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X光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2.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3.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4.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5.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二、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哪来
X线检查正常值
可拍头颅片、胸片、腹部平片、四肢的骨和关节片。 1.摄片能够观察肺部、胸膜、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病变、四肢骨骼骨折和关节脱位。 2.可用于四肢软组织、食管及胃肠道的不透光异物的诊断。 3.腹部平片可以瞭解胃肠道穿孔后有无气腹存在,有无肠梗阻。 4.用于瞭解泌尿道较大的结石及不透光避孕环的形态、位置等。 5.摄片能够检查人体较厚部位,如对脊柱、头颅、骨盆等疾患的诊断。
临床意义
摄片在诊断工作中占重要位置,与透视比较有以下优点:
1.受检部位的影像永久保留在胶片上,可供分析、讨论及复查对照;
2.可作为科研资料保存;
3.摄片可显示微细结构,如2mm以上的早期病源较透视清晰。
4.摄片能够检查人体较厚部位,并使病人接受X线量较少。
注意事项
1.摄片工序较烦琐,一般不能立即得到结果。
2.一般摄片不能观察脏器的功能状态。
3.摄1张X线片只能获得一个受检部位的影像,此为摄片的缺点。
4.头颅外伤应首选CT检查,因为头颅骨折合并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时,X线平片明显不如CT检查有价值 。
三、接受X线检查要权衡利弊
在业界,X线被称为“文明的辐射”。实际上,既然是辐射,自然越少越好。前不久卫生部就X线检查的问题,特别对人体非检查部位的保护提出要求,说明超量照射已经开始威胁身体健康。人们需要注意的是,健康体检也需要远离不必要的X线检查。
接受X线检查要权衡利弊
在计算机和射线探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X射线影像检查设备日新月异。隔室遥控透视、胶片摄影、计算机断层摄影(CT)、计算机射线摄影(CR)、直接数字射线摄影(DR)、数字减影(DSA)介入手术检查等,都已成为医生临床诊断离不开的有效检查手段。
和药物治疗有副作用一样,接受X射线检查时被X射线照射到的组织器官细胞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和药物副作用反应不同,X射线损伤没有立竿见影的自我感觉。如果X射线损伤轻微,人体组织的自身新陈代谢修复能将其弥补,致病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射线损伤较重,机体组织新陈代谢修复能力赶不上,就有可能诱发致死性癌症及遗传性疾病。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研究的结论是,低剂量辐射致癌及遗传性疾患是剂量线性无阈的,也就是说受照射得越多,得致死性癌症及遗传性疾患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做健康体检时是否接受X线检查,接受什么类别、档次的X线检查都应权衡利弊。
若非做X线检查不可,则应挑选检查剂量小、影像质量好、技术成熟的检查方法,要求承检医、技师遵守“尽可能合理达到低(辐射)水平”原则并给临近检查部位的敏感器官加盖防护用品。拒绝接受非正当和非法X线检查
四、定期体检X光检查的重要性
X光是医生的第三只眼,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诊断人体内部结构的异常和疾病。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透视较经济、方便,并可随意变动受检部位作多方面的观察,但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不易分辨细节。摄片能使受检部位结构清晰地显示于x线片上,并可作为客观记录长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加以研究或在复查时作比较。
效果以诊断骨骼系统及呼吸系统肿瘤效果最佳。骨胳系统是人体结构中显示密度最高的组织,它和周围组织具有鲜明的对比,而且本身的骨皮质和骨松质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对比。骨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或增生,在平片上能清楚显示出来,而且能对许多骨肿瘤作出定性诊断。呼吸系统的肺部充满空气,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肺的肿瘤性病变可在X光检查上显示其部位、形态和大小,诊断效果明显,方法也很简单,因而胸部X线摄影是早期发现病灶,随访观察和普查等最好的检查方法,应用非常广泛。
必要时还可作x线特殊检查,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选择何种x线检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尤其是骨科疾病)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X光检查有哪些
X光检查主要用于胸部肿瘤、骨骼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颅内肿瘤等的诊断。
1、胸部X光
胸部X光主要检查肺部、心脏、主动脉、纵膈以及胸腔内骨胳等疾病。
2、肺部X光
肺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通过肺部X光可以检查出肺炎、肺气肿、肺水肿、气胸、肺结核、肺癌等。
3、消化道造影
消化道造影可以检查出胃、食道、小肠、结肠等粘膜的构造、形状及蠕动的情况,还可以发现息肉、溃疡及消化道的肿瘤等疾病。
此外X光还能够查出:心脏有无增大、受损、主动脉有无硬化、纵膈有无移位,及其胸腔内骨胳有无变形、骨折、骨质疏松等许多疾病。
还是担心X线辐射的问题。
正常人接受一次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还达不到在3米距离每天看电视(当然是那种射线管的电视)一小时看一年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而一次CT扫描相当于至少几百次胸片的剂量。大家每年看了多少小时电视?有几个出辐射病了?所以,正常人是不用担心的。至于少部分人,那是因为个人体质对射线敏感,往往是基因缺陷,才会出现辐射病。
我上面所说的辐射数据是美国某科研资料上说的。
至于X线所引起的伤害,其实是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再生和一些生化反应和活动来消除。在不超出人体自身修复能力的情况下,有再多的射线损伤,也不会出事。
骨骼含有大量的钙(一种金属),能够吸收x射线。金属之所以能吸收x射线,是因为x射线的光波能量足够激发金属离子的内层轨道上的电子,该电子被激发时,就吸收x射线的光波能量,并发生跃迁,此时的x射线转化为电离能,并保持在电子内。普通光的光波能量远远低于x射线,无法激发元素的电子,会被以光能的形式反射回来和以热能的形式吸收并弥漫的散发开来。x射线照射在非金属上,也会激发其内层轨道上的电子,但非金属元素的电子发生跃迁所需的能量很低,即使所有电子都被激发,也不足以将x射线的能量都吸收干净,未被吸收的x射线就能透过人体的非骨骼部分了。
除了心电图、x光外就是b超,B超是利用超声传导技术和超声图像诊断技术的一种仪器,叫B超透视仪,主要运用在医疗领域
。
人耳的听觉范围有限度,只能对16-20000赫兹的声音有感觉,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就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超声。和普通的声音一样,超声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相同的障碍物就会产生不相同的回声,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用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利用这种原理,人们将超声波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在医学临床上应用的超声诊断仪的许多类型,如A型、B型、M型、扇形和多普勒超声型等。B型是其中一种,而且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简便的一种。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清晰。B超比较适用于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B超检查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又无不良反应,可反复检查。B超检查也有其不足之处。它的分辨率不够高,一些过小的病变不易被发现。一些含气量高的脏器遮盖的部分不易被十分清晰地显示。同时检查者的操作细致程度和经验对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关系。
可见它是应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工作的。
1)B超、彩超做为胆、肾结石的诊断,是目前比较好的工具之一;
2)
B超是一种经济、实用、可重复、无损伤的检查手段。由于人体各组织的密度不同,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声阻抗。当入射的超声波进入相邻的两种组织或器官时,就会出现声阻抗差,当此差值>0.1时,通过这两种组织的交界面上的超声波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因而当声波穿过时在两种组织之间形成了声学界面,不同组织又表现出不同的回声。根据不同回声超声仪可以检测出某些肌腱、韧带、关节软骨及某些骨的病变,是诊断骨科疾患的重要辅助手段,
3)尤其在产科的应用范围得到空前的拓展,它对于评估胎儿结构是否异常、多胎妊娠、胎儿大小以及怀孕周期等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科b超以其无痛、无创、快速三大优点而著称于世。
4)在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疾病的诊断。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