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天喝多少水
每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500亳升的水就足够了。
人们喝水不能以渴不渴为标准。口渴才喝水,等于泥土龟裂再灌溉,不利于身体健康。成年人每天喝水最好不少于6次,能够消汗,多小便,降低体温,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上班族整天待在办公桌前很少运动,最好养成每次坐下前喝少量水的习惯,不要一下子喝太多,因为水分会滞留在体内,反而不利新陈代谢。
每天八杯水的喝水时间
第一杯:起床6:30,便秘的人可以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第二杯:一到单位8:30,避免因工作忙导致没有时间喝水。
第三杯:11:00,午饭前,补充上午缺失的水分。
第四杯:13:00,饭后20分钟,补充水分,有助于消化。
第五杯:15:30,下午工作有精神,可以喝一些花茶/红茶。
第六杯:17:00,下班前喝一杯,缓解工作疲劳。
第七杯:18:30,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补充水分可以排毒。
第八杯:21:00,睡前两个小时,补充水分。临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否则易造成水肿。不要喝饮料。
二、上班族最佳喝水时间表
1、起床后上班前
每天夜间经呼吸和皮肤蒸发要损失掉300至400毫升水,一晚上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喝一杯水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早晨醒来,先喝上一大杯水,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上班后半小时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3、工作心情烦躁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4、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5、晚上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6、晚上睡觉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7、高烧、运动后
人在发高烧、运动等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
三、怎么喝水最健康
1.防色斑:早起喝杯温开水
人体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有一个外力作用帮助排泄,温白开就是第一选择。
刷牙后喝杯白开水可以迅速起到冲刷机体、养颜排毒的作用,防止色斑的产生。脸部已经有色斑的女性更是不应该放过清晨喝水排毒的机会。
2.防便秘:大口喝水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医生高宪平解释,便秘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
要排便通畅,就要使肠腔内有充足能使大便软化的水分,因此,喝水应该讲究技巧: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水,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里被吸收,产生小便。可见,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
3.防尿路结石:3个黄金时段要喝水分别是:早上10点、下午4点、晚上10点
人体最缺水,此时尿液会过分浓缩,易于形成结石。在此时喝水,补水防结石事半功倍。另外还要保证每日饮水量要在3000~3500ml,饮水要分多次,并在全天中平均分配。
4.防中风:睡前及半夜各饮一杯开水
缺血性脑梗塞所致的中风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尤以老年人为多,且常发生于夜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要注意睡前喝水别过量,睡前喝大量水,会增加起夜次数影响睡眠。
5.防高血糖:每天至少4杯水
《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法国一项研究称,每天喝水4杯(227克/杯),可以使高血糖或糖尿病危险降低36%。
因为喝水充足,可以使大脑向肝脏发出“产生更多葡萄糖”的指令。而每天喝水不足2杯则会增加该病危险。
6.想减肥:饭前喝水
英国伯明翰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在每餐饭前半小时,坚持喝一杯500毫升的水,坚持3个月,体重就能减轻2公斤-4公斤。
7.防胃酸——喝点苏打水
如果感觉胃酸,可以喝苏打水试试,初次喝可能感觉味道接受不了,可将果汁兑在苏打水里饮用。连续饮用几天,胃酸导致的不适可得到缓解,胃里感觉很舒服。
8.防烦躁:一有空就喝水
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乐荷尔蒙”,而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荷尔蒙”。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一有空就喝水。
四、喝水需警惕的误区
误区一:秋季嘴唇干燥、喉咙痛喉咙痒多喝水就好了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嘴唇干裂,喉咙痒、喉咙痛等症状,很多人会靠多喝水来缓解,但是多喝水就好了吗?
健康、正常的喝水对全身都有好处,但是局部的干裂,可能是因为维生素的缺乏,跟秋冬季节的空气湿度也有关系。光靠喝水来滋润干燥的嘴唇,其实没有太大作用,还不如涂一只润唇膏有效。
当出现喉咙痒、喉咙痛等症状时,要区分是用嗓过度还是咽喉炎气管炎等病症,比如说,许多用嗓的职业从业者如老师、导游、客服等,选择胖大海泡水可以缓解症状,但如果是炎症,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则要对症下药,解除炎症。预防咽喉炎,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必须戒烟戒酒。
误区二:感冒多喝水就好
感冒了不仅要喝水,还要多喝水,这似乎已成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常识,但是感冒后不看医生,不吃药,光靠喝水真的能治愈吗?
感冒分很多种,治疗需要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但总的原则不变——感冒还是要吃药,多休息。喝水对感冒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促进代谢产物和体内毒素的排出,但是注意不能喝太多。人体在感冒的状态下,机体的肝肾功能会受影响,多喝水容易加重肾的负担。
患了感冒以后,要保持饮水量,应间断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一次大量饮水,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此外,大量饮水还可能引起水中毒,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局部的胃肠反应(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最终导致人体机体功能紊乱,反而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误区三:每天要喝够“八杯”水
人每天要喝八杯水,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种说法。为了健康或美容,每天都要喝够八杯水才是健康的。真是这样吗?
每个人的水杯容量大小不一,八杯水只是通俗说法,并不能用作每天喝水的度量单位。人体水分的补充一定要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体重、运动量、排汗量、排泄量等不同来界定。每个人应喝多少水都有不同的标准。主动喝水,及时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8杯水正确喝水时间表
第一杯:起床6:30,便秘的人可以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第二杯:一到单位8:30,避免因工作忙导致没有时间喝水。
第三杯:11:00,午饭前,补充上午缺失的水分。
第四杯:13:00,饭后20分钟,补充水分,有助于消化。
第五杯:15:30,下午工作有精神,可以喝一些花茶/红茶。
第六杯:17:00,下班前喝一杯,缓解工作疲劳。
第七杯:18:30,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补充水分可以排毒。
第八杯:21:00,睡前两个小时,补充水分。临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否则易造成水肿。不要喝饮料。
上班族最佳喝水时间表
1、起床后上班前
每天夜间经呼吸和皮肤蒸发要损失掉300至400毫升水,一晚上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喝一杯水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早晨醒来,先喝上一大杯水,可以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上班后半小时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3、工作心情烦躁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4、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5、晚上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6、晚上睡觉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7、高烧、运动后
人在发高烧、运动等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
夏季喝水的注意事项
1、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在户外工作时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并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3、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户外工作中,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户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料,而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因为,这样既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拓展
人体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水是营养进入细胞的载体,也是清除体内毒素的能量。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8杯水,每杯8盎司(约合227克)。这些包括饮食中的水分。头痛患者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缓解头痛病情。
新研究结果表明,头痛患者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因此,有必要建议头痛患者在短时间内多喝水,以测试饮水对头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英国偏头痛协会专家法雅兹·阿米德认为,饮水缓解头痛的功效主要得益于其安慰剂效应。不过,他同时强调,经常喝水,补足身体水分,有益全身健康。很多人都发现,经常喝水感觉更舒服更健康。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物质,不管在什么时间段喝水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日常什么时候喝水最好呢?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喝水的最佳时间,希望大家有用哦。
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喝水的最佳时间: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
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喝水的最佳时间:三餐前约1个小时
餐前约1小时空腹喝水,可使水分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保证分泌必要的、足够的消化液,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同时可以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还可以避免临睡前口渴饮水,导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肿等。
喝水的最佳时间: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喝水的最佳时间: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
建议一般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喝时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喝水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工作间休
工作期间喝水,可以补充由于工作流汗及经尿排出的水分,而且体内囤积的废物也会因此顺利排出。
喝水的最佳时间: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喝水的最佳时间: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喝水的最佳时间:睡前2~3个小时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冲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环。
喝水的最佳时间:疲惫时
长期缺水容易导致血流量和血压下降,血液含氧量也随之下降。缺少足量氧气,肌肉和神经功能就会削弱,因而更容产生疲劳感。此时补水可以缓解身体的缺氧现象,改善疲劳状态。
多喝水的好处 1、色斑:清晨一杯凉白开
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作用帮助排泄。如果是糖水或放入营养物质的水,这就需要时间在体内转化,不能起到迅速冲刷我们的机体的作用。所以,清晨一杯清澈的白水是排毒妙方。
2、感冒:要比平时多喝水
当人感冒发烧的时候,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而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这时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多喝水不仅促使汗出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的调节,促使体内细菌病毒迅速排泄掉。
3、胃疼:经常喝点粥
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熬粥温度要超过60℃,这个温度会产生一种糊化作用,软嫩热腾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稀饭中含有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4、便秘:大口大口地喝水
便秘的成因简单地讲有两条:一个是体内宿便没有水分,二是肠道等器官没有了排泄力。便秘的人要大口大口地喝上几口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一定不要小口小口地喝,那样水很容易被胃吸收,产生小便。
5、恶心:用盐水催吐
恶心可以用淡盐水催吐,准备一杯淡盐水,喝上几大口,促使污物吐出。吐干净以后,可以用盐水漱口,起到简单地消炎的作用。
另外,治疗严重呕吐后的脱水的情况,淡盐水也是很好的补充水液,可以缓解患者虚弱的状态。
6、发热:间断小口补水为宜
剧烈运动后,身体的温度骤然上升,大量汗液排出,人会感到疲惫,适当饮水可以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正常循环,散放热量,调节体温。 但要注意的是,运动中很忌讳猛烈补水,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运动中以间断性、小口补水为宜。
7、肥胖:餐后半小时喝些水
如果想减肥,又不喝足够的水,这样身体脂肪不能代谢,结果是体重反而增加。身体的消化功能、内分泌功能都需要水,代谢产物中的毒性物质要依靠水来消除,适当的饮水可避免肠胃功能的紊乱。
可以在用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助你维持身材。
8、咳嗽:多喝热水
首先,热水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的作用;其次,饮水的增多增加了尿量,可以促进有害物质的迅速排泄;另外,还可以抚慰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使咳嗽的频率降低。这样的话,人就会感到舒服通畅很多。
9、失眠: 热水按摩是安神剂
睡前洗个热水澡和用热水泡脚一样,都能给人温暖的外环境,弥补体温下降带来的不适,催人入睡。 值得一提的是:水对于身体有着独特的按摩功效,轻缓、柔和、滋润的效果是最好的镇静安神剂。
10、烦躁:多多喝水
人的精神状态如果和生理机能相联系,有一种物质是联系二者的枢纽??激素。简单地讲,激素也分成两种:一种产生快感、一种产生痛苦。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活荷尔蒙?,而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荷尔蒙?。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喝水的注意事项 少喝碳酸饮料,主要是糖分太多,而且还容易加速钙的流失,专业的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几乎从来不喝碳酸饮料,会影响职业生涯。
不要边吃饭边喝水,水会稀释胃酸,会影响消化。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口渴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了,有些人工作起来就忘了喝水,渴到不行才开始喝,其实稍微有一点口渴就应该喝水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