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冬季养生

冬季怎样顺应自然养生(冬季怎么养生?)

时间: 2023-02-21 17:52:07

冬季怎样顺应自然养生

顺应自然是养生最基本的原则,冬天到了,天地万物都处于蛰伏休止的状态,《黄帝内经》中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人体做为天地间的一个小宇宙,也必须顺应这一规律,冬季养生就是要围绕着潜藏来做文章。

冬季养生要护阳气

冬季要潜藏,指的是要将人体的气机收敛起来。大家知道,冬季以寒冷为特点,自然界处于阴气极盛,阳气比较衰弱的状态,所以如果不注意收敛阳气,很容易造成阳气的损耗,到了春季需要生长发育的时候,就会因为阳气不足而导致生发无力,产生瘟病。

保护阳气的方法,就是要减少大运动量的运动,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工作不要过度劳累,并且也不易参与一些比较刺激的活动。

冬季要重视进补

民间的习俗中,有冬季进补的习惯,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利用冬季多吃一些滋补类的食物,便于积累充足的能量,为春季的升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冬季进补要多吃一些热量高的肉类,比如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同时也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冬季的应季蔬菜白菜、萝卜、土豆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在饮食中,一些寒凉性质的食物如冬瓜、苦瓜、海鲜等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损耗阳气。

冬季要调节好情绪

受到季节的影响,进入秋冬季节,不少人的情绪会处于低落的阶段,感觉到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如果不及时自我进行调整,受到一些外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精神抑郁。

所以在冬季尤其要重视对情绪的调节,通过看一些愉悦的电视节目、适当开展一些户外运动、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来保持自己平和的心境。

冬季怎么养生?

冬季在五行中属水,具有滋润、向下、寒凉等特性,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有不少市民把 “冬藏”理解为冬眠或冬歇,整天窝在空调间或者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认为不动就是保存能量,其实这是个误区。
中医所说的 “宜藏不宜泄”关键在于注意保温,避免风寒侵身,不等于消极躲避低温,要适应冬天的气候而活动,避寒就暖,勿使腠理过度开泄,以减少体内阳气向外发散,并要使精神内蓄,保持于潜藏伏匿的状态,不要随意宣泄无度。
冬季除了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外,也要多吃热温性食物为身体藏热量。一般来说,可以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同时,可吃些补脾胃的粥,民间就素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习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冬补也防“过犹不及”
中医的“进补”是经过长期理论和临床研究出来的辩证的医学方式,运用药性和食物的偏颇,调整人体的偏颇,从而使人体内阴阳两气平衡,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任何药物服用过量都有害,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许多人以为膏方就是补药,多点少点没关系,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其实,膏方的服用有一定禁忌。比如膏方中有当归等活血中药,女性经期中不宜服用,会增大月经量。此外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若发生便秘、腹泻、腹胀、痰多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一般来说,在正规医疗场所开具调理进补的药方都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开具,但是少数人在服用期间仍会出现一些反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微调。比如一些滋补较多的膏方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胃口不好不适,可以用点山楂、神曲等消食药物,出现胃胀、腹胀等症状,可以服用如陈皮理气化湿的中药。如果出现咽喉干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可以用点菊花、金银花清火中药。
在服补药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药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时,应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同时不能茶叶水冲服,因为茶叶会影响参类疗效。

冬季怎样养生?

冬天到了,冬养应以顺应人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阴护阳乃冬养原则。
冬季养生要遵循以下要点:
1、多食御寒食物,增加产热营养素
寒冷的冬季,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冬季要适当食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品以温补和调养,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能力,维持以保障机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减少疾病发生。中医认为,冬季应多食性温热能御寒具补益之食品。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是为上品。
冬季气候寒冷,机体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此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食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多增加一些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适量多食用一点点肥肉,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2、维生素不能少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3、固护阴精少出汗
少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4、健身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5、慎防病变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6、补足水,矿物质要适量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