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冬季进补的习俗,这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就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气的侵袭,因此,机体对营养的消耗量也随之上升,营养需求增加,所以进补的愿望也就特别迫切。
冬季进补可分为食补和药补两大类,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进行食补,如何通过调节饮食,使身体获得所需的营养,让身体逐渐强壮起来。如果通过饮食调摄尚不能使身体得到康复,就需要增加药补,将食补和药补结合起来,互相补充。
对于一般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之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即可达到进补之目的。对于体质虚弱较为明显的人来说,就有必要进行药补,但药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补不同于食补,如果用之不当,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伤害。
冬令进补固属有益,但若补之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后果,甚或酿成大害。—般说来,以下“四忌”是应该予以重视的。
一忌无虚滥补
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者补之。无虚滥用补药,不但徒耗药物,浪费钱财,而且还会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扰乱。
二忌虚不受补
导致虚不受补,表现为虚弱病人服人补药后,病痛不减,反而加重或出现了口干、舌焦、烦躁、夜不能寝、虚火上窜、消化不良、腹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三忌闭门留寇
疾病的发生,是外邪侵入和正气不足所致,病邪犹寇匪,常乘虚侵入人体,故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
四忌守药待康:一个人患了病后,要想尽快恢复健康,仅仅靠服用补品补药,纯属消极手段。要恢复健康,绝不能仅仅依赖补品补药。身体虚弱,有因先天不足,有因后天失养,而且以后天失养为多,如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房劳过度等。
1、不要盲目进补
现在人营养过剩的比较多,真正需要进补的并不多,加上是药三分毒。在冬季养生时,首先辨清自己的身体症状(自己不会辨别的可以看中医),然后对症选择进补及养生方式。
有些人对养生的认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喜欢盲目、跟风地购买各种各样的补品和补药。比如燕窝、阿胶等保健品,或者专吃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之所以会有这些误区,原因在于市民不了解医学的基本原理,不了解自身状况,也不了解药物的药效、毒性等。
2、进补先分症状
按照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人生病时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多种症状。其中寒证、热证不需要进补,虚证需要进补,实证不能补。即便是需要进补的虚证,也分阳虚和阴虚两种,进补的方法也不一样。
阴虚体质外在表现为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不耐春夏、舌红少苔,在养生上要注意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远离肥腻食物;阳虚体质外在表现为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冷,四肢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胖,可以通过食用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等食物来调理。
3、补肾要分型
补肾要分清自己需要的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或者是阴阳互补。如果是补肾阴,可以选择石斛、玉竹、山茱萸、肉苁蓉、枸杞等药物;补肾阳可以选择附子、肉桂、鹿茸、肉苁蓉等药物。阴阳互补最好是用龟鹿二仙胶。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迷信名贵药材,因为药分寒凉温热四气和甘酸辛咸苦五味,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和病症,不能随便食用。比如冬虫夏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儿童、孕妇、感冒发烧及脑出血的人就不能用;阿胶可以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但它有碍消化,有让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腹胀便溏的副作用。
不少人选购一些中药材煎服、泡茶、浸酒或研粉来补益身体。中药质检部门由此提醒消费者,街头无证药贩兜售的中药材有的是以假充真的伪品,当心上当受骗。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诗人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首咏雪诗寥寥几句,就让人充分感受到了雪的温度、雪的重量、雪的声音以及雪的美色。是的,冬天真真切切就在我们身边。
说起冬天,很多人就想到了吃和补,用吃的方式把身体补一补,把营养补到身体里,夯实身体底子,到来年春天就不会那么容易生病。正如那句话说的“冬日进补,来年打虎”。但是在饮食过程中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3宜3不宜”,记住了不吃亏。
“3宜”
多吃补气血的食物
在寒冷的季节身体容易虚寒,适宜吃羊肉、桂圆、乌鸡、鸽子肉、牛肉等食物,帮助补气血,尤其是四肢乏力怕冷、怕冷、腰酸腿疼、中气不足的人,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这样一来就不容易生病。
多吃健胃消食的食物
一不小心好东西吃多了,肠胃吸收不了,就容易积食,感觉肚子涨得难受,很长时间食欲不振,嘴巴里还有一股酸臭味。因此,在进补的同时也要注意消食,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这样才不会让吃进去的食物白白浪费,比如说茼蒿、柠檬、山楂等等。
多吃水分多的食物
冷风一吹,空气湿度就下降了,再加上熬夜、劳累等因素,体内的津液就会减少,胃莲藕火和肝火上升,所以,要多吃水分多的食物。蔬菜中的萝卜、冬瓜、大白菜,水果中的柚子、橘子、草莓,都是富含水分的食物,可以适当食用。
“3不宜”
不宜饮酒——增加心血管风险
中老年人的血管到冬天变得脆弱,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应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其中就有一条是饮酒。冬天很多人喜欢喝酒御寒,把白酒温在酒杯中,虽然它的温度变暖了,但是伤害依然存在,不建议喝酒过多。
不宜吃甜——容易堆积脂肪
冬天人的食欲变好,更喜欢吃高甜、高热量的食物,一边开着暖气一边吃甜食,很容易产生幸福感,但是甜食吃多了容易堆积脂肪,一个冬天过去你可能会变得更胖。若是想控制体重,甜食不宜多吃,或者增加运动时间,及时把热量消耗完。
不宜吃生——容易脾胃虚寒
生食伤脾胃,冬天不宜多吃,比如说冰镇的饮料、反季节的西瓜,此外还有海鲜、生鱼片等寒性的食物,都要控制住,进入肠胃中可能会导致寒湿淤积,影响脾胃功能。如果食用后感觉肠胃不太舒服,可以喝点热牛奶或红糖水缓和一下,平时的饮食要 松软、清淡一些 。
以上是饮食禁忌,希望大家牢记,对于冬季 养生 很重要。冬季虽然进补,但是不能大补特补,此外,还有两个冬季 养生 小细节要注意。
冬季应早卧晚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老年人睡眠不好,有的早上四五点就醒了,随后就准备出门运动,事实上,这种作息习惯不适合冬季,因为冬季是万物蛰伏的时节,包括人,要为来年春天储备能量,若是每天太阳还没升起就开始活动,会导致阴气过重,阳气过度消耗,不利于长寿 健康 。
熬夜也是不利的,会导致肾气不足, 加重肾虚症状 ,让身体更疲劳,应早点上床睡眠,温暖身体,闭上眼睛补充休 养生 息。
运动 养生 要科学
冬季锻炼的人很多,有的人还会挑战极限尝试冬泳,如果你身体底子不太好,尽量不要尝试,因为它会过度损伤阳气,对身体条件要求高,若是没有专业训练过,最好别尝试。其他的运动例如 跑步、太极、骑车、跳绳 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记住一个细节, 运动前先热身 ,等手脚微微发热后再开始,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不可穿得太少,必要的保暖很重要。
温馨提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