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范围和影响的因素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首次测量血压数值为小于120/80mmHg者,认为是正常血压;首次测量血压数值120-139/80-89mmHg,认为是正常高值血压;首次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认为可能是高血压;非同日三次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首次测量血压≥180/110mmHg,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建议立即降压治疗,到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评估,密切监测血压,直到血压降至安全范围。影响血压的因素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压,161/96以上便属于高血压。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无法将血液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6、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二、运动后多久测血压准确
在身体健康状况 下,小强度运动,收缩压上升20~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5~10毫米汞柱,多在运 动结束后3 ~5分钟内恢复;中等强度运动, 收缩压可上升20~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恢复时间为20~30分 钟;大强度运动,收缩压可上升40~60毫 米汞柱,舒张压下降20 ~40毫米汞柱,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运动时收缩压上升主要是运动与情绪的 刺激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所致。运动使舒张压下降,可能是运动使心血管系统的顺应性提高,血管扩张所致。训练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亦上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功能下降;若训练时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上升或出 现一些异常反应(如无力),恢复时间延长, 说明机体状况不良,应停止锻炼。测量血压时,通常以测量右上肢肱动脉为准,以坐位为主。一般右臂比左臂高10~20毫米汞柱。选择肱动脉的位置应与心脏的位置同髙,每次测量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 (因每次测量可有6~8毫米汞柱的误差)。如果运动后早晨基础血压高于原来水平20%或经常保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可能是过度疲劳的征象,应减少运动量。每次运动后,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且血压恢复的时间正常,为运动量适合。若运动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亦上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功能下降;若运动后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上升,恢复时间延长,并出现疲劳、无力等异常现象,应全面检查身体,重新调整运动量。
三、饮食上怎么去调理低血压
南瓜大枣粥:材料:南瓜250克,小米50克,红枣10枚。制法:将南瓜、大枣洗净。与淘洗干净的小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成稠粥。用红糖少许调味即成功能:补中益气,升提血压。主治中气不足的低血压用法:早晚分食注意事项: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较好的补中益气作用。老南瓜含淀粉、钙、铁、胡萝卜素,嫩南瓜维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较丰富。南瓜与大枣、小米煮粥,若能经常食用。对中气下陷引起的低血压有辅助治疗的功效白木耳炖肉:材料:白木耳15克,瘦猪肉50克,红枣lO枚做法:将白木耳泡发,加瘦猪肉、红枣,炖熟后饮服功能:养阴益气补虚。适用于低血压、贫血及其他虚证患者用法:佐餐.每星期2~3次。洋参瘦肉汤:材料:西洋参(切片)6克,茯苓12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瘦猪肉100-150克。做法:先把上述药物放入砂锅内,加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后入瘦肉,500克,红糖10克。
四、低血压的原因是哪些呢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2.病理性低血压病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1)原发性低血压病 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2)继发性低血压病 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的低血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