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春季食疗

春季中医养生滋补的原则是什么

时间: 2023-02-21 01:39:12

春季中医养生滋补的原则是什么

春季冰消雪融,万物萌生,充满生机,人体也开始适应这种变化而变得活跃起来,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活动也逐渐加强。如果此时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选择相应的进补方法,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原来就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平时体质较虚弱的人,在从冬季过渡到春季的过程中,由于消耗增加,而原来身体基础又差,很容易出现“老伤复发”的情况,此时更应该进行适当的进补。

春季进补的原则如下:

1、在春季应增加营养.使人体因春季消耗逐渐增加而及时得以补偿。

2、中医认为“春以胃气为本”,因此,应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应有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以保证营养品能被充分的吸收。

3、春季湿度相对冬季要高.易引起湿温类疾病,所以进补时一方面应健脾以燥湿,另一方面食补与药补也应注意利湿渗湿。

4、针对原有慢性疾病患者的虚证,给予有关的食补与药补。

5、食补与药补补品的补性都应较为平和,除非必要,不能一味使用辛辣温热之品,以免在春季气温上升的情况下加重内热,伤及人体正气。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低,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加速分解,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

春季中医养生滋补的原则是什么

春季冰消雪融,万物萌生,充满生机,人体也开始适应这种变化而变得活跃起来,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活动也逐渐加强。如果此时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选择相应的进补方法,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原来就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平时体质较虚弱的人,在从冬季过渡到春季的过程中,由于消耗增加,而原来身体基础又差,很容易出现“老伤复发”的情况,此时更应该进行适当的进补。
春季进补的原则如下:

1、在春季应增加营养.使人体因春季消耗逐渐增加而及时得以补偿。

2、中医认为“春以胃气为本”,因此,应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应有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以保证营养品能被充分的吸收。
3、春季湿度相对冬季要高.易引起湿温类疾病,所以进补时一方面应健脾以燥湿,另一方面食补与药补也应注意利湿渗湿。

4、针对原有慢性疾病患者的虚证,给予有关的食补与药补。

5、食补与药补补品的补性都应较为平和,除非必要,不能一味使用辛辣温热之品,以免在春季气温上升的情况下加重内热,伤及人体正气。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低,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加速分解,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

春季养生原则是什么?

春季养生原则是早睡早起提精神。

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基础,而早睡早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古人日入而息,日出而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讲的夜卧早起也应该是指充足睡眠基础上的早起。夜卧早起的根本目的是克服倦怠懒惰的思想,振奋精神,从而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有利于肝气的舒畅调达。

春季养生的基本要点。

1、饮食要营养平衡从饮食的科学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

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生发,在春季萌发,生长。

3、春季养阳饮食要养阳,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而为,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以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