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有乙肝能洗牙吗,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时间: 2023-09-15 01:37:24

我国是乙肝大国,含有乙肝的人数有好几亿。乙肝患者只要病情控制得当,可以和正常一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洗牙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去做的一种口腔清洁。洗牙能带走沉积在牙齿上的牙结石。那么乙肝能洗牙吗?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乙肝能洗牙吗?一般来说,不建议患有乙肝的人去洗牙。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主要是依靠血液传播和体液传播。知道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不建议乙肝患者洗牙。

在洗牙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一些洗牙器械,这些器械会用来清洁牙齿上的牙结石,在清洁的过程中,器械可能会因伤到牙龈,从而诱发牙龈出血。而出血以后,血液中就携带有乙肝病毒了。如果这个洗牙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等到下一个人再拿去洗牙的时候,就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其次,乙肝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会出现问题,牙龈出血后,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也不建议乙肝患者去洗牙。

综上所述,有乙肝能洗牙吗?建议乙肝患者最好不洗牙。因为在洗牙的过程中,牙龈可能会有出血的情况。而乙肝病毒刚好就在这血液之中,如果下一个人来洗牙,器械又没有消毒干净,那么就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此外,乙肝患者的凝血功能往往有问题,洗牙后可能出血不止。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为了他人的健康,有乙肝的人最好不洗牙。

乙肝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1.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输血或者手术以及伤口等途径感染。

2.性生活传播
和乙肝病毒感染者同房的时候,如果不戴避孕套,就比较容易通过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对方。所以,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患有乙型肝炎,同房的时候需要戴避孕套,避免被感染上乙肝病毒。建议无乙肝的一方接种乙肝疫苗。

3.母婴传播
孕妇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在怀孕最后三个月需要遵医嘱服用些抗病毒药物治疗;婴儿在分娩后需要在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乙肝母婴传播是目前(2021年11月)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约占40-50%。

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首先要讲一下,乙肝病毒传播后有三种情况:

急性感染引起暴发性肝衰竭。这种占极少数,但危险程度很高,有可能很快致死。

急性感染转为慢性感染。也就是变为我们常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慢性感染是无法完全根治的。

急性感染后病毒清除。

第一种情况非常少见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一般害怕的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称为无法根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接下来,我就按照转为慢性乙肝感染可能性的大小来讲讲乙肝的传播途径:

第一,母婴垂直传播。

这是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的主要传播途径。6个月以内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有90%会转为慢性感染。

母婴垂直传播的前提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无论是通过胎盘还是在分娩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发生率,但主要是发生在围生期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

不过,随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的比例已经大大降低,这也让我国乙肝感染率大大降低。

这里要对女性乙肝感染者说,你们和所有女性一样都可以生育,但在怀孕和生产时一定要和医生坦诚沟通,做好预防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把病毒传播给下一代。

第二,血液和体液传播。

首先要说,这两种传播途径发生的概率不比母婴传播低,但传播后引起慢性乙肝感染的概率是大大降低的。

6个月-5岁的感染者,有25-30%的可能性转为慢性乙肝感染;5岁以上的感染者,这一概率只有5-10%。

血液传播途径如:输注了乙肝患者捐献的血液;外科医生给乙肝患者做手术不慎划伤;纹身或拔牙等有创操作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等等。

体液传播途径如:性交、接吻。但这有个前提,即被感染者的皮肤有破损,也就是感染者体液内的病毒通过被感染者破损的部位进入血液。

预防这两种传播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虽然每个人的疫苗应答程度不同,不能说接种疫苗后就百分百不会感染乙肝,但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只要按照免疫计划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不用太担心会感染乙肝了。

而对于某些高危人群,比如医生、护士、乙肝感染者的伴侣、照顾者等,还是应该检查一下血液内的乙肝抗体滴度,看看是否需要补种疫苗。

但除了输血或血制品、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还会有其他传播途径吗?多年来医生们也在不停地探索。乙肝家庭成员中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确实较高,一些乙肝父亲也会把乙肝传播给下一代,那是怎么传播的呢?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证实,乙肝不会通过精子传播给卵子,乙肝父亲传播乙肝病毒给孩子的途径是通过家庭密切接触时的微创伤传播的。人们甚至还通过一些试验证明,共用水杯不会传播乙肝,而共用牙刷却会传播乙肝,也证实了微创伤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而且还有科学家发现,唾液中和胃液中的蛋白酶能够杀灭乙肝病毒,因此乙肝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那么,乙肝会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呢?科学家也做了许多研究,发现乙肝病毒进蚊体内很快死亡,而且热带蚊虫较多的地方并不一定会导致乙肝的流行率更高,最终得出结论,乙肝不会通过蚊子传播。

不过,现在大家也不用害怕乙肝传播了。因为有了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乙肝父亲所生后代和所有新生儿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肝。乙肝母婴阻断措施也日趋成熟,乙肝妈妈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母婴阻断措施生出健康宝宝。

写到这里,大家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应该有了全面了解了吧!乙肝是通过血液、母亲传播和性传播。一般接触不传播乙肝,蚊子不传播乙肝、乙肝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但共用牙刷、针头等可能造成创伤的途径可增加乙肝病毒传播的风险。不过,接种乙肝疫苗后这些风险全都不存在了。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和乙肝病人或乙肝病人的家人接触会被传染吗?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为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染方式[2],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均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2、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均可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3、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中85%是通过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
4、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性生活时,如果不采取防御措施,也会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肝。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的最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