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被虫咬后乱敷药,小伤致死亡(关于蜱虫的介绍。其与螨虫有什么区别?)

时间: 2023-09-16 01:19:52

蚊虫叮咬留下的伤口处理不慎造成感染扩大竟会发生癌变;烧伤、车祸等外伤造成的慢性皮肤溃疡如未正确治疗,可引起全身的败血症;血糖过高发展到最后竟会让患者的脚趾完全干掉……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病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烧伤科专家提醒市民,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常见多发病,一旦出现皮肤溃烂,即使面积很小,也应去看医生,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造成感染和扩大。

50多岁的老叶在菜地干活时,腿上被不知名的小虫子咬伤,不仅起了包而且还很痒,老叶随手抓了几下,结果把皮肤抓破了,伤口很快肿了起来,接着出现溃烂,很长时间都好不了。大约三年后,老叶整个人变得很消瘦,去医院检查才惊讶地发现,腿上那个一直没好的伤口竟然发生了癌变,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部。

小吴有一次坐摩托车不小心被排气管烫伤,腿上留下一块鸡蛋大的伤口。后来伤口出现化脓,小吴听朋友介绍自己拿了些草药敷在伤口上。几个月下来,小吴腿上的伤口不停溃烂,最后整条腿竟肿得像只“大象腿”。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他腿上的皮肤慢性溃疡已经引起了败血症。

不治疗几月就会癌变

“慢性皮肤溃疡没有及时治疗而引起严重后果的病例,如今并不少见”,珠江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主任肖能坎教授指出,慢性皮肤溃疡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但却非常容易被忽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短的七八个月,长的七八年,就可以导致局部细胞基因突变,转成癌变”。

此外,慢性皮肤溃疡患者经常出现几种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其中既有厌氧菌,也有需氧菌,这些细菌使得溃疡部位臭味特别重,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他人”。他举例说,因血糖高而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脚趾头整个烂掉后,就会出现非常难闻的尸臭味。

严重者可因败血症死亡

不仅如此,慢性皮肤溃疡还会加重患者全身主要器官的负担。当具有器官毒性作用的细菌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主要脏器后,可使器官逐渐衰退,促进病人死亡。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感染,并最终导致败血症死亡。此外,由于细菌长期、慢性地消耗营养,也会加重病人的衰竭死亡”。

关于蜱虫的介绍。其与螨虫有什么区别?

蜱虫简介: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也叫壁虱、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牛鳖子。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也可能感染。

蜱虫与螨虫的区别:

1、从形体上来讲,螨虫和蜱虫虽同属于蜱螨亚纲,但两者区别很大,螨虫个体非常小,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而且肉眼一般难以看见,而蜱虫成虫体长2~10mm。

2、在危害程度上,螨虫常见危害是诱发过敏,会使人出现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而蜱虫和蚊子一样是世界上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扩展资料:

蜱虫一般都寄生在一些动物表皮,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它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如果携带有这些病菌的蜱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仅2010年,河南共监测发现疑似无形体病例(蜱虫中毒)557例,死亡18例;山东累计发现182例,死亡13例;全国12省份有被蜱虫叮咬死亡病例。

蜱虫防治措施如下:

1、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避免被蜱叮咬.如需进入这些地区,需做好个人防护,尽少裸露身体:例如穿紧口长袖衣裤。

3、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控制媒介传播与宿土动物(即蜱、鼠、宠物等)和妥善管理无形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

4、一旦出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蜱虫

凤凰网—蜱虫叮咬致病该如何防控

凤凰网资讯—河南蜱虫中毒事件

被毒虫子咬了怎么办?

许多有毒的昆虫包括蚊子、黄蜂、蜜蜂、蝎子、虱子、蚂蝗、跳蚤、蜈蚣、蜘蛛、刺蟊等叮咬、蛰刺或接触昆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后可引起的皮肤炎症,由于昆虫的不同,因此,在叮咬后的表现也不相同。基本症状分为轻、中、重3种程度。 (1)轻度:有点状红斑、小丘疹、小风团、瘙痒。 (2)中度:有红肿性红斑、丘疹和风团、有结节、水疱及瘙痒或疼痛感觉。 (3)重度:有大风团和大水疱、红斑水肿、甚至有出血皮疹,剧烈疼痛或瘙痒、皮肤糜烂,全身伴发怕冷、发热、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甚至休克或死亡。 虫咬后立即涂敷10%氨水或复方氨洗剂(36%氨溶液28ml、薄荷脑1g、60%乙醇100ml),1日6次,对红肿严重的皮肤涂敷2%碘酊;对化脓感染的皮肤涂敷1%红霉素或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1日3~4次。为防止水肿,对蜈蚣、黄蜂、蜜蜂蛰咬处,立即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外敷;对蚂蝗蛰咬处,用盐或醋涂敷,蚂蝗受到刺激后能够脱出;对刺蟊等叮咬处用胶膏反复粘贴,使细刺粘出;最好还是去医院治疗!
记得采纳啊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