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办公桌前,charley收看记者发上来的各种稿件。中午12点办公桌前,外卖午饭。下午6点办公桌前改稿,8点办公桌前改稿,10点办公桌前依然在改稿。“最长的一次加班我坐了15个小时。”在某杂志做主编的charley一脸疲惫地说道。除去吃饭、上洗手间,这15个小时,他几乎都坐在电脑前。“下班起身的那一刹那,会有种晕眩的感觉,有时眼前还会一片漆黑。”charley说,他每天至少要在电脑前坐10个小时,回家累得没力气干别的,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就睡了。
也许还有一件更加让charley惊恐万分的事,如果这种生活持续下去的话他的小命就将不保!
近日,巴西科学杂志《伽利略》(galileu)转载《体育运动医学科学》(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期刊报道,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椅子上的人,心脏病发的机率比常人高出54%。报道指出,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未来15年内死亡的几率比每天坐着少于3小时者高出40%。
各国研究证明久坐易死
这显然不是危言耸听,“久坐易死”,这并不是巴西最早发现的。
去年7月,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一项针对12万人、长达14年的最新研究结果,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可能增加早逝几率,女性风险更高。协会调查近12.5万人后发现,与每天保持坐姿3小时以下的女性相比,每天坐6小时以上的女性死亡几率高37%。在男性调查对象中,每天坐6小时以上比坐3小时以下者死亡几率高18%。
其后,《英国运动医学》指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坐着的人,肥胖、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更高。德国医学专家提出,久坐不动的人更易患癌,因为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不动使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日本在对接受胃癌手术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吃得太饱和久坐不运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瑞典研究人员日前撰文指出,一个人每天“坐的时间太长”将损害其健康。他们开展的研究发现,久坐的人(无论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都会更容易发胖,并导致其患上心脏病,这些人的死亡率会比少坐的人高很多。
久坐能造成身体机能障碍
对此,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雁认为目前国内尚未有研究证明久坐与死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久坐会对身体各项机能产生负面影响。
她举例说,因为经常运动的人,他的心肺功能可以得到长足的锻炼。但是如果是长期久坐的人,心肺就会产生栓塞从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心脏血液输出量就会减少,所以人老觉得浑身没劲儿。久坐导致的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此外,久坐导致胰岛素抵抗,容易引发糖尿病。对于老年人来说,久坐诱发这些疾病的风险会比年轻人更高。
此外,久坐后,肠道的运动减少,极易引发便秘。久坐还会压迫肠道,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并且肛门的血液非常丰富,久坐时受压迫,很容易导致痔疮。坐久了会对男性睾丸产生局部压迫,导致睾丸坠胀、疼痛,甚至导致前列腺炎。女性则容易导致盆腔炎和附件炎。
“久坐一常见的后果就是腰间盘突出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杨立强说,在一天接待的门诊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此病,并且这种原本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也在逐渐年轻化,而常见的病人也多是司机、会计、银行职员等需要长时间久坐的人群。
他解释,人的颈椎和腰椎要接受人上半身的全部重量,而坐着时重力最大,如果长期久坐就会出现腰腿疼并伴有下肢疼痛,如果到中老年就会出现无法正常走路,只能卧床。
专家建议久坐之后要活动
英国卫生部发布的一份健康指南指出,一个成年人建议的运动量,为一周5天,至少每天锻炼半小时。成年人应该每天从事一定形式的健身活动,比如跑步、骑自行车、散步或修剪草坪;每周应该至少锻炼两个半小时,包括至少两项肌肉强化运动,比如体力消耗量大的园艺劳动、举重或俯卧撑。
健康指南还指出,5岁以上儿童一天至少活动一小时,一周从事3次一定强度的运动,比如跑步。65岁以上老人一周至少锻炼2小时30分钟,以保持力量与平衡。
杨立强建议说,久坐办公桌前的人至少在久坐40到60分钟后就要起来活动一下四肢,扭转一下自己的腰和脖子。
环球网:久坐对健康危害程度大过心血管疾病
今天看到环球网上一篇介绍医学新研究的资讯,标题很是耸人听闻,称“美国研究:久坐对健康危害程度大过心血管疾病”。
这种结论明显违背了一般的医学常识。
虽然久坐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说,久坐的健康危害很大程度上最终是通过增加这些疾病的风险体现的。
久坐本身的危害怎么可能会大于这些疾病本身呢?
好奇之下,笔者对信息源进行了追踪。
环球网的文章称编译自“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对“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国际国开获取版(《JAMANetworkOpen》的一项研究的介绍。
JAMA上的这项研究说了什么?
实际上,JAMA的研究论文已经不很“近”,发表于2018年10月19日,标题是“Association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With Long-term Mortality Among Adults Undergoing Exercise Treadmill Testing”(成年人平板运动试验心肺耐受力与长期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这项队列研究包含199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美国著名的医学中心克利夫兰诊所接受过症状限制性运动平板试验的122007名患者,研究者对他们在运动试验中获得心肺耐受力参数与随访中的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
依照测试获得的心肺耐受力数据把受试者分为5组:最差组,心肺耐受力最低的四分之一(<25百分位数);较低组,心肺耐受力处在第25-49百分位数的人;较高组,心肺耐受力处在第50-74百分位数的人;优秀组,心肺耐受力处在第75-97.6百分位数的人;以及精英组,心肺耐受力超级强,处于≥97.7百分位数的人。
然后从社会保障系统获得这些人的死亡率情况,平均随访时间为8.4年。
分析结果显示,这个人群全因死亡率与心肺耐受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精英组死亡率最低,与心肺耐受力最差组相比,死亡率低80%; 即使与优秀组比较,死亡率风险也低23%。
低心肺耐受力组与死亡率增高明显相关。心肺功能最低组死亡风险是精英组的5.04倍;即使是较低组与较高组相比,死亡率风险也增加41%。
低心肺耐受力带来的风险41%的增加,甚至高于或相当于一些临床疾病,比如冠状动脉疾病的29%,吸烟的41%,和糖尿病的40%。
——这就是新闻标题中久坐健康危害高于心脏病的出处。
即使在高龄(70岁及以上)和高血压人群,良好心肺耐受力与死亡率降低也明显相关,分别降低29%和30%。
心肺耐受力超级优秀的2.5%精英组死亡率低于其他所有组别,心肺耐受力越强死亡率越低,没有天花板效应限制。
很显然,这项研究评价的是心肺耐受力与长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心肺耐受力?
心肺耐受力(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定义为持续体力活动期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供氧能力,是反应心肺和肌肉机能的指标,也是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被有的人称为“第五生命体征”。
CRF通常运动试验(例如平板跑步机或自行车测功计)测量的代谢当量(MET)或最大摄氧量(VO2 max)表示。
虽然呼出气体分析中测量VO2 max可以获取等准确的CRF,但是方法和设备要求复杂。
因此,临床上通常使用跑步机或自行车测功计运动试验中达到最大或次最大(心率或者出现缺氧症状)来估计。
测得的CRF结果用代谢当量(MET)的倍数表示。
我们知道一个MET被定义为静息代谢率,就是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休息时的氧耗量,大约3.5毫升/公斤/分钟氧气。
如果换算成能量消耗,则是一个70公斤体重的人每分钟1.2千卡,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0.0167千卡——大家应该记住这个数,可以方便地将各种强度的运动与能量或者脂肪消耗进行换算。
比如,测得一个人的CRF是10 METs,表明这个人的心肺功能可以耐受10倍于静息状态的剧烈运动。
影响CRF的因素
每个人的CRF水平受多因素影响,包括可改变的因素:体力活动、吸烟、肥胖和医疗状况(心肺和肌肉系统疾病);和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和基因型(遗传因素),
其中,在健康人,规律性体力活动是CRF最大决定性因素。
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显示,体力活动与CRF改善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活动强度越高、活动量越大,CRF改善越明显。
除规律性活动外,体重是影响CRF的一个重要因素,肥胖者CRF一般低于非肥胖者约10-15%。
吸烟是另一个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的CRF影响因素,吸烟量越大,吸烟史越长,CRF降低约显著。
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疾病可以不同程度影响CRF。几项研究的数据显示,患有心脏病、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相对健康人CRF低约10-25%。
年龄是CRF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研究显示,在20-30岁之间达到的最大值后,CRF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年龄越大下降速度越快。
与男性相比,女性肌肉量较小、血红蛋白和血容量较低,心脏输出量较小,因而CRF通常比男性低约2 METs,年轻男性平均CRF约12 METs,女性10 METs。
遗传因素也影响CRF水平,也就是通常说的人体素质的个体差异。
可见,虽然规律的体力活动是健康人CRF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但是,CRF同时受众多其他因素影响,尤其是,在不健康的人,疾病状况是更主要的决定因素。比如,心衰患者,走几步路都会气喘吁吁,难以耐受。
研究中的受试者是医院的患者,很多都是因为有症状的才接受CRF测试,其中很多合并存在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终末期肾病和吸烟史等影响CRF的状况。
这些人的低CRF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疾病,而不是因为缺乏体力活动锻炼。
因此,新闻中将低CRF直接换成久坐生活方式,称久坐对健康的危害高于心脏病,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整篇论文中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个久坐(sedentary lifestyle)的字眼。
作者在接受CNN采访时做了歪曲解读
环球网编译的标题党文从哪里来的呢?
这次并不全怪环球网,而是论文的作者之一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对研究做了歪曲解读。
CNN网10月20日发布的文章的标题是“Not exercising worse for your health than smoking,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 study reveals”(研究显示,不运动对健康的危害甚于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
世界上很多公共媒体的报道都是转载自CNN的这篇文章,包括环球网的信源“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
随着作者的本意是强调运动可以通过增强CRF来降低死亡率,使人们活得更长。
但是,把低CRF直接换成|“久坐”,显然犯了严重逻辑错误,极大地夸大了久坐的健康危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