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如何尽量保证疫苗接种安全?疫苗到底是什么,怎样起到保护作用?

时间: 2023-09-15 06:52:59

如何尽量保证疫苗接种安全?

前几天刚爆出价值5.7亿元的问题疫苗流入18省,去向尚未查清。今日又有报道称,广东4岁男童在幼儿园注射疫苗后出现发热症状莫名死亡。

这样的新闻一次次触动着每一对做父母的神经,孩子的疫苗到底还要不要打,疫苗的种类怎么选择,相信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在纠结。作为一名医生,也是一个孩子爸爸,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谈一下我的看法。

疫苗到底是什么,怎样起到保护作用?

疫苗的来源其实就是致病的微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等等。经过试验室的特殊处理以后,可以使其致病力下降,毒性减低,这叫做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进入人体以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想办法消灭它,针对其产生特定的抗体。下一次,真正的致病菌来袭的时候,这些抗体就可以产生保护作用。

减毒活疫苗也有潜在的危险,就是对于体弱和免疫功能很差的少部分人,仍然可能引发感染。另外也有突变、恢复毒力的可能性。于是我们也会使用灭活疫苗(死疫苗)。它的优点是安全性更好一些,但也有缺点,就是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也相应下降。

另外还有利用细菌生成的毒素制作的类毒素疫苗、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制作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等,基本作用原理都是一样的,这里不详细讲了。

接种未经冷藏的失效疫苗,会有怎样的后果?

此次爆出的问题疫苗,都是出自正规生产厂家。而问题出在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在2℃-8℃的条件下冷藏运输和储存,这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变质。另外有一些疫苗可能已经过期。

那么接种这些疫苗,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吗?其实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不大。即使会出现,一般当天就会有症状,过后应该就没事了。所以前期已经给宝宝注射过疫苗的父母们不必忧心忡忡。

失效疫苗最大的风险,其实来自于不能刺激身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接种疫苗以后,身体没有产生抗体,也就没有保护作用。对于某些严重疾病而言,比如狂犬病,这种后果可能是致命的。当然也有补救的措施,就是及时补种疫苗。

疫苗接种到底安不安全,该不该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疫苗是非常安全的。虽然副作用不是绝对没有,但一般都短暂而轻微,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的情况非常罕见。

有人一定会说:那是外国的情况,中国的国情下,不见得一样。我也承认国内在监管方面力度不够,对于疫苗频频出事,我也非常愤怒,但是我不能就此否认疫苗的整体安全性。

考虑到每年巨大的接种数量,出现问题的还是极少数。相对暴露在流行病之下的危险,接种的风险还是小得多。正如坐飞机也有风险,但我们还是会坐,是吧?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如何选择?

一类疫苗是由国家免费提供、强制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并不是二类疫苗就不重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将来某些二类疫苗也可能变为一类疫苗。

一类疫苗一般是必须接种的。二类疫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一般都建议打。也有些家长会说,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我不想孩子多遭罪,还要承担风险,哪些最好打,哪些可打可不打?那么您就要综合考虑以下这些情况了:

1.您的宝宝体质好不好。爱不爱生病?

对于体质较弱,抵抗力比较差的宝宝,一旦发病,可能出现的症状会比较严重,并发症可能会比较多;而身体素质较好的宝宝,可能经过简单的治疗就能够痊愈。那么某些疫苗对身体好的宝宝来说可打可不打,对身体差的宝宝就是很有必要的。

2.该疫苗所针对的疾病特异性强不强?

如果某些特定疾病正好在当地发病比较多,那么使用对应疫苗来抵御发病风险是有必要的。比如流感疫苗。而一般情况下,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变异,疫苗有时和流行的病毒对不上,就起不到保护效果。

再比如导致腹泻的原因远远不止轮状病毒一种;肺炎也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所以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并不能针对所有的腹泻和肺炎,用还是不用,您自己斟酌。

3.发病几率是否高,或一旦发病后果是否严重?

比如水痘非常容易在幼儿园,学校传染流行,建议尽量打疫苗。再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能够引起脑膜炎、肺炎等疾病,可危及生命,而且可能会遗留后遗症,这个疫苗最好不要省。

疫苗接种有哪些保护效果?

第一,保护效果是对疫苗接种的个体产生的保护效果。这个保护效果,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考核的就是对个体的保护,每个个体接种疫苗以后产生的抗体都能对自己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保护效果是在人群当中,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能够形成对群体的保护,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群体免疫概念,去年英国当时说的群体免疫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群体免疫对不同的传染病所需要的接种率的临界值是不一样的,传染性越强,需要接种的比例就越高,传染病越弱,需要的接种率就比较低,像新冠,它需要达到人群的70%、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

如果免疫接种率达到10%、20%、30%,甚至40%,只能起到个体的保护,不能产生群体免疫,当有传染源传入时还会发生流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拼,大力的推疫苗接种,要赶在秋冬季下一个流行高峰来临前实现群体免疫接种率需要的覆盖率。

扩展资料:

延伸阅读-“五一”不要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五一长假即将到来,大家都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享受春天的美丽。但同时一定要时刻牢记,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特别是在假日期间,不要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在旅行途中的话,还是要常记常态化防控个人措施的落实,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这些措施一定要坚持。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常态化防控措施,既能够防止新冠疫情发生的可能,同时又能享受美好的春天的时光。

半岛晨报-注意!接种新冠疫苗后千万别做这件事!

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冷链?如何保证新冠疫苗在运输和存储过程安全有效?

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
要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必须要在规定的冷链状态下储存、运输。
新冠病毒疫苗也应如此。
《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于疫苗储运的冷链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疫苗运输时,疫苗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保证疫苗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
疫苗接收时,接收单位要索取、检查本次运输过程温度监测记录。

疫苗存储过程中,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采用温度计或自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疫苗的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疫苗使用过程中,接种单位采用冰箱、冷藏箱(包)储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时应当及时关闭冰箱、冷藏箱(包)门/盖,并尽可能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

各相关单位要严格遵守上述各环节的规范要求,才能使疫苗处于全程冷链状态,疫苗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疫苗会让人免疫力下降吗?它是如何起到免疫作用的?

随着新冠病毒病在世界范围的迅速传播,人们除了盼望尽快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对新冠病毒疫苗也抱有殷切期望。目前,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加快研发进程。新冠病毒疫苗也被看作是战胜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

疫苗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每年可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用牛痘培养出了对抗天花的疫苗。在拉丁语中,牛叫vacca,牛痘叫vaccina,因此,Jenner把通过接种牛痘,获得对天花免疫的方法叫做vaccination,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种痘”。而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又称之为免疫效应。

疫苗为什么对人类如此之重要?

疫苗是如何制造、发挥免疫作用的?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将天花消灭,这是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战胜天花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伟大事件之一,每一种疫苗研发的成功,就意味着一种传染病有望被人类战胜甚至消灭

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大量传染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疫苗越来越多地用于防控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像很多人预约不上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就是首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可预防与HPV有关的癌症,比如宫颈癌。

疫苗通过模仿感染而不引起疾病,发挥作用。制造疫苗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对整个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进行破坏,弱化其毒性,使其生长缓慢,这个过程称为减毒。减毒疫苗是将一种较弱的病毒或细菌引入体内,例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虽然这些病原体很弱,不会让人生病,但仍逃不过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剿杀,并把它们“记住”,以便在未来随时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进行对抗。自此,人体就会对这种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它们很难再导致人体感染,患上相关疾病。

通常,减毒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以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不过,对于一些疫苗来说,免疫反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此时就需要再次接种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强免疫力,以确保身体随时准备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另一种制造疫苗的方法是取病原体的一部分作为疫苗靶标。当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看到”的是病原体的一个个小片段,也就是病原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整个病原体。这些小的片段叫做抗原。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抗原都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所以研究人员需要仔细甄别、选择,可能会选择一种或几种抗原来制造一种新疫苗。

此外,像人们经常听到的灭活疫苗,就是采用特殊方式,如加热或化学剂,杀死病毒或细菌,破坏其活性,但不损害它们有用的抗原。灭活疫苗既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部分抗原组成。

疫苗中的重要成分除了减毒的病原体或抗原外,还有防腐剂和佐剂,这使得疫苗更有效,保护期更长。防腐剂可防止疫苗被有害细菌或真菌污染;佐剂可增强免疫反应,从而让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更持久的免疫力。

疫苗研制出来后,就可以立即接种了吗?

制成新疫苗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测试,需要先在动物中进行临床前研究,也就是临床实验;进而在人体中进行多次临床试验,如通常要经过1、2、3、4期甚至更多的临床试验,测试其人体安全性、治疗作用、副作用等,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后,还需要向监管部门提交上市申请,经审核和批准后,才能向普通人提供

从头到尾,成功研制并一种疫苗的过程,可能需要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所以,每一种成功上市的疫苗都来之不易。

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已研发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人类利用疫苗消灭了天花,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大量传染病,预防并减少了相关病患和死亡人数。

对于普通人来说,疫苗不仅防病还能救命。尤其是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形势下,我们期望新冠病毒疫苗能早日研发成功,助力人们战胜疫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