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产妇适合什么收腹带_,使用收腹带的注意事项

时间: 2023-09-16 02:05:06

一、产妇适合什么收腹带呢

基本上只要能确实固定伤口,收腹带的种类、附加功能为何没有太大差别,反倒是收腹带的长度可能会影响效果、使用便利性,还请妈咪多留意。

一般型、加强型收腹带宽度大都差不多,主要在长度上有不同规格,一般来说,体型偏瘦者可用较短的款式,体型偏丰腴者则适用较长的款式。有些孕妈咪没有考虑到体重、身型变化的问题,提早购买收腹带,结果要用时才发现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反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了掌握确切的尺寸,建议妈咪不妨在产后,或开刀前一天,再请家人购买。

收腹带作用

分娩后由于产妇身体虚弱,体内各韧带弹性没能立即恢复,很容易产生内脏下垂。所以,建议产后妈妈一定要佩戴适合自己的收腹带,帮助机体支撑内脏器官。对于剖腹产后的新妈妈来说,产后及时使用收腹带还能起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收腹带种类很多,有松紧带式、内裤式、腰带式,但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由高弹橡筋制成,通过将腹部赘肉压迫在小的范围内,以保持身体的曲线。

二、使用收腹带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收腹带应该在每天饭后半小时,排尿之后戴上;然后在睡觉前就应该将收腹带取下,使得腹部得到舒缓。同时,不同的产妇由于选择分娩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使用收腹带的期间也有不同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自然分娩的产妇

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不宜长期使用收腹带。如果想在产后健康快速的塑形瘦腹,可以在使用收腹带的同时加强锻炼,经常做抬腿、仰卧起坐以及一些产妇操等运动来促进收腹带的使用效果。

2. 剖腹产的产妇

剖腹产的孕妇在腹部拆线后才能使用收腹带,但也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影响伤口的恢复。

3. 身体过瘦或者内脏器官有下垂者,在脏器举托复位后应立刻取下收腹带。

收腹带什么时候用

有些妈妈认为,自然分娩后腹部没有伤口,所以可以立即使用收腹带,其实不然。分娩后妈妈腹中还有很多淤血、气体及其他体液,需要通过身体的循环自然排除体外,如果过早使用束缚带只会限制体内血液循环,很不利于体内恶露排出,更不利于呼吸的畅通,对脏器恢复没有好处。另外,过早使用收腹带还会将作用力度放在盆骨上方,可能会迫使还柔软的盆骨外扩,不利于盆骨的恢复。

因此建议自然分娩的妈妈应该在产后身体恢复较好后开始使用骨盆矫正带,到产后1个月后,再使用顺产专用收腹带,帮助塑身。而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妈妈,最早在产后6周至6个月后,可按照个人需要转用加强型收腹带。

三、顺产后用的收腹带如何挑选好呢

女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腹部的过度膨胀,很容易造成产后腹部的松弛,这会极大地影响女性身材的美观,于是就有了收腹带这种发明,那么新妈妈该如何选择收腹带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各种收腹带的优势和劣势吧。

【纱布收腹带】

纱布收腹带最早是七十年代日本女性开始使用的,她们用纱布绷带缠绕式裹腹以达到收腹效果。

优点:价格便宜

缺点:使用麻烦,松紧度不好把握

【宽大类收腹带】

有些厂家为了取悦消费者,生产一种比较宽大的腹带,特别是几件套那种,俗称“粽子腹带”,将整个腹部上、中、下都捆扎起来,全副武装。

优点:价格便宜

缺点:活动不舒适,挤压血管和内脏,影响健康

【电动收腹带】

电动收腹带是利用电子振动方法,以每分钟几百次的电子脉冲刺激人体腹部,达到消减脂肪收腹瘦身作用。

优点:快速恢复

缺点:刺激身体器官

四、顺产后用收腹带的方法有哪些呢

收腹带的种类有很多,有松紧带式、内裤式、腰带式,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由高弹橡筋制成,通过将腹部赘肉压迫在小的范围内,以保持身体的曲线。收腹带应该在每天的饭后半小时和排尿之后戴上,睡觉前就应该要取下来。

另外,顺产的妈妈在戴上收腹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锻炼,经常做抬腿、仰卧起坐运动及一些产妇操,不要长期以来收腹带哦。

大家还要记住,我们这里说的都是顺产的妈妈,如果你是剖腹产的话,在腹部拆线后是不宜长期食用收腹带的。

顺产后用收腹带的好处

收腹带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新晋妈妈为什么要在产后使用收腹带呢?相信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产后6个月内脂肪是流动的,这段时间是重塑体形的黄金时期,合理用收腹带对于产后体形恢复具有巨大影响,可以尽早帮你恢复产前的窈窕身材。

另外,在健康方面也是有考虑的,分娩后由于产妇身体虚弱,体内各韧带弹性没能立即恢复,很容易产生内脏下垂,如果胃下垂,会表现在饮食后立即有上腹部充盈感,胃部隐隐作痛,而肾下垂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子宫下垂则会在小腹部有坠胀感,肝下垂会出现肝区隐隐作痛,这些症状都是产后可能出现的,而适当使用收腹带可以帮助支撑内脏器官,避免上述情况。

如果是剖腹产的妈妈,产后及时使用收腹带还能起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也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