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梁德懿 医师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吴婕翎 主任医师
“我们家宝宝6个月了,刚刚学会坐就老是想站,不让他站就闹!但那么小的宝宝可以开始站吗?”相信有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困扰,我们今天好好来说说这个事。
根据宝宝的生长和运动发育规律,一般3月龄左右可用手臂支撑俯卧并抬头,4-6月龄可翻身,7-8月龄可爬行,9-12月龄可站立、12-18月龄可行走。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站立一般是在9月龄后,扶站-扶物站起-靠站-单独站立,这是宝宝生长发育里程碑式的标志,家长朋友们可千万别小看了这过程,这都是可以很好地为以后的走路打好基础的哦。
一、宝宝什么时候可以站立呢?
一般来说,6 月龄左右,在扶着宝宝的腋下时,ta双腿可以支撑身体,有些兴奋时会表现为弹跳;7-8月龄时,宝宝可在大人的帮助下扶物站立一会;9-10月龄时,他们的双脚已经有力量可以支撑自己站立了。
当然,如果宝宝暂时还做不到,家长们也不必太过于着急,可以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
二、不到9月龄非要站,需要阻止吗?
有些宝宝大运动能力发育比较快,可能会比同龄的孩子更早一些就可以做到扶物站立了,如果是ta能力已经达到了,那么家长们就放宽心吧,“放手”让ta去做。
三、宝宝还不会站,要如何引导?
宝宝的发育是“水到渠成”的,当然,也需要家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可以从下面两方面下手:
1.腰部力量
5个月左右的宝宝基本会坐了,虽然坐得不是很好,但是这个时候就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宝宝腰部力量。
家长可以让宝宝坐在地垫上,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桌子并放置他喜欢的玩具,引导宝宝直腰坐着玩玩具。家长在后面准备保护,如坐不稳,不用着急扶着宝宝,可以在宝宝快要倒时,稍微在后面顶一下,给宝宝一个支撑,尽可能让宝宝自己调整。
拉双手坐起:宝宝仰卧位,家长拉着宝宝的两只手让宝宝坐起,拉起时轻轻压住宝宝的双腿,宝宝更容易坐起。
2.下肢力量
当宝宝站立的时候,在他前方放置他喜欢的玩具,家长引导宝宝蹲下来捡起玩具,每天反复做10-20次。
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小凳子,让宝宝坐下、起立,多次练习。
这么做,可以使宝宝下肢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腿部力量的增强对宝宝的站立以及之后的走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讯员 :王舒华)
导读: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会掌握不同的身体控制技能,比如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起来、9个月懂得爬等等。然而,现在很多的宝宝在这些身体技能的掌握上都会比以前的孩子要快很多,有的宝宝九个多月就已经懂得自己站起来了。
很多父母看到宝宝能够这么厉害,都觉得是自己的宝宝太过聪明。但是,这种过早发育的行为对于宝宝来说其实只一种伤害,是不利于宝宝身体的发展的,宝宝的成长还是要根据时间规律来。那么,过早让宝宝站立,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一、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
宝宝站立和坐着、爬着的时候都不一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体脊椎部位的支撑上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由于宝宝脊椎的力量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发育完善,太早让宝宝站立起来,对于力量发展还不完全的脊椎来说,就会因为压力的影响出现畸形问题。
如果宝宝太早月份站立,就很容易发展出脊椎以及骨盆发育不对称,以及脊椎弯曲等的问题,这都是发育早期由于姿势压力导致的骨骼畸形发展的结果。因此,宝宝太早站立脊椎的生理弯曲也没有形成,这种情况之下,是很容易造成身体脊椎的负担,影响骨骼正常发展。
二、影响腿型的正常发育
宝宝太早站立除了会对身体的脊椎发展产生压力影响以外,对于宝宝的双腿也同样有着类型的发育损伤。宝宝的站立除了骨骼支撑以外,还需要肌肉力量来支撑。宝宝早起的骨头还比较“软”,身体的肌肉支撑力不足,站立起来的姿势不能达到合理的状态。
这样,宝宝在强行的早站立过程中,不正确的发力作用,腿部骨骼的发展状态就会往不良的方向发展,出现罗圈腿、X形腿、膝关节和双足外翻等等不良的腿型,而等到宝宝发育完成后腿型就很难纠正过来了。所以,为了宝宝的骨骼发展,是不能够让宝宝太早站立的。
三、宝宝站立和学习走路的时间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在学会爬行之后就立马进入站立走路的阶段,但是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宝宝从爬行到走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作为过渡期的。长时间维持爬行的状态,有利于宝宝身体平衡感和四肢力量的锻炼,为站立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宝宝站立的时间都需要安排在10个月以后,在10个月大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尝试扶着东西站起来,12个月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站着并开始接触走路。这个时候,宝宝的脊椎和腿部的肌肉力量有了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学习正确的走路姿势。
四、宝宝站立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宝宝的站立训练过程中,父母们最需要就是宝宝的安全问题,在刚刚开始站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伴随宝宝的身侧,以免宝宝因为重心不稳和力量不足出现摔倒的情况。平时对于家具、地板等等也需要做好防护,以免宝宝摔倒受伤。
其次,在宝宝的站立训练过程中,时间不要太久,时间太长容易让宝宝产生疲惫感,太累会降低宝宝学习站立的兴趣。同时,在辅助宝宝站立的时候,不要过分依赖学步车,让宝宝学会自主发力,才能掌握正确的姿势。
重要提示: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太早站立对于宝宝的脊椎和腿型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危害,容易让宝宝出现骨骼发展畸形的问题。宝宝站立的时间最好是要安排在10个月之后,这样宝宝身体的肌肉力量发育更完善,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好安全和站立的时长。
宝宝经历了抬头、坐着、翻身、爬行等动作发展过程。,然后慢慢过渡到学习站立。一般宝宝9-10个月可以独立站立。站立不仅是运动功能的发展,也是婴儿的智力发展。9-10个月大的宝宝抓到东西就能站起来。他们最喜欢的是袖手旁观他们母亲的手,这似乎是最安全的方式。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牵着妈妈的手,他可以帮我。
站得太早确实会影响宝宝的腿。虽然有书讲它与父母的遗传有关,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只是一个原因。宝宝小的时候,腿骨还不成熟,多为凝胶状,柔软,很容易过早地通过支撑重量使宝宝骨骼弯曲。
任何事情,孩子越早学会,孩子就越聪明。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它。就像婴儿站着一样,越快越好。首先要保证宝宝的骨骼发育到可以承受宝宝自身体重的程度,否则很可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很多父母在孩子刚满100天的时候,看到孩子渴望站立,就很兴奋,就赶紧给宝宝做运动。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不要对婴儿的站立不耐烦。宝宝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科学的,结合了宝宝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家长需要做的是适当了解相关知识,及时配合宝宝的每一次成长,在站立学习期间保护宝宝防止意外发生,其他人要科学放松,把握好普通宝宝的最佳站立期(10-12个月)。
想要宝宝学会站立,一定要注意看宝宝能不能坐稳,大多数宝宝这个时候都是能爬的,这样宝宝这个时候才能学会站立。需要注意的是,10个月大的宝宝虽然可以学会站立,但是要注意站立的时间不宜过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