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周岁打疫苗后出现手足口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与疫苗本身无关,因为疫苗是由灭活的病毒制备而成,无能力感染人体。宝宝出现手足口病是因为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免疫接触期,期间宝宝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病毒。
如果宝宝出现了手足口病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降低宝宝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其他儿童、公共场所后;
2、定期清洁宝宝的环境,包括玩具、餐具等;
3、避免宝宝与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总结起来,因此,家长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宝宝的防护意识,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曼丽的女儿今年3岁,体质不是特别好。因为看到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曼丽担心女儿惹上传染疾病,就自费花了280元给女儿注射了疫苗。可是就在上个月,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竟还是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先是感冒、发烧、打喷嚏,然后是手心、脚心、嘴里都出现疱疹红点。曼丽赶紧带着女儿去检查,果真是手足口病无疑。
一阵折腾下来,孩子又是哭又是闹,医院又是开药又是打针,可把曼丽累得够呛。她忍不住 吐槽:“明明打了疫苗,怎么还是得了手足口病?会不会疫苗是假的?早知道,疫苗就不打了……”
然而,育儿专家却告诉我们,曼丽的女儿并不是个例,临床上确实存在“已经接种手足口疫苗,却还是得病”的现象,这是因为:
首先,手足口疫苗是预防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只能够预防因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
其次,EV71疫苗虽然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护效力在90%以上,但不能保证百分百的预防。
最后,手足口疫苗的接种,虽然接种时间是6月龄~5岁的孩子,但是医生一般推荐在孩子1岁前完成接种,并且越早接种越好。但是有的家长接种的时间比较晚,效果自然也就打了一个折扣。
那么,既然手足口疫苗打了还是可能发病,是不是打这个疫苗就没有了意义?疫苗虽然不能百分百预防手足口病,但是临床研究发现接种后会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也就是说,像曼丽的女儿,如果没有接种疫苗,那手足口病的症状会严重许多,所以疫苗的好处也是有的。
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得的是EV71引起的手足口,那病好后抗体已经产生,就没有再接种疫苗的必要。但如果孩子得的是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那建议还是要继续接种EV71疫苗,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免受疾病的伤害。毕竟,虽然症状较轻的手足口患儿可以较快康复,并且基本不会有后遗症,但是重症的手足口患儿,却可能伴有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是否留下后遗症也未曾可知。所以,多一针疫苗,就多一份保障。
除了给孩子注射疫苗,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洗手,不管是饭前便后,还是刚回到家的时候,都要勤洗手。洗手不是简单地敷衍了事,最好用肥皂水打出泡沫,仔细洗手。洗手是让小朋友尽可能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如下,是最正确的洗手七步法,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般来说对孩子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的。一般接种疫苗可能有发烧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使孩子手足口病的发烧更明显,甚至整个手足口病症状表现加重。但不要紧的,不会因为接种疫苗降低孩子对手足口病的抵抗力。如果孩子没有合并呼吸道、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就没有什么问题,可给孩子多喝水和自制果汁,吃清淡食物。发烧可以物理降温,最好不要药物退烧。孩子会在1 周左右不治自愈。如果孩子有呼吸困难、循环系统障碍、嗜睡或惊厥,就要到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救治,不能贻误救治时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