

菊花茶一般是用茼蒿菊或者野菊花制成的。其中茼蒿菊又叫黄花菜,是道地的传统名茶,产地主要在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北等地。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分布范围广泛,可以在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找到。这两种菊花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去火解暑等功效,因此被用作制成菊花茶。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3-06-22 19:19:24

    菊花茶主要有10种,分别是杭菊、胎菊、亳菊、怀菊、杭白菊、野菊花、贡菊、滁菊、怀菊、嘉菊。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菊花。菊花茶主产河北、湖北、浙江、安徽、四川、山东、河南、新疆等地。
    菊花采收后,选健壮的植株,割除残茎,用马粪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使根芽翌春早发。翌春3—4月当新苗萌发后,扒开覆盖的粪土并加速生长。
    菊花定植后,见午后无萎焉现象时,苗已成活,可开始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4次,到结蕾后不再进行。成活后需要土壤偏干,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此时遇雨要及时排水降湿。
    11月初菊花开花时,待花瓣平展,由黄转白而心略带黄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这时采的花水分少,易干燥,色泽好,品质好。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菊花茶是一种保健养生的花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产菊花。菊花是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的品种有很多种,大致分为观赏菊,食用菊,药用菊,茶用菊。那么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泡的菊花茶,属于茶用菊这品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茶用菊,以便日后买菊花时不会被骗。
    1、茶用菊
    古人称杭白菊为千叶玉玲珑,杭白菊并不是产于浙江杭州,而是浙江桐乡。杭白菊的花瓣很白,花蕊金黄。此外还有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和毫菊,常饮菊花茶能滋阴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经沸水冲泡后的菊花,茶水变成浅绿色,闻之清香四溢。滁菊汲取皖南山水之精华,生长环境无污染,饮用营养价值更高。
    2、作用与功效
    经现代理化分析,菊花中含有菊甙,氨基酸,小檗碱,黄酮类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抗菌消炎,清除血管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护肝明目。菊花还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因此特别适合亚健康,办公室一族人员饮用。
    3、冲泡技巧
    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购买菊花是要去正规的地方,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让菊花色泽看起来更亮,就用硫磺熏蒸了菊花,这样的菊花喝下去,没有任何营养,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

  • 离亭燕
    回复
    2023-06-22 18:18:14

    菊花茶的种类有哪些 哪些是菊花茶的种类
    一、菊花茶种类分为家菊和野菊两种。

    1、家菊有分为:浙江桐乡杭白菊、安徽黄山的黄山贡菊(又名徽州贡菊)比较有名,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湖北大别山的福白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花也是较著名的菊花茶,及家养的普通菊花,

    2、野菊分为:野菊花属昆仑雪菊出名。

    二、延伸: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

    三、根据: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工效。

    《神农本草经》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刻苦延年。
    菊花茶有什么种类
    一、菊花茶种类分为家菊和野菊两种。

    1、家菊有分为:浙江桐乡杭白菊、安徽黄山的黄山贡菊(又名徽州贡菊)比较有名,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湖北大别山的福白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花也是较著名的菊花茶,及家养的普通菊花, 2、野菊分为:野菊花属昆仑雪菊出名。 二、延伸: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

    三、根据: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工效。 《神农本草经》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刻苦延年。
    菊花茶分哪几种?
    (一)杭菊和胎菊 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这些产地的质量也最优,其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特别适合居家做茶饮用。

    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菊中又以胎菊为优,即未完全开发的杭菊花蕾,香气浓郁,口感清甜。&l

菊花茶在哪买的

菊花茶买什么样的最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