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儿童健康

手足口第几天最严重

时间: 2024-03-10 10:58:04

手足口第几天最严重

一般情况下在手足口病发生后的3~5天,临床症状会比较明显,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主要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的皮疹以及疱疹为主。但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的3~5天可能会出现高热、厌食、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对于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大。

肠道病毒在侵入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产生免疫反应,在与病毒对抗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致热原增多,引起发热现象。此外,部分病毒在进入机体后,还有可能会对中枢系统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发热、乏力等症状。

手足口病虽然比较常见,但在明确诊断后建议遵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治疗,通常在1周左右可以痊愈,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应注意手足口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在发病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后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口腔疱疹
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手足疹
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病情轻微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预后良好
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EV71)临床表现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及皮肤、黏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1)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6?1C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 常见。发病季节: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那些人容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它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传染性强。一般通过患儿接触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造成传播。怎样预防: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3)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4)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敦促家长带小孩就诊。

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有多严重?大神们帮帮忙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发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5~10岁的儿童少发,青少年及成人罕见,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的斑疹和疱疹,常伴发热,严重者可发生心、肺、脑等损害,甚至死亡。
1.发热
患者会有体温升高(多为37~38℃的低热),一般会在出疹前的3~6天中出现,会持续1~3天。发热的同时,可伴随食欲缺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2.口腔疱疹
本病发病较急,一般是口腔发生疱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2~3毫米大小的水疱,可迅速破溃发生靡烂或溃疡,常见于上腭、颊黏膜、齿龈及舌,会有口腔疼痛,可能会影响进食。
3.皮肤斑疹
约2/3的患儿发生皮肤损害,常见于手、足和臀部。其特征是2~10毫米大小的红色斑疹,中央有一个灰白色、椭圆形的水疱,一般有5~10个,无自觉症状。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偶有共济失调或四肢轻度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但不久即可恢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