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直面中国痛,不做"带炎"人——中国痛的领悟

时间: 2023-09-16 15:09:24

身体疼痛俨然成为社交杀手,八成中国民众生活质量受影响

中国痛的领悟--对痛大惊小怪、喊痛不爱遮掩、治痛保守自主、顾痛忽略炎症

gsk首次在全球范围针对14个国家7,000名成年人,进行全球疼痛系数(gpi)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有88%的人正被身体疼痛困扰,其中至少65%的人每周忍受身体疼痛 ;

在表达自身疼痛、对疼痛的重视程度上,中国位居各国榜首,受疼痛困扰的程度处于高水平;习惯自行判断和处理,对止痛药药物成分的熟悉程度却远落后于全球水平;

2016年10月19日,北京讯 --关于身体疼痛,似乎一千个人就能说出一千种亲身感受。在造成如此多样生理影响的同时,疼痛也正作为不和谐情感因素,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关系带来困扰。近日,由gsk委托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开展首次全球疼痛系数(gpi)调研,并于今日正式发布gpi中国数据,帮助人们了解痛因、直击痛源,引导大众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疼痛,回归自信生活状态。

gpi中国数据:疼痛事实大不同,国人说的出,做不到

身体疼痛往往被视为小事,近日在全球身体疼痛品牌扶他林?举办的"直面中国痛,不做'带炎'人"的主题研讨活动上,全球疼痛系数(gpi)调研结果向我们揭示了不少真相:疼痛被各种误解,疼痛被区别对待。传统人物设置里,华夏儿女的血液里流淌着"脚踏实地不张扬"的特质,但gpi结果提供了真相:中国有71%的被调研者愿意把痛"大声喊出来",全球第一;更加意想不到的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哪里不会点哪里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到了疼痛这件事上,有超过一半患者的反应是"那就疼着吧"--他们接受了疼痛终日与自己相伴。在最重视疼痛的冠军头衔下,带痛生活反而成为中国人的常态。

关于身体疼痛治与不治、忍或不忍,中国人容易陷入常见误区。"生扛派"认为身体疼痛是因为过量运动或劳累,休息休息就能缓解;而在药物和疗法选择上,有些自我矛盾的"神医派"则坚信自己对疼痛的判断,习惯首选简单、最小化的干预方法等自我理疗方式处理,实则效果有限。贴膏药、扎针灸是他们眼中的习惯药方,但认真聊聊,会发现人们对于专业药物知识、止痛药物成分知之甚少--人们缺乏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疼痛。

国内著名康复师周琳表示:"如果把治病比喻成考题,解决身体疼痛的高分答案就是对抗炎症。中国人经历最为频繁的肩颈疼痛和关节疼痛,常常是由于疼痛部位用力方式错误、过度使用或是姿势不正确而导致肌肉或关节劳损,此时产生的疼痛因子(前列腺素),使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而炎症会引起关节或软组织肿胀、疼痛 。国内很多人面对此类疼痛常以为只要疏经活血,认为使用传统中药贴剂等方法就可以缓解,却疏忽了炎症这一背后的根源,因此往往难以达到有效效果。此时建议可以对症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等,可以通过有效抑制疼痛因子合成,针对致痛根源--炎症产生作用,在对抗炎症过后,达到缓解疼痛、加速恢复的目的。如果是局部应用(即是通过外用直接涂抹的方式),有效成份可穿透皮肤达到炎症区域,缓解急、慢性炎症反应,使炎性肿胀减轻、疼痛缓解 。对症的解决方式才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回到自己满意的状态;不再因为有偏差的处理方法,含冤做疼痛"带炎"人。"

身体疼痛不仅是切肤之痛,更是情绪拦路虎,社交生活头号杀手

身体疼痛不仅是切肤之痛,更为人们的职场表现、家庭生活及情感互动带来意想不到的重击,给人们的情绪表现和社交关系亮起红灯。体力和情商的"余额不足",直接导致人们错过工作与家庭的重要时刻,造成他人关系紧张,或造成强烈的负面的情绪与反应。gpi数据结果进行了有力的佐证:高达83%以上的中国被访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巨大影响,同样全球领先。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健中评论道:"疼痛侵袭患者身体的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心理上带来很多负面情绪,疼痛发生的同时,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和焦虑、对自己没有信心。更有甚者,因为疼痛发生后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心理上也不由自主产生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某种程度上又加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对疼痛的感知度,越疼越焦虑,越焦虑越疼的恶性循环。所以,避免盲目忍痛,积极面对并选择对症解决方式,是每个疼痛患者都应该给自己身心配备的一剂良药。"在活动现场,著名主持人李艾也分享了自己工作生活中不期而遇的身体疼痛经历,并代表广大疼痛人群向两位专家老师讨教应对招数。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