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经常有打哈欠的症状,首先可能是宝宝太疲劳了需要休息,孩子比较小,大脑发育的很快,需要睡眠时间很多,睡眠一般有深睡和浅睡的分别,小宝宝浅睡的时间比较多,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睡眠周期差不多45分钟左右,有一半的时间在浅睡,有一半的时间是深睡。
如果在婴儿所处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比较多的话,宝宝就会哈欠连连,这时就应该把宝宝抱到另一个房间,或给他盖一个温暖的被子,再将窗户打开,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那些经常性打哈欠的婴儿中,六成以上是住在常年不通风的卧室里。
有些人会很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哭,这是人类的本能还是条件反射?是不是有的宝宝一出生就会走路等称为“神童”的一些行为?真的有吗?其实,有的行为是宝宝本能的条件反射,通过这些反射能表现出宝宝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是否健全。那新生儿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的先天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有以下12种:
1、吮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碰到嘴唇,新生儿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2、觅食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并未直接碰到新生儿的嘴唇,只是碰到了脸颊,他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做吃奶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3、怀抱反射
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4、抓握反射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如果试图拿走,他会抓得更紧。
5、眨眼反射
6、惊跳反射
突如其来的噪声 *** ,或者被猛烈地放到牀上,新生儿立即把双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7、击剑反射
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8、迈步反射
大人扶着新生儿的两腋,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动作,好像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
9、巴宾斯基反射
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使五个脚趾变成扇形。
10、巴布金反射
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打哈欠。
11、游泳反射
让新生儿俯卧在牀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擡头、伸腿,做出游泳姿势。如果让他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擡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12、蜷缩反射
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作者\长庚医院睡眠中心 吴家硕临床心理师
新生儿在一岁前,睡眠的变化很大,从刚出生时吃饱睡、睡饱吃,还可以边睡边吃的情况,到后来可以晚上睡8-10小时,可以睡过夜。不过,这中间到底有什么转变呢?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呢?
睡眠管理职人为大家 整理出0-1岁这中间六个阶段的『睡眠情况』、『喝奶情况』及『好眠管理』三项重点 ,我们也借由以下六张图来一一说明:
【出生-第1周】
睡眠情况:
宝宝属于睡饱吃、吃饱睡,或是边吃边睡的阶段,变化较大,很难估算睡眠的总量,而且睡眠较没有固定的规律。也是新手妈妈较睡不好的一周。
推荐阅读:宝宝半夜莫名大哭,竟是因为身上的小红疹?
喝奶情况:
每隔1小时吃一次,一次约吃1个小时。尽量维持清醒著喝奶,可以打开包巾,让手脚露出来凉快一些,或是轻抚宝宝的身体,也建议调亮灯光,或是和宝宝讲话,不要太过于安静。
好眠管理:
妈妈心跳和声音等,对出生一周宝宝有熟悉与安抚感,可在宝宝喝完奶要睡觉时,抱在怀里稍稍的让宝宝听妈妈说话,也感受一下妈妈的呼吸及味道。睡不安稳时,要考量是不是宝宝不舒服,如:尿布溼、太热或太冷、喝太饱而肚子不适、吃不够而哭闹,或是有溼疹和被蚊虫叮咬等不舒服,都有可能让宝宝睡得不安稳。
【第2周】
睡眠情况:
仍是睡饱吃、吃饱睡的一个明显的阶段,但是在一天中,可能会出现一次吃完还不睡,会等到下一餐吃饱才睡情况,这中间可能会用哭闹来表现,但偶尔也会乖乖的渡过这个时间。
喝奶情况:
喝奶的间隔时间拉长,约为2小时吃一次,一次约吃40分钟不等。
推荐阅读:误会大了?睡前喝牛奶怎么助眠
好眠管理:
开始对外界有知觉反应,睡前可靠近说话、轻抚 *** 。不管是宝宝是选择亲子同床及婴儿床,都要非常注意『安全法则』。
参考资料: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Changing Concept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Diagnostic Coding Shifts,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the Sleeping Environment, and New Variables to Consider in Reducing Risk. Pediatrics. 2005 Nov;116(5):1245-55.
【第3-4周】
睡眠情况:
开始不再只是睡饱吃、吃饱睡的小宝宝罗,每天睡眠时间约16~19小时,一天内可能会出现1~2次吃完还不睡的睡情况。
喝奶情况:
喝奶的间隔时间约为3~4小时吃一次,偶尔会有4~5小时的间隔,喝奶速度较前2周快一点,约是30分钟左右,但仍会有边吃边睡的情况,一样尽可能在喝奶时要让宝宝保持清醒。
好眠管理:
睡眠贺尔蒙-褪黑激素(melatonin)未形成,大部分的婴儿6周大时,松果体成熟后才会开始有褪黑激素的贺尔蒙,但浓度还很低,在3个月时,晚上的褪黑激素才会开始增加。目前【第3-4周】的宝宝还分不清昼夜。宝宝也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气质了,妈妈爸爸们可透过听音乐、说故事安抚要入睡的宝宝,也可以更促进宝宝脑部的发展及发育。
推荐阅读:入睡4R仪式:抓对宝宝「暗号」睡过夜不是梦!
【第2-3个月】
睡眠情况:
每天睡眠总时间,约15~18小时,一天内可能会出现6次以上片段睡眠,每段平均4小时不等。2个月的宝宝在夜里的睡眠也会开始拉长,有时可能可以连续睡上5个小时以上;3个月大时,还可能延长到6小时以上。
喝奶情况:
喝奶的间隔时间约4小时一次,喝奶时间约30分钟左右。宝宝在【第2-3个月】的阶段,成长较快,如果上一餐喂的不够多,或是这中间活动量较大,都会有提早饿醒的可能,在一旁照顾的爸妈都要多注意。
好眠管理:
睡眠贺尔蒙-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逐渐形成,有夜眠拉长至5~6小时以上的规律性,要开始建立白天(就是光亮与活动)与夜晚(黑暗与安静)的区隔。可以在白天多照光及太阳,让阳光帮助宝宝知道现在是白天,也可以在白天多活动,也要减少白天睡眠长度;到了傍晚时,尤其是睡前,可以调暗灯光,也形成关灯就是要睡觉的连结。
参考资料:
aappublications/news/2016/06/13/Sleep061316
【第4-7个月】
睡眠情况:
每天睡眠总时间,约13~17小时,白天2~3次小睡,每次小睡1~3小时。小睡要集中白天,傍晚若要小睡不可超过3小时。开始慢慢养成主要的长睡眠还是集中在太阳下山后的夜晚时间。
喝奶情况:
晚上可以连续睡8~9小时左右,建议睡前喝多一些母奶,以增加饱足感也可以拉长夜眠时间。另外,也提醒大家,宝宝是否可以睡过夜,也要看每一位宝宝独特的气质,甚至也要考量照顾者的习性,我们建议也许可以这样评估,如果宝宝夜眠的时间有逐渐增长了,其实就已经是迈向睡过夜了!
千万别想着小宝宝能够很快就一睡睡8个小时,这样不合理信念,可能会增加新手爸妈的压力哟!(注:若需要睡前使用配方奶的原则,我们一并整理在【第8-12个月】的内文里)
好眠管理:
要开始找到属于自己宝宝『睡眠暗号』,再配合安抚仪式,通常可以安稳睡眠,不要等『疲累讯号』出现才要睡哟!
『睡眠暗号』像是:
动作、反应变慢:肢体变慢、吸吮变弱 动作、反应变少:声音变小、对周遭兴趣下降 出现想睡生理特征:打哈欠、眼皮下垂、双眼无神等
『疲累讯号』像是:
挥动肢体、抓脸或拉耳朵 易怒大吵、崩溃大哭 过度揉眼睛、躁动不安
【第8-12个月】
睡眠情况:
每天睡眠总时间,约12~16小时,白天都会有两段较明显的睡眠,可以安排在上午小睡1~2小时,下午的时间睡1~2小时的模式,如果小婴儿还需要其他时间小睡,则建议其他小睡时间要短于半小时。
喝奶情况:
晚上可以连续睡10~14小时,一样建议睡前喝多一些,如果是全母奶的宝宝,会建议也许可以多吸一点时间,不要因为宝宝睡觉或是想要宝宝早点睡而减量,但也考量母奶供需平冲的问题,初期不见得多吸就可以多喝到,加上母奶对于宝宝吸收消化比较快,还是相较之下会比较快饿,所以全母奶的宝宝睡前要喝多一些是有其限制的。
这边会建议若本来就非全母奶的宝宝,可以睡前改配方奶,或是母奶+配方奶的方式,让需要比较多时间消化的配方奶可以延长下一次饿的时间。
推荐阅读:以色列园长:不会累死妈妈的睡过夜技巧
好眠管理:
要开始思考与设计专属自己宝宝睡前仪式,宝宝的睡眠能可以更加的安稳,不仅入睡更容易,半夜醒来情况也可以改善,甚至有助于母亲的情绪加分,可以参考睡眠管理职人整理之『宝宝入睡4R仪式』,像是: 1、安抚资源 (Resources) 2、减少 *** (Reduce Stimulate) 3、安静活动 (Rest Activities) 4、固定一致 (Ritualized)
睡眠管理职人也参考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为大家整理出的简单4个动作,分别是『洗澡』->『刷牙』->『看书』-『规律上床』
而Jodi A. Mindell的研究也指出,睡前仪式如果可以天天配合,宝宝睡眠就会愈好哟!新手爸妈们,快来笔记下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