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英科学家称读书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读书有哪些好处?)

时间: 2023-09-16 08:43:57

英国医学家研究发现,读书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一项实验并邀请志愿者参与,在实验中科学家观察志愿者阅读莎士比亚作品时的大脑活动变化。结果发现,读书时大脑负责情感部分的工作正常化,且自控区域被激活。

由此,科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用于治疗的书籍。只是要记住阅读疗法的基本原理,即书籍应该是有趣的,但阅读不应仅仅是为了制造乐趣,还要进行思考。所阅读的书籍也应该是可以激发读者乐观精神和信心的,可以洗涤灵魂并冲刷掉愁绪。

科学家还罗列不同书籍种类对健康的影响:

1 经典文学名著

特点:有条不紊地叙述给人以稳定感。可以通过书中主人公的错误反思自身。

适应症:普遍适用于压力大、神经官能症和强迫症。

2 侦探类和探险类

特点:要求有注意力、逻辑、耐心和观察力。曲折的情节可使人忘记烦恼。

适应症:强迫症和精神病等。

3 科幻、奇幻类

特点:这类作品使很多事情变成可能,扩大情景和行为的极端性,使患者可以没有顾虑地接受自己的想法,并允许这些想法在他人那里同样存在。

适应症:适用于恐惧症。对孤僻、不愿接受新事物、过于按部就班的人有很好疗效。

4 诗歌

特点:整齐分明的节奏使机体运行正常化,激发信心。

适应症:适用于抑郁症。阅读诗歌还被作为言语矫正法用于中风的恢复。

5 神话故事和民间文学

特点:以温和的方式学习沟通的规则,培养观察力。

适应症:适用于儿童多动症和问题少年的慢性抑郁症。

读书有哪些好处?

1、丰富自己。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2、增加内涵。读书可以很好的提高一个人的涵养,让人变得非常有气质,不过,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很久的坚持后才会慢慢凸显出来的。

3、学习知识。虽然现在在网络上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网络上的知识太碎片化了,不便于整理,吸收以及消化。而书籍通常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

4、领略智者的思想。如今有很多名著,阅读这些名著,可以让我们领略其他智者的思想,让我们的思想也变得广阔起来。

5、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人的悲欢离合,了解到人间冷暖,所以可以让我们早日看清社会,从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

扩展资料:

读书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

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

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读书

脑科学家聊阅读,读书改造大脑其实可以轻松又有效

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因为不断有人提出: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导致越来越多行业消失。

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的实现简单地说就是用机器模拟人脑的运行规律来完成的。不过对于人脑的研究,现在的主要成果还只是对于大脑各个分区的功能有了一定了解而已,比如说:海马体负责记忆,理解语言主要是韦尼克区,而痛感是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在活动等等。但实际上,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体器官,它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是由某个脑区独立完成的,而是靠大脑中的各个组织协同作战。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那么要想不被人工智能取代,与其把目光放在行业选择上,不如想办法锻炼自己的大脑——如果你的大脑具有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功能,你就可以去从事那先只有你的大脑可以完成的工作,而不用担心失业。

那么成年之后大脑还能继续成长吗?如何更好的改造大脑呢?这位脑科学家说了:无 论什么年龄,大脑都可以得到锻炼,而阅读就是可以改造人脑的方法之一。 为此,他特意写了一本书,叫《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

这位日本脑科学家叫 茂木健一郎 。既然是脑科学家写的关于阅读的书,应该是一本严肃而烧脑,甚至有点晦涩的学术著作吧。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茂木健一郎先生从小就喜欢阅读,不但因为读书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着迷的昆虫——蝴蝶,几乎成了半个专家,并且还因此不知不觉地踏入了科学领域,最终确定了从事脑研究的人生方向。可见,阅读对茂木健一郎先生的影响之大。

因此茂木先生是怀着对阅读的极大热爱,通过这本书与大家分享他关于读书的方法与心得。由于作者脑科学家的身份,自然会在讨论读书时,从人脑特性这个新的角度加以解读。

常常有人说,读到一本好书就仿佛是在和作者对话,这本书同样会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因为 茂木先生基于他博大的阅读量,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与你娓娓道来,这里面有故事、也有方法,有阅读体验、也有书目分享。因此,阅读这本书将会是一次非常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即使是原本对阅读望而却步的人,也会跃跃欲试地想要从此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内容:

第一,为什么说读书能改造大脑;
第二,如何让自己爱上读书;
第三,如何通过读书促进自我成长。

为了使身体强健,我们都知道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锻炼。其实大脑也是一样的,要想拥有更发达的大脑,也需要锻炼。训练大脑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就是其中之一。

茂木先生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他声称书就是大脑的“健身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者认为:一本书是若干篇文章的集合体,是众多人的智慧结晶,它的出版要经过多人合作,反复锤炼。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更是在各个方面都拥有颇高的水准,因此读书就仿佛是在进行一场一丝不苟的训练,相比而言网文,哪怕是含金量很高的付费文章,也只能是相当于日常的闲逛。

这不仅在于网文比书籍短小,还在于一本书所承载的信息更系统,思维更严谨,要想读懂它,更好地吸收当中的知识,需要充分调动起大脑才行。至于如何调动大脑,完全不用考虑,因为脑科学家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大脑的运动自有它的规律,无须我们费心。 我们只要坚持不断地阅读,天长日久就能够打磨和锻炼大脑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读的书越多,大脑就会变得越有力量。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人脑当中有一个区域叫颞(niè)叶,它的大概位置是在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这个区域掌管着人的视觉、听觉和记忆。读书时获得的信息会被储存在在大脑的颞叶中。但有趣的是人脑不像电脑那样,信息储存只是原封不动的复制,而是会与每个人已有的知识融合,并不断发酵,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见识”。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实际上正如他本人所说: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并不是自谦的说辞,而是事实——牛顿的独创性也是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牛顿是如何学习前人的知识呢,自然也是通过读书。

所以读书本身可能很难让你马上成长,但它一定是你形成独立思考力的最佳土壤。

茂木先生原本是生物物理学的研究生,由于读了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皇帝新脑》,感受到了大脑的神奇和有趣,情不自禁地改变了专业,立志以研究大脑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这便是书对人产生的瞬间改变。

其实,说是瞬间改变也不尽然。茂木先生其实是因为阅读有关蝴蝶的书,才踏入了科学的大门,打开了书的世界。在那段时间里,除了介绍蝴蝶的书,他同时还读了很多科普读物(比如:“讲谈社Blue Backs”书系,这是日本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甚至读了爱因斯坦的传记,并因此立志成为一个科学家。所以,读书对茂木先生的影响其实是由来已久,潜移默化。

在日本有一种人被称作 “御宅族” ,是指那些对某一个领域几尽痴狂,因此能够沉浸其中深刻研究的人,与宅男宅女无关。其实这个词在一般人的眼里是有点奇异、偏执和不可理解的,但茂木先生却不以为然,并乐于以御宅族自称。

因为作者认为御宅族个个都充满自信,拥有热情,极易在他所痴迷的领域中做出成绩。这是因为 热情是大脑最强的发动机 ,当一个人真心喜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沉迷于其中。

所以在茂木先生眼中做一个“优等生”远远不如做一个御宅族幸福。优等生往往局限于课本,更专注于分数,目光被限制住了;而御宅族却因为自己的爱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嬉戏,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了更广大的世界,甚至与自己人生的终极梦想相遇。

所以 茂木先生鼓励大家都来做御宅族,以自己的爱好为起点,通过读书去加以深刻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锻炼大脑,而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御宅族,就一定要多读书,并且从“现在”开始。

作为御宅族的茂木先生深深感受到读书的益处,因此自然是更爱读书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让自己爱上读书呢?

也就是说杂读、多读,不用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内,或者某一类书中。正像前面所说的,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可以使脑内形成良好的条件,通过发酵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得以丰富和扩大。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先生就是一个喜欢杂读的物理学家,除了科学领域的图书,他从小因为受祖父的影响,也喜欢阅读像《论语》这样的中文典籍。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广泛阅读所获得的渊博文化素养,使汤川秀树先生突破了更信奉“存在即是永远”的欧洲思想,提出了全新的介子理论,取得了学术上的骄人成绩。

更有趣的是作为一个脑科学家,作者茂木先生小时候其实还非常喜欢看灵异照片和有关UFO的书。不过经过自己的判断,最终他还是觉得科学似乎更为正确、有趣,所以选择了成为一名科学家的道路。由此可见,无论我们的最终选择和信仰是什么,各方面的书都可以读,而且因为多读书,视野宽,反而容易拥有更开阔的眼界和胸襟,不会过分偏执。

说到杂读,很多人可能又要质疑了:有些书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啊?比如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绘本,觉得图画书不如字书好。但是在作者看来,绘本也是图书的一种,同样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无非是形式有所改变而已,而且孩子的大脑也不会因为阅读绘本就脆弱到产生什么阅读理解的问题。因此,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读,当他们在阅读当中发现了自己的爱好,就会顺藤摸瓜地去探索出一个新世界,因此阅读绝不是说要一门心思的阅读名家名篇。

由此可见,作者的观点极为明确: 为了让自己爱上阅读,首先是跳到书的海洋中去尽情遨游,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内心会带你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即便说:只要想读书,自由选择就好了。但仍然会有人提出这样的困惑:到底应该看什么书呢?

作者的观点是:如果你真的暂时还没有发现兴趣点,那就不妨先读“冠军书”——各个领域中被奉为经典的书。这些书都经受过了时间的考验,获得了最广泛的大众的认可,自有其卓越之处。比如,说到外国文学的冠军书,首推俄国大文豪陀斯托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而说到科学领域,作者则推荐了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处女作《自私的基因》,这本书解释了人类无意识行为背后的事情,读过之后,会使你对人性有更深的认识。作者甚至认为初高中的学生都可以找来读一读,接触一下课本当中绝对学不到的有趣知识。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茂木健一郎先生还专门为我们推荐了10本书,我将会列在本文的结尾,供大家参考。

不管是阅读公认的经典、还是别人推荐的书,还是自己亲自选择的书,我们都难免会遇到让自己感觉“索然无味”的书。对于这种现象,作者认为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人与书的相处就像人与人相处一样,也有合得来合不来这一说。对于你根本看不下去的书,完全不用顾虑它是不是排行榜冠军,是不是世界经典,强迫自己像苦行僧一样去受罪!你只需要——随心而动:喜欢的精读,不对味儿的速读。

速读的时候可以采用 “茂木式速读法”:1、浏览目录,了解全书框架;2、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3、翻看全书,了解大致内容。

总之读了就比不读强,但不喜欢的也完全没必要强按头去研读。

茂木先生认为读书贪求速度的想法要不得,反而是三心二意的阅读方法更好。

同时阅读多本书的好处很多。首先,顺应人性——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在不同的心情下有可能想读的东西不一样,今天想读小说,明天却想读非虚构文学。顺应心情读书更容易让你坚持下去,而且适时地调换着看书,也会淡化你看那些晦涩书的困难,说不定能多看上几眼呢。另外,如果是同一主题的几本书同时看,那就避免了一家之言的片面,不但能让你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会通过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是锻炼思考力的好机会。

全身心投入地看一本书当然是很棒的。但是如果你还做不到,那么就可以同时阅读几本书,随性一点,把阅读变成一件轻松的事儿,而不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任务。

总之, 要想使自己真正爱上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对读书这件事儿的兴趣和热情,确保阅读体验的美好。 因为茂木先生告诉我们:大脑成长的模式是以快乐为基础。人在遇到快乐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 如果读书可以使大脑释放出多巴胺,作为一个行为的回路就得到了锻炼,那么人就会对读书上瘾。

前面说了为了培养读书的爱好,保护阅读兴趣,我们应该泛读多读,随心所欲地读。但是随着你阅读量的累计,就要打造自己的人生“教典”了,也就是说挑选出一些被你自己奉为经典的书,然后反复阅读。

“教典”原本是教会用语,是指“不可动摇的支柱”,茂木先生借以来形容那些令你手不释卷,愿意反复阅读的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教典,比如:爱因斯坦的教典是《堂·吉诃德》,据说即使他生病卧床也会阅读此书;苏格拉底的教典则是《伊索寓言》,在他面临死亡时依然希望重读此书……

而本书作者的教典则多达100本左右——曾经帮助他确立研究方向的《皇帝新脑》名列其中,此外还包括本书中反复提到的《绿山墙的安妮》。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兄妹俩为了多一个干农活儿的帮手去领带了一个男孩,但阴差阳错却来了个女孩安妮。兄妹俩非常失望,但此时哥哥却说:不要考虑这个孩子能为我们做什么,想一想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吧。

作者指出正是这句话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考契机”,由此他得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反复的阅读令他不断产生更多不同的感受:比如:周围人认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其它地方却可能存在不同看法;这世界上自己不了解不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现存社会的价值观真的都是正确的吗?

总之,不断地精读教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鸣点、思考点,不断地使大脑陷入更深入的思考,建立起独特的阅读体验,甚至获得人生道路的指导,正是教典无以取代的价值所在。

一旦书读得足够多,通常就不会存在应该读什么书这样的困惑了。因为经过不断地阅读,你已经对自己的喜好非常清晰,而且对书的判断也有了自己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作者总结得非常到位,那就是:这本书是否让人愿意当作聊天话题。

当你遇到了自认为的好书,那么就请你把它当作“要讲述的事物”来读。举个例子:作者非常喜欢《史蒂夫·乔布斯传》,在阅读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在做重要决定之际,乔布斯经常选择散步。这一习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人脑的工作是持续不断的。当一个人在休息放松的时候,他的大脑并没有休息,而是进入到了一个默认模式的网络。这时候大脑的活动程度比集中精力做某项事情时可能更为活跃和频繁,甚至高效。所以,灵感常常闪现于洗澡时、快睡着时,或者等公交时……作为一个脑科学家,茂木先生深知其中缘由,所以常常把这个细节应用于各种演讲报告当中,这不仅使一个脑科学家的专业讲座更加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而且茂木先生本人表达力也得到了提高,个人魅力有增加了。

由于个体差异,相同的书不同的人来读,兴趣点、记忆点、思考点当然也不同,所以当你与别人聊起同一本书时,很容易迸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这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啊。所以, 不妨把你喜欢的书融入聊天内容,这不仅能进一步锻炼大脑,提高沟通力,影响他人,同时也能活络人际,交到朋友,真是一举多得。

使阅读更大地发挥作用的有效方法是输出,前面说到的将好书当作一个“要讲述的事物”来看待就是一种输出,现在要说的是把你的感受变成文字,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输出方式。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将文字从大脑中提炼出来的行为会加重人的负荷,使人疲劳,这虽然没有复制粘贴来得快,但大脑却因此得到了锻炼,人也会感到无比开心。

总之,想通过读书锻炼大脑,获得成长,浅尝辄止是无效的,你必须研读、思考、表达。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是一本顺应人性介绍阅读方法的书。这也许是因为作者是一位脑科学家,他对人类大脑的脾气比普通人了解得多;也许是因为作者热爱读书,并通过阅读受益,他更懂得如何发现读书乐趣,并由此收获大脑的成长。所以,这本书读起来轻松、有趣。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们不妨依照茂木先生的建议, 以随性的态度在漫漫书海里泛读,开阔眼界、锻炼眼光、改造大脑,逐渐发现的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教典”去精读,并不断地在阅读中收获各种意外之喜,也许是一个观点的转变,也许是一个目标的产生,也许是一种关系的开始或结束……总之,你只消阅读,其它的交给大脑……

读书有哪些小妙招?

读书有哪些小妙招?

用零碎时间读书
平时有很多零碎的时间,利用好这些时间,让读书特别有效率,尤其适合方法论、散文随笔等书籍。

用好整段时间读书
生活中还是有一些相对大块的时间,例如睡前、坐飞机、午饭后、工作告一段落等。阅读速度快的人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一整本书,心里会感觉收获满满。

应对拖延症
一个小方法,让你的拖延变得比较有益:当你拖延症犯了的时候,与其焦虑地消磨时间,不如随便去看一本书吧!

在别的事情上省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一个是减少没有目的的刷手机行为。就连最没自由时间的带娃事业女性也可以搂着孩子一起阅读。

养成读书习惯
一个人每天的活动中,有40%是习惯的产物。养成习惯最简单的方法是固定在一天的某个时刻做固定的事,请在你的日程表中仔细找到这样一段时间,比如睡前半小时。

杜绝干扰
大多数人的自制力是一个变数,是经不起强诱惑的。我们需要把诱惑关在门外,例如不把手机带到卧室里。

利用工具记录时间
时间记录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会让你知道时间用在哪里,便于你改进,也会使你产生紧迫感,促使你更加节约时间。

变劣势为优势
每个人在时间管理上都有烦恼,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将劣势变优势。例如原本开车的上班族改为坐地铁,这样就多出很多时间可以在地铁看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