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冬季养生

注重冬季养生,保持苗条体形

时间: 2023-02-21 17:40:32

注重冬季养生,保持苗条体形

养生是从古代流行至今的良好习惯,一年四季我们都要养生,冬季养生尤其重要,特别是女性群体冬季易发胖,而冬季注重养生依然可以让女性保持苗条的体形,保持健康的体魄。

作息规律

首先应该调整好我们的作息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夜生活丰富,往往经常性的熬夜或是经常性的对着电脑,这些对于身体都有不好的影响,长期以来不仅会失眠多梦,而且还会使身体器官面临衰竭,内分泌失调且身体新陈代谢减缓,从而使脂肪堆积造成肥胖,所以冬季养生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使冬季仍然拥有苗条的体形。

适时运动

冬季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所以人们都会变的懒惰起来,就连平时爱做家务的女生也不常出门了,久而久之,人体每天摄入的热量比人体每天需要消耗的热量还多,慢慢的热量一天天的累积,脂肪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所以冬天保持苗条体形还需要适时的运动,室外过于寒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每天坚持做瑜伽或摇呼啦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清淡

冬天过于寒冷的时候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增加食物的热量摄入,比如平时更喜欢吃一些火锅、干锅、烧烤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食品,不仅热量非常高,而且油脂含量也十分高,经常食用这些食品必然会肥胖,所以冬季想保持纤瘦还需要忌口,多吃清淡的蔬菜和水果比较好。

冬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略不注意就容易进入微胖界的行列,但是只要我们作息规律、适时运动、饮食清淡,注重冬季养生,相信就算是最容易肥胖的冬季,我们同样可以保持苗条的体形。

冬季的养生?

冬天气候寒冷,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经常感冒生病。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寒气凝滞,导致身体阳气衰微,抵抗力下降。
冬季注重养生,来年才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中医认为,冬季是最佳的进补时期。
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身体消耗降低。这时候调理身体,可以把营养物质留在体内,达到扶正固本的效果,对人体有着巨大好处!
提升抗病能力
入冬以后,气候寒冷,导致人体气机不顺、血运不畅,身体素质和抵抗力都大幅滑落,不但非常容易生病,许多旧病也会复发和加重的危险,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
这时候调理身体,能够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旺盛脏腑的气血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安然度过寒冬。
强健根本
冬季是蕴藏精气的季节,冬令进补能够保养精气、强身健体,甚至延年益寿。
起居方面:
1、早睡晚起,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2、保持通风,经常性开窗换气;
3、防寒保暖,多注意头部、背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饮食方面:
以养肾防寒为主,平时多吃白萝卜、羊肉、红豆、红枣、桂圆、山药等食物,也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党参、黄芪等补阳药材;忌吃生冷、咸的食物。
日常运动:
冬季锻炼不宜太早,最好选择跑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锻炼的时间应比春夏季多10余分钟。同时也可在临睡前用45~5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
中医脾胃调理
: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提升阳气,防止寒邪入体,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春播脾胃调理,采用纯中药中医贴敷,能够调理脾胃,促进营养吸收,还能抵御寒邪,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用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技术,增强体质,扶正固本,强健身体,卫护健康。

冬季 如何养生?

1.冬日养阴 “冬”是终的意思,冬天的三个月宇宙之气隐闭,此时自然界的万物伏藏,自然之道为静,冬宜静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的“阳”是指人体的机体功能,“阴”概言脏腑、血液、体液等有机物体。阴阳在人体内处于平衡状态时,肌体就健康;如果阴阳失衡,便会产生病变。冬日养阴应审时度势,谨慎人事,节制嗜欲,远离声色,淡泊名利。此时应早睡晚起,以待日光,这样合乎自然及人寿之规律。
2.冬练三九不怕小锻炼,就怕不锻炼,平时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如果冬天停止活动,那么一年的锻炼效果就不明显,故,民谚有“一冬顶三夏”之说。在寒冷清新的空气中去登山、滑冰、滑雪、长跑等,提高耐寒力,并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大风降温或冰天雪地的日子,不宜承受户外环境活动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室内锻炼。室内锻炼时,要保持空气流通。若到户外锻炼,注意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浑浊的环境中健身。冬天体育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久,每次锻炼30~60分钟;也可将其“切分”为每日3次,每次10~20分钟。
3.冬日发汗 “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而且可以扩张人体的小血管,加快人体体力的恢复。①饮食发汗法。在气温较高的室内,吃一些热粥。热粥以赤小豆糯米粥或绿豆糯米粥为佳,或者是喝红糖姜汤水,这些方法简单而适用,可以避免出汗过多发生虚脱。冬天的夜晚比较长,不可多吃坚硬的食物,食后可采用摩腹、散步等方法,以助消化。②蒸浴发汗法。在浴池或温泉中洗热水澡(桑拿浴),使体内邪气随蒸发的汗液排出。不过,运用此法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受力而定。不宜让汗出得太多,防止因此发生虚脱。③运动发汗法。运动是健身发汗的最佳良方,它能解表祛邪、消热止痛及防治多种疾病。注意;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确定运动负荷,切不可做超过机体耐受能力的运动。控制大汗淋滴,只要感到面颊部有汗液流出时,便应停止做“发汗”运动。“发汗”之后应松解衣襟或适当脱减衣服,让汗液蒸发完毕。待身体感到凉爽轻松时,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4.冬日抗寒 ①常喝姜枣汤。用十枚大枣、五片生姜煎水喝,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患。②夜卧桑菊枕。桑叶菊花可以使人头脑清新,防治感冒。以碎桑叶和菊花(如数量不够,可铺些稻壳)作为枕心。长期卧枕可驱风寒。已患感冒的人,也易早愈。③浸泡治冻疮。将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至4小时后,在火上加热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处,具有止痒、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把大葱、大蒜和生姜共同捣制成泥状后,涂抹于患处对治疗冻疮效果甚佳。干红辣椒粉、干姜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调制在一起,放入酒精内进行浸泡,48小时后再加入适量的樟脑,混匀涂抹在患处。④护头、护脚保暖。人处在寒冷环境中,应注意头部、足部的保暖。选用防寒帽。有学者研究:当环境温度为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数的30%;当零下15摄氏度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戴帽保暖与人体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足部受寒则易诱发感冒,最好穿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袜子和保暖的鞋子。

5.冬季养生以补肾为主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五行配五脏,在五行中冬季属水,配肾,故而在治疗及进补时都应以肾脏为主。五行配五色,黑色归肾经;补肾用“黑色食品”为佳,如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再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人的身体就会强壮。进补的方法多种多
样;熬汤、吞丸、饮酒、药粥,各随人喜。
6.冬日养生四不宜一不宜过频洗澡。冬天里的阳气在内潜伏,阴气在外张扬。上了年纪的人大都患有上热下冷之类的病,不宜过频洗澡、散发热量。一般来说,三五天或十天半月洗一次澡,视身体情况而定洗澡次数。二不宜贪恋烤火。烤火可以取暖,增强身体活力,但是火燃之处温度升高,周围的水汽蒸发很快,空气干燥;人的体表水分被蒸发,时间一长就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大火烘烤,易将手足上的火气引入心脏,使人产生烦躁不安,虚火上升。三不宜坐石、木。俗话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夏季露天放置的凳椅,经风吹雨打淋变得潮湿,如果久坐,易致关节炎、风湿痛、坐骨神经痛及痔疮等。同样道理,也不宜坐在潮湿地面上或水泥地面上。四不宜捂头睡觉。有些人喜欢在冬季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更暖和些”,殊不知,被窝内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使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呼吸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如是炉火取暖,还应开窗户透气,以免造成煤气中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