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春天,一起喝碗养生粥(春季养生饮食的保健粥)

时间: 2023-02-21 15:30:17

春天,一起喝碗养生粥

薄荷粥

材料:

薄荷、粳米、冰糖。

做法:

取薄荷少许,用水煎成汤候冷;

再取适量粳米与之一同煮沸;

待粥将成之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提示:

中医用薄荷作为发汗解热剂。中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枸杞粥

材料:

枸杞、粳米。

做法:

将枸杞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烧煮;

大火煮沸后可改文火慢煮;

成粥状后即可食用。

提示:

枸杞子性味甘平,为肝肾经要药,是一种滋补肝肾的药食两用之品。春季选食枸杞粥,可以补肝肾不足,治虚劳阳痿,咳嗽久治不愈者(无外感)。此外,枸杞粥还有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早、晚随量服食。

胡萝卜粥

材料:

胡萝卜、粳米。

做法:

将胡萝卜洗净切成碎丁;

将粳米与切好的胡萝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煮;

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熬,熬成粥后即可食用。

提示: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变成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和皮肤。患有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眼干燥症及小儿软骨症的人,食之大有裨益。平素脾虚泄泻者要慎用。早、晚服食或做午后点心。

菊花粥

材料:

菊米、粳米。

做法:

先将菊花煎汤;

再将菊花汤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提示: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挥发性精油,故具芳香,也含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氨基酸,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降低血压。中老年人如能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仅可防治风热头痛,肝火目赤,眩晕耳鸣,而且久服还能使人肢体轻松,耳聪目明,提神醒脑。早、晚随量服用。

山药粥

材料:

山药、粳米。

做法:

取干山药片或是鲜山药均可,如选用鲜山药,需洗净之后切也片;

将山药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烧煮;

煮成粥状之后即可食用。

提示:

可做早、晚餐食用。山药味甘平,是一种性味平和的滋补脾、肺、肾的食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山药含有淀粉酶、胆碱、黏液质、糖蛋白及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碘、钙、磷等。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有人称之为“消化素”,因为它能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补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里经常食用些山药粥,补益颇多。

皮蛋瘦肉粥

材料:

小米、薏仁、黑糯米、糙米各少量、猪瘦肉、皮蛋、香菇、鸡蛋、胡椒粉、盐、葱丝和虾皮各少许。

做法:

小米等杂粮洗净、煮熟备用;

皮蛋去壳切块,香菇洗净切丝;

将鸡蛋打散放置在碗中备用;

炒锅中放油加热,倒入香菇、虾皮爆香,后加水煮开;

放入主料、猪肉和皮蛋,煮熟后打入鸡蛋,放入胡椒粉和适量盐,均匀搅拌,关火前撒上葱丝即可。

提示:

此粥可增加纤维素,预防便秘。五谷杂粮,颜色丰富,既可以增加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取量,有助肠胃的蠕动消化,同时也获取了蔬菜中的维生素E、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满足了人体所需的主要成分。

春季养生饮食的保健粥

春季养生饮食的保健粥

早春暖身第一粥

五谷粥是营养专家极力推荐的早春暖身保健“第一粥”。早春气温寒冷,每天早上喝上一碗暖暖的养生粥,对早春饮食大有裨益。

原料:大米50克,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

做法:把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然后泡水两个小时,桂圆去壳,红枣、大米洗净待用;将上述原料一起倒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三次后即可。

烹饪贴士

1. 如果用电饭锅煮粥,请按煮粥键,煮至软烂即可食用。

2. 如果您喜食甜食,食用时可以加入白糖或红糖,补血益气效果更佳。

3. 除了上述杂粮外,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酌情自定。但不管加什么,建议原料中别少了薏米、黑米、芡实、糙米、红豆、红枣、桂圆。

4.大米也不要省,它在粥里的作用既能使稀饭产生黏性,同时又缓和了杂粮粗糙的口感,保护了胃。

5.用糯米代替也可以,但是容易增加胃部负担。而且糯米的热量也高,用东北大米最好。

早春暖身用姜枣

生姜性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作用。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现代医学证实,生姜中含有姜辣素,主要成分是姜酮等物质,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促进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感到暖和;同时能健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增加热量。

大枣性味甘,温,入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症。《本草求真》云:“大枣叶甘气温,色赤肉润,为补脾之要药。”民间也有“一日吃三枣,医生不用找”之说。现代医学证实,大枣含大量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类等,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参与组织细胞氧化反应,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体质,减轻疲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姜枣助阳非人人皆宜。有些慢性病患者,如肝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溃疡、肺结核、胆囊炎、肾盂肾炎、肺脓肿、痔疮等,要慎用;大枣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生姜对胃肠道有刺激,胃肠道溃疡病患者要小心。此外,实证以及阴虚火旺、目赤内热、痈肿疮疖等热性病症者不适宜。

抵御寒冷 美味酱焖小羊排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冬季常吃羊肉,不仅能增加身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体内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作用。今天我教大家做的这道菜是我的原创,重点在于放入了孜然粉、蒜片、尖椒和香菜,这样做既解了油腻又增加了肉的.鲜香,美味无比。

材料:小羊排500克,土豆2个,胡萝卜1根,葱1棵,姜5克,蒜6瓣,尖椒1根,香菜1棵,桂皮1块,八角、花椒、小茴香、白糖、黄酱、孜然各少许。

制做步骤:

1.把小羊排焯熟备用,黄酱加温水稀释备用。

2.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葱、姜和两瓣大蒜炒香。

3.倒入稀释好的黄酱翻炒出香味后放入焯熟的羊排,均匀地裹上酱料。

4.加入桂皮、八角、花椒、小茴香和白糖翻炒出香味,最后放入孜然粉。

5.添入要没过羊肉的开水,小火炖煮1个小时左右。

6.放入切成小块的土豆和胡萝卜转成中火炖煮,最后放入尖椒、香菜和剩余的大蒜出锅。

倒春寒来袭 巧喝黄酒暖身

虽然 “立春”早已过去,但只是表示天气开始回暖,并不是说天气已经暖和。事实上,初春时节阴寒未尽,乍暖还寒,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导致早春的寒气趁虚而入,加之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流感、肺炎、关节疼痛、胃寒胃溃疡等早春疾病也会时有发生。

早春养生的要义即是御寒和暖身。除了穿暖、加强锻炼、注意室内通风等惯常措施外,通过饮食暖身御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按照五行学说,早春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早春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因此,早春适宜食饮用性甘性暖的食物和饮品。

酒是中国传统暖身饮品之首。但是多数酒种性烈,虽然能够实现暖身的功效,但也会对早春脆弱的胃部产生刺激,导致胃溃疡等问题;酒精的代谢也给肝脏带来重负。因此,饮酒虽好,但需选对。

早春饮用黄酒可谓两全之选,即可舒筋活血、防寒暖身,同时不伤脾胃、甘润肝脏。黄酒气味苦、甘、辛。初春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相比于其他酒品,黄酒度数低,且由性甘的糯米、稻米酿制,具有重要的补益脾胃的作用。当代中国的优秀黄酒企业在传承了百年黄酒酿造传统的基础上,还联动先进的科技在口感和营养上做了很大的改进。

胜景山河黄酒特别添加了枸杞、蜂蜜等辅料,不仅是口感更为清润爽口,更为人体健康加大马力。除了驱寒暖身,胜景山河黄酒由于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还具有美容养颜、保护心脏、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等多种养生功效。实为早春养生之佳品。

春天的暖身养生粥

春天必备的暖身养生粥

粳米粥 第一,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血压食品)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猪肝粥第一,宜食猪肝粥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猪肝粥具有补血(补血食品)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菠菜粥 第二,宜食菠菜粥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油食品)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血压食品)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红枣粥 第三,宜食红枣粥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黑米党参粥 第四,宜食黑米党参粥配制: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菊花粥 第五,宜食菊花粥配制:粳米25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头眩、目疾、高血压、皮肤疮痈等患者食用。

萝卜粳米粥 第六,宜食萝卜粳米粥配制: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丝8克,猪油25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萝卜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的作用,适合因素食(素食食品)肥甘、厚味较多而消化(消化食品)力较弱的患者食用。

惊蛰标志着气候转暖,春雷的响声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包括各种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在饮食方面,除了要以清淡为主,还要多摄入一些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来增强体质。我们向大家推荐惊蛰时节的佳肴。

凉拌银耳

银耳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补气的功能。经常服用还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把大蒜切成末,差不多水也就烧开了。把事先泡好撕碎的银耳倒入开水中,稍微汆一下,其实不是要把银耳煮熟,而是去去它的异味儿。

五谷杂粮汤

名字叫“五谷杂粮汤”,因为配料都是些胡萝卜、玉米、山药这些健康食品。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小人参”美誉的胡萝卜,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经常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抗癌防病。会煲汤的人都知道,一般像这种要炖上几个小时的汤,调味品肯定是要等到最后才放,以免早先破坏原汁原味的香味。而且像这种排骨汤也最好不要放味精。经过两个小时的煲制,汤可以上桌了。

天气转热,屋角地面又见潮湿,健脾祛湿是近段时间的饮食主题,今天介绍这款灵芝云苓猪横脷汤,除了有祛湿润燥之效,还能助眠安神、补气抗衰老,是春日非常实用的'食疗靓汤。

做法 :(3~4人份)

1.灵芝和云苓洗净,灵芝切块,备用;

2.猪横脷和瘦肉洗净,汆水捞起;猪横脷刮白膜,冲净,切厚片;瘦肉切块;

3.将6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润燥祛湿、安神助眠、抗癌抗衰老。

祛湿菜推荐

猪横脷

不少外地人第一次听猪横脷,根本不知何物,我家阿姨也曾有过将猪横脷买成猪脷(猪舌)的经历。

其实猪横脷是猪的胰脏,为什么叫猪横脷,经本地人未被考证的解释是:粤语的“舌”发音和“蚀”一样,而广东人最讲究“意头”,怎么能“蚀本”呢?所以要讲成反义,蚀本要变为“盈利”,于是舌就叫成脷。而猪胰脏的样子和猪脷相似,又是横着长的,所以就成了猪横脷了。

猪横脷是消化器官,富含多种酵素,中医认为其能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泽颜面色,虽然少作菜肴,但入汤后汤味香浓不油腻,是粤人常用的煲汤之物。而且猪横脷还被认为有清湿热的作用,因此春夏时更常用来料理食疗汤水。

鸡骨草煲猪横脷

鸡骨草30克、蜜枣2个、猪横脷一条、生姜2片。将猪横脷洗净切块,汆水捞起;鸡骨草浸泡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开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清肝火、健脾祛湿。

玉米花生猪横脷汤

玉米2条、花生80克、猪横脷1条、瘦肉200克、红枣6颗、姜2片。玉米去衣洗净,切段;花生洗净稍浸泡,红枣洗净去核;猪横脷洗净,刮去脂膜,切块,汆水捞起;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内,倒入适量开水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健脾利湿。

猪横脷枸杞叶滚汤

猪横脷半条、猪肝半个、枸杞叶400克、姜3片。猪横脷洗净去脂膜,用盐擦洗,切片;猪肝用清水浸泡一小时,中途换水2次,切片后和猪横脷一起加少许盐、油和生抽腌好;枸杞叶择好洗净,将适量清水倒入煲内烧开,放1汤匙油,下枸杞叶和姜,待枸杞叶将熟时下猪肝和猪横脷,滚熟后下盐调味即可食用。温补祛湿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