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时间: 2023-09-16 15:56:52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在今年的“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提醒,房颤的危害不容小觑,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

症状虽轻 危害很大

马长生教授介绍,房颤在临床上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呈现老龄化,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房颤发作时,一般会产生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耐受性较高,感觉不出症状,因而无法及时发现。

房颤发生在心脏,但它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脑中风。马长生教授解释,这是因为“心脑相连”。“房颤发生时,心房无法有效地收缩,导致血液淤积并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不同的血管部位,造成堵塞。停在脑血管就会造成脑栓塞,引发中风。停在肺部血管会引发肺栓塞。停在下肢血管就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栓塞。”

这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脑栓塞。“房颤虽然只是引起脑中风的其中一个因素,但和其他因素相比,它导致的中风更可怕。”马长生教授解释,这是因为“宽敞”的心房给了血块凝结的空间,形成的血块个头大,这些“大块头”一旦脱落,极易堵塞较大的血管,这类血管通常都是连接心脑的主动脉血管。这也正是为什么房颤引发的中风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三高”。

远离房颤性中风 做好这三件事就够了

得了房颤,并不等于一定会脑中风。马长生教授表示,通过积极治疗是减少中风发生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房颤性脑中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进行抗凝治疗。很多医院如安贞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房颤门诊。抗凝治疗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结成血块,达到脑中风预防的目的。“房颤抗凝的重要性我们一直在强调,在抗凝治疗前提下,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与房颤相关的中风事件就会大幅减少。”

首先,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并进行卒中风险评测。其次,要正确用药。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就应该服用抗凝药。最后,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抗凝药要坚持长期规律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不适,也不等于中风的风险消失,“一旦停止抗凝,中风就会随机‘找茬’,乘虚而入。”马长生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凝药大致有3至4类,其特点和针对性各不相同,建议患者就诊后,听取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抗凝药,远离中风风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