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热有哪些症状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二、湿热体质吃什么
红豆 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
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
丝瓜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
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
马兰头 性凉,味辛,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
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
黄瓜性凉,味甘,可除热、利水、解毒。
金针菜 俗称黄花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以及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
湿热的人还宜食用的物品有萝卜、菊花、青菜、黄芽菜、豇豆、蚕豆、节瓜、玉米须、金花菜、马铃薯、黑木耳、百合、苤蓝、茭白、芋头、苋菜、蕹菜、菊芋、慈姑、藕、地瓜、绿豆芽、豆腐、胡萝卜、番茄、莼菜、番薯、菜瓜、地耳、菱、豆苗、梨、苹果、橘子、枇杷、柑、橙子、柿子、草莓、鸭肉等。
三、湿热体质长痘是什么类型
本病多见于青年,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等多脂区,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用手挤压,可见有顶部黑色而体部呈黄色半透明脂栓排出,因顶部暴露在皮肤表面,皮脂氧化及灰尘影响,形成黑头,故而称为黑头粉刺。粉刺中除了有皮脂氧化及角质脱落碎屑,同时还包含多个炭化的毛发。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女性常在月经前呈周期性加重。本病有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本病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其次为背部及上胸部。眶周皮肤从不累及。
1.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最常见。损害开始是与毛囊口一致的圆锥形丘疹,顶端呈黄白色,此为毛囊内皮脂与毛囊壁脱落的角化细胞构成,其顶端因黑素沉积成黑头粉刺,如以手指挤压可挤出头部黑色而体部呈白色半透明的脂栓,这是痤疮特征性的也是较早发作的损害。轻者仅为毛囊口黑头粉刺,并无丘疹。稍重则是黑头周围形成炎症性丘疹。若炎症加剧,丘疹顶端可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坑状瘢痕。如果炎症继续扩大及深入,则于皮下形成大小不等的淡红或暗红色结节,或略高出皮面。此种损害可较长期存在,或渐被吸收,或化脓溃破后形成瘢痕。有的损害则呈黄豆至指端大的椭圆形囊肿,呈暗红或正常皮肤色,挤压时有波动感,炎症反应往往不重,经久不愈,可化脓成脓肿,附近数个脓肿汇合时,形成聚合性痤疮。因此,痤疮的损害是多形性的,其变化是疾病发展的过程,可同时出现在1个患者身上,常以其中某一型损害为主。绝大多数患者过青春期后症状逐年减轻;以致消失。但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者愈后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外貌。
2.聚合性痤疮(acne conglobata) 是痤疮中一种较重的类型。好发于青年男性,偶见于女性。疾病的开始常为隐袭性,主要分布于背、臀、颊部;但腹、肩、颈、面、上臂和大腿可同样累及。由无数黑头、丘疹、脓疱、脓肿和囊肿形成。损害以囊肿和结节为主。囊肿常为柔软的、大而不规则的波动性斑块,呈紫红色,溃破后流出恶臭的脓性或黏液性浆液,从而形成瘘管。溃破的脓肿可形成深的凹陷性瘢痕。病程顽固,常持续多年而不退。患者偶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不适、发热、多关节痛。
3.暴发性痤疮(acne fulminans) 多见于少年和青年男性,个别见于成人,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皮损以胸背部为主,其次面、颈部。多为毛囊性炎症丘疹、脓疱、炎症反应剧烈,结节与囊肿性损害很少,局部疼痛明显,易形成糜烂,溃疡,愈后有浅表瘢痕。发病时常有发热,可高达39℃以上,伴多关节痛、疲乏、食欲不振、肌痛、头痛等。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并有补体降低,γ球蛋白增高,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免疫异常,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对痤疮短棒菌苗(丙酸杆菌)的Ⅲ型或Ⅳ型变态反应。治疗以皮质激素疗效优于抗生素。本病需与聚合型痤疮及坏死性痤疮相鉴别。
4.新生儿痤疮(acne neonatorum) 罕见,可发生在3个月以内,也有在3个月至2岁时发病,男孩多于女孩。本病原因不明,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颊,也可累及额和颌。为黑头、丘疹与脓疱,偶有结节和囊肿。黑头损害在数周内消退,丘疹和脓疱可于6个月痊愈,留下坑状瘢痕。少数患儿可持续在1年以上,并在青春期容易复发。
5.热带痤疮(tropical acne) 是指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区的痤疮,皮损可累及背、肩、颈及手臂、大腿和臀部,主要为结节和硬结性囊肿,可留下毁坏性瘢痕,如患者离开这种气候条件以后可以缓解。
6.成簇性眼眶周粉刺 好发于30~50岁,为下眼睑外侧和颧骨表面局限性成簇的大粉刺,有5~50个,多数患者有光线性弹性纤维病,而与寻常痤疮无明显关系。
7.坏死性痤疮(acne necrotica) 又名痘疮样痤疮或额部痤疮,从不发生在青春期以前,常见于20~50岁,男性稍多,可伴有皮脂溢出。主要发生在额、颞和头皮前缘,也可见于颊、鼻和躯干。其损害开始为褐红色、成簇的毛囊周围丘疹和脓疱,常有脐窝并迅速坏死伴黏着性出血性痂皮,3~4周后痂皮脱落留下瘢痕。如损害反复发作瘢痕可成网状。患者主观灼热或瘙痒。
8.月经前痤疮(premenstrual acne) 即在月经前加剧或发病,其中许多人在青春期不患痤疮。损害常局限于颌、眉间,也可出现在一侧颊部,数量较少,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改变。
四、湿热痘痘怎么调理
一、绿豆薏苡仁汤绿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净,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沸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每天3-5次,适用于油性皮肤。
二、果菜绿豆饮用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柠檬、苹果、绿豆各适量。先将绿豆煮30分钟,滤其汁;将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苹果分别洗净切段或切块,搅汁 ,调入绿豆汁,滴入柠檬汁,加蜂蜜调味饮用。每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杀菌之功效。
三、海带绿豆汤海带、绿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各药同煮后,去玫瑰花,加红糖食用。每日1剂,连用30日。
四、薏苡仁海带双仁粥用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15克,海带、甜杏仁各10克、绿豆20克、粳米薏苡仁海带双仁粥80克。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扎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末、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毒、清火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之功效。
五、枸杞消炎粥枸杞子30克、白鸽肉、粳米各100克,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洗净白鸽肉、剁成肉泥;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每日1剂,分2次食用,5-8剂为1个疗程,具有脱毒排邪、养阴润肤之功用。
六、海藻薏苡仁粥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每日1次,21天为1个疗程,具有活血化瘀、消炎软坚之功效。
七、白梨芹菜汁白梨150克,芹菜100克,西红柿1个,柠檬半个。洗净后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拌成汁。每日饮用1次。有清热祛火之功效。
一般长痘主要主要是由于体内的因素造成的要注意平常的面部清洁和补水;平常多注意自身保养:
1、对于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油性皮肤要避免过度清洁,清洁后注意适量补水、保持水油平衡
2、尽量不要用手触碰脸上的青春痘,因为这样容易刺激面部;
3、饮食尽量清淡,勿食辛辣口味的食品,不要酗酒、抽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平常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5、睡眠一定要充足,放松心情,避免肝火上升造成荷尔蒙的失调
6、平常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护肤品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上火,而且皮肤容易出油,还容易长痘痘,但是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是湿热体质,其实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与饮食西瓜你的关系特别大,想要改变其实有办法,那湿热体质如何调理?湿热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1、湿热体质的表现
面部油光泛滥,粉刺痤疮滋生,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年制,男性多出现阴囊潮湿症状,女性则表现为白带增多。患者体型一般偏胖或消瘦,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多见滑数,患者性情急躁,易怒,无法耐受湿热环境,易患黄疸,火热症,疖肿等疾病。
2、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加强运动,每天适当进行锻炼,强健脾胃功能。嗜睡人群尤其要注意减少睡眠时间,多进行运动。
2.不要在潮湿环境里久逗留,阴雨季节尤其要注意避免湿邪侵袭。
3.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
4.洗澡应尽量洗热水澡,多让身体发发汗。
5.穿着尽量保持宽松,最好选择棉麻质量,透气性好的衣服,这样才有利于汗液蒸发,有效祛除体内湿气。
6.注意保暖,湿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天气寒冷不利水湿在体内运化,容易伤及脾胃,痰湿体质人群在寒冷天气尤其要注意保暖。
3、湿热体质人群饮食
1.不要喝凉水,多喝温热的开水。
2.肉易生湿,湿热体质人群最好少吃肉,多吃味淡性温的食物,尤其是要多吃水果蔬菜,但要注意寒酸水果不能吃,此外要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4、湿热体质食疗推荐
(1)山药薏米粥
材料:山药30克,薏米30克,莲肉15克,大枣10克,小米50—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并浸泡片刻,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少许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腹胀,大便溏泄,肢体无力等症人群食用。
(2)白鸭冬瓜瘦肉汤
材料:白鸭一只,冬瓜1800克,瘦肉200克,海参75克,荷叶一张。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后,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至鸭肉熟烂后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清热,消暑除烦。
5、湿热体质日常注意
湿热体质人群大多是因为体内湿气不断增加才导致了湿热,因此除了要注重排湿,还要注意预防热病侵袭,夏季天气炎热,应该多吃一些清凉去火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好的远离湿热体质。
6、湿热吃什么好
应对一阴生的夏至,还需要食阴以养阴,核桃、黑芝麻、兔肉、鸭肉、冬瓜、莴笋、百合、紫菜、鸽蛋等属于阴性的食物。
注意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枸杞、黑芝麻、海带、木耳等。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会造成以下表现: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观察舌相,舌质偏红苔黄腻;脾气比较急躁;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湿热体质的人群有两种体型,一种偏胖,一种偏瘦。偏胖一点的类似于痰湿体质,但是比痰湿多了一个热象,所以就会经常起口疮,或者脸上冒青春痘,甚至后背、臀部起大的脓包型粉刺。 还有些人虽然不胖,但脸色偏暗,面颊处可能又有点红色,脸上经常有不清爽、油腻、笼罩一层灰尘的感觉。这种人还容易口臭,体味会比较大,有腋臭,跟他讲话时,就可能会闻到微微的难闻味道。女性的话,带下颜色会偏黄一点,量偏多;男子经常会觉得阴囊潮湿。 可以说,因为饮酒,吃香辣的东西,过食肥甘,现在湿热体质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相对来讲,南方湿热体质的人更多些。 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 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冬瓜(养胃生津、去湿泻热)
紫菜(和血养心、清烦涤湿)
豆腐(清热润燥、生津解毒)
鱼翅瓜(清湿养胃、生津止渴)
马蹄(除胸膈实热、利尿降压)
芥菜(清暑解热、明目、下气)
海带(行水化湿、除痰、止带浊)
粟米(利尿降压、增强心血管弹力)
生苦瓜(清湿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
老黄瓜(清湿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枸杞叶(除骨节疼痛、清血热、治皮肤痕痒)
丝瓜(清湿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
温和去湿、解热、消滞、滑大便的平安茶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