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冬季养生

冬季进补的五大误区

时间: 2023-02-21 18:06:57

冬季进补的五大误区

冬季万物潜藏,都在为春季的生长发育默默的积累着能量,人体也是这样,利用冬季适当进补,可以为来年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进补需要讲究科学,如果在冬季盲目的滋补,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还会出现内热上火、口舌生疮、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毛病。冬季要做到科学进补,就要防止走入以下五大误区。

一、补的时间不对

冬季进补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养生方法,刚进入冬季时,人体由秋季的收敛状态向潜藏状态转换,这时进补,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很多人从立冬开始就大量吃一些滋补品,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破坏人体潜藏的状态,影响健康。正确的进补时间是冬至后开始,这时人体内一阳生,阳气开始活动,有助于对营养的吸收和储存,便于为春季打下物质基础。

二、补的对象不对

冬季进补属于中医食疗的一个种类,目的是通过进补来补充人体容易缺乏的营养。对于健康的年青人来说,通过正常的饮食可以吸收到足够的营养,进补就没有必要,儿童处于生长阶段,补品会干扰其正常发育,不适合进补。只有一些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才是真正需要进补的对对象。

三、不根据体质辩证进补

中医养生必须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进补,对于阴虚体质的人,使用大量热性补品,会严重的消耗阴气,导致身体更加虚弱。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使用寒凉的补品,也会导致阳气更衰。

四、进补品种单一

冬季进补需要充分考虑到营养的均衡摄取,不能只使用一两种常用的补品,则要尽量让进补的食物品种丰富一些,以便能够获得均衡的营养。

五、偏好贵重滋补品

不少人冬季进补喜欢使用一些贵重的中药材,如人参、阿胶等,从中医角度来看,昂贵的中药药力强劲,使用不慎容易加重人体的不平衡,非重病大病还是少用为妙,我们进补只是为了养生,可以使用一些便宜的药食两用的材料,比如大枣补血作用就不比阿胶差。

老年人秋冬进补,要避开5个“坑”,调理身体,才更健康

老年人秋冬进补,要避开5个“坑”,调理身体,才更健康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秋冬时节适时进补,可提高人体耐寒的能量,以及免疫力远离疾病。有“秋冬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依然保留了秋冬进补的习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人对秋冬进补有一些认知误区,不恰当的进补方式反而加重人体代谢负担,对身体 健康 不利。在此天气寒冷之际,总结了5点常见的错误,供大家参考,同时提醒大家注意科学进补。


老年人秋冬进补要避开5个“坑”:

1、“进补”就是要多吃肉

天气冷之后,人体对热量的需求往往更大,才能保持恒温。而肉类食物含有很高的脂肪与蛋白质,所以具有较高的热量,多吃些肉类可以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当然肉类食物中也含有各种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所以被人们视为营养食品。且天气转冷之后,人们的胃口好,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就经常会买些肉来改善伙食。

事实上,如果偏食肉类食物,而蔬菜摄入量不足,一方面容易的导致营养失衡,不利于人体 健康 。同时还容易加重胃肠代谢负担,肠道油腻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对于胃肠不好的中老人,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此外还特别容易发胖,对身心 健康 也是不利的。

建议: 天冷之后,可以适当增加些肉类食物,以鱼类、家禽以及畜瘦肉为佳,但是不宜进食太多,同时要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现象,每天也要保持一定量新鲜蔬菜的摄入。

同时要注意坚持运动锻炼,注意适时添加衣物,也提高人体抗寒的能力,防止感冒。



2、“以形补形”,缺啥就补啥

很多人还认为身体缺啥就补啥,“以形补形”。其实这也是对营养的错误理解。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一共有“7大”类;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与水。我们进食的任何食物,都是为了从中获取这些物质。所以“以形补形”的理解定然是不正确的。但是不能排除一些食材中富含来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所以起到来了很好的进补效果。

此外,单纯的理解人体缺啥就补啥,也是不科学的。比如一个人很瘦,我们不能每天多吃大肥肉道理是一样。因为人体进食的食物还需要通过胃肠的吸收,以及人体肝脏的代谢,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进而转换都能能量或者组织细胞。如果人体胃肠功能虚弱,或者肝功能有问题,即使进食了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也不能更好的被人体利用。

建议: 对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要先调养胃肠功能,提高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比如饮食清淡,避免高油与高盐以及高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油炸食品。

然后是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三餐最好的是定时定量,不要养成吃夜宵或不吃早餐的习惯,同时注意运动锻炼,提高人体代谢功能。还要尽量避免熬夜。最后才是注意适当增加些营养食物。

所以整个秋季的进补,首先是调养身体,提高人体代谢功能,为冬补打好基础。



3、 越贵的越补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所以人们就想着吃些好的食物来补,认为是“越贵的就是越好的”;什么燕窝、人参之类就开始上来了。

事实上,食材价格更主要的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定的,产量低,很多人想又很想尝鲜,所以就会比较贵,跟食物的营养不营养没有多大关系。

饮食过程中,食物要均衡,尽量多元化;不要挑食、偏食以及暴饮暴食才更好。同时兼顾人体消化能力以及口感,才更有利于人体身心 健康 。所以吃什么不重要。营养均衡,饮食的心情以及与谁一起吃才更重要。



4、进补就是吃,忽略了睡眠

很多人认为吃才叫“补”,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如果睡眠不好,吃啥都是补不回来的。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补药”,当然,“睡补”不是说睡觉时间是要越长越好,注意以下几点。

建议:

首先是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建议是每晚在9——10点之间入睡最佳,最晚不要超过11点为好。

其次是睡眠的时间; 理论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正好天亮是最好的。由于这个时节昼短夜长,所以睡眠时间也会相对延长,晚上总的睡眠时间一般控制在8——9个小时为好,如果有失眠障碍短不要少于6小时,长不要超过10个小时为好。



5、不要忽略补水

经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说要“冬补”,却水都不经常喝。其实秋冬季节最需要重视的就是补水,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项。

建议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多喝温开水,尤其是中老年人,养成睡前适当喝好水,早上起床之后要喝不少于200毫升的温水。

注意,一方面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同时也用啤酒饮料、咖啡浓茶等代替喝水。除了多喝水之外,还可以通过喝些豆浆、牛奶、喝粥以及进食一些瓜果蔬菜,也可以给人体补充大量的水分。



总而言之,秋冬进补不仅仅是吃,而是一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是人体更为有利,所以更 健康 。

大雪节气补肾提防5大误区 养肾吃什么好

大雪补肾5大常见误区
1、忽视辩证分型
中医进补,应懂得中医“补法”的内涵和原则。所谓“冬藏于精,春不病温”,就体现了中医补法与调摄的精髓。“补”不但要分清虚的性质,还要看虚在哪一内脏,虚什么,补什么,没虚症的就不能乱补。因此补肾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肾虚的状况。肾虚根据其特有症候,主要有两方面:肾阳虚(包括肾气虚)和肾阴虚(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水亏虚)。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2、只补不“养”
以为有了“补肾”作支撑,就可恣纵无度,流连情色,结果伤肾耗精,造成更大的虚损。冬属水,其气寒,主藏,冬天补肾尤以蓄养精气为先。只有适当节制性生活,才可藏精益肾。反之,再强大的补品,也弥补不了纵欲过度对肾带来的伤害。
3、药与食搭配不宜
比如补肾阳的同时,又进食冬瓜、竹笋、苦瓜、香蕉、雪梨、西瓜、豆腐等寒凉食品及饮用清凉饮料,削弱补肾药(食)物的功效。或者过分看重“药补”而忽略了“食补”。“食补”优于“药补”,这是中医学界的共识。“食补”得当,可与“药补”相得益彰,减少纯用补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应根据自己肾脏的阴阳偏胜情况,合理选用上述“食补”来调养。
4、盲目服用壮阳药
认为补肾就是壮阳是不对的。其实,补肾好比烧开水:水烧到沸腾时会满起来,但水凉后水会变少;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是再沸腾也难以满起来。单纯用壮阳药补肾就如同“烧水”,看似奏效,但肾水会越来越亏。
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只有补肾阳才是与阳痿、早泄等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壮阳”,只能针对肾阳虚的人起作用。而如果只是肾阴虚,原本阴虚已“火旺”,再壮阳等于“火上浇油”。
正确的补肾法应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益肾固精,达到补阳或阴阳互补的目的。好比水被烧开后,还要酌情加水,使水保持一定沸腾,但又胀满而不溢出,避免单用壮阳药而引起不良后果。
5、凡是补酒都能补肾
有人喜欢以补酒佐餐,当中也存在误区。补酒分药酒和保健酒,药酒是加入特定药物炮制的,属药的范畴,在治病与适用人群上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可随意饮用。保健酒也常加药物(还可有水果、肉食等),如补肾阴的龟板、鳖甲、乌豆、黑芝麻;补肾阳的鹿茸、肉苁蓉、锁阳、巴戟、杜仲、续断之类,但它属饮料范畴,可从配方的主要药物中看出其补益所指。对补酒不加选择,见“补”就饮,往往会适得其反。
 大雪节气补肾吃什么好?
补肾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达到效果,第一种就是食疗。第二种是理疗。老话说的好,药疗不如食疗,食疗虽然缓慢,但相对安全。大雪节气补肾吃什么好?
NO.1——黑芝麻
黑色补肾,补肾当然首选黑芝麻了。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效果更佳。
黑芝麻盐做法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NO.2——胡桃
胡桃性温,味甘,不仅可以补肺止喘,而且还能补肾固精。因此,平时生活中大家应该多吃胡桃,另外根据有关医学研究表明,胡桃还能润肠通便等作用,这点大家应该注意。
NO.3——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NO.4——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