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可能让人患上肾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从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举办的肾脏病国际论坛中了解到,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10.8%,在慢性病患者中,不少是各种感染诱发的,其中就包括感冒。
.hzh {display: none; }在国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老百姓叫“尿毒症”,很多患者靠血液透析或者肾脏移植替代肾功能,在浙大一院的肾脏病中心,每年血液透析近10万人次,移植数量每年300人,尿毒症患者长期生存20年以上的占68.9%,这在国内是最好记录。
慢性肾病发病率10.8%
儿童青少年患病多
年纪轻轻,就患上肾病,一个好好的壮劳力就“废”了。这是过去很多人对肾病的印象。
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说,在他刚工作的几十年前,肾病几乎没的治,如果发展到尿毒症,更是“绝症”。“那时候确诊尿毒症的人,几乎没有活过半年的。而且治疗费也高得吓人,尿毒症治疗一年要一万多块钱,当时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只有十几块。”
而与肿瘤、心血管病等最大不同是,慢性肾病是个“年轻病”。
在10.8%的慢性肾病发病率中,儿童青少年比例不小。
陈江华教授分析,感染引起的,比例不小。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因,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特别是儿童,就有可能诱发肾脏疾病。
成年青少年,生活不规律,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上不大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憋尿、不喝水、乱用药物等,都可能造成肾脏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初春或季节交替之时,肾脏病例就会有所增多。
在全身器官中,肾脏是储备功能最为强大、最“任劳任怨”的。因为肾脏的储备功能高达80%,只要单侧肾的1/3还保持着功能,就能使其正常“运转”。不像其他脏器稍有损害就反应强烈,而肾脏功能在一点点被损害的过程中,因为症状并不明显,往往会被忽视,等到肾脏功能丧失70%以上后,人们才会察觉,此时,病情已很严重了。
糖尿病肾病
未来可能“爆发”
在国外,因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引起的肾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陈江华教授介绍,国内的趋势,以后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将“爆发”式增长。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意义重大。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肾脏通过源源不断地产生尿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因此正常的肾功能对健康至关重要。”陈江华教授说。
我国慢性肾脏病面临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治疗不规范的现状,陈江华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防止理念,并于2000年组建了肾脏病中心,对有高危因素的重点人群,实行重点干预。“我们把医生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到乡镇,为基层高危人群服务。”陈江华教授说。
那么,怎样才能早发现慢性肾脏病呢?陈江华教授说,定期尿检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尿检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尿常规检查可了解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发现肾损伤。
扩展阅读:一、尿毒症的饮食保健药膳--糯米黄芪茶
取糯米60克,生黄芪15克,淡竹叶30克,水煎服饮,约10剂后,即可见效。平时多多食用去皮的萝卜,对此症也大有裨益。
根据调查了解,肾脏疾病在我国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肾脏手机我们内分泌排毒的重要器官,并且,肾脏功能出现问题也越来越低龄化了,年轻人更加要警惕起来,保护肾脏健康,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肾脏有病?年轻人怎样保护肾脏健康。
1、肾脏的问题症状
目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患病率日益增高,且因往往持续进展而引发透析需要、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等,更是逐年飙升。近来,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香港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提示: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高达10%,而患者中的知晓率仅9%左右。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调查报告显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3.0%,按此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而且,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进展,成为当务之急。
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开始就医时已经发展成为尿毒症。
作为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肾脏疾病特别是危重疑难肾脏病的救治有着丰富经验的周福德教授介绍说,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等导致肾脏损害,从而出现全身多个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征。
“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没有症状,只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病情。早期症状表现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很多患者也会伴随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伴随贫血、骨质疏松、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周福德教授解释说,虽然,慢性肾脏病并不罕见,但是由于肾脏病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需要尿液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等到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发现病情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造成肾脏衰竭(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甚至有不少年轻患者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过早地去世。
需要指出的是,慢性肾脏疾病还会增加患者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此外,它还可以引起水肿、贫血、肾性骨病、营养不良、性功能下降等。由于缺乏基本的判别知识,这些现象也常被许多患者所忽视。
自我识别防胜于治
目前,慢性肾脏病防治普遍存在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同时,其治疗费用十分高昂,不少家庭由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得了肾脏病只要及时正规治疗,多数病例是完全可以治愈或可以控制的,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中的微小病变肾病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动物脂肪、蛋白质吃得多了,工作压力大了,运动少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多了,肾脏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在尿毒症的病因中,IgA肾病、膜性肾病等肾小球疾病症构成比的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构成比不断上升,分别占15%—17%和10%—12%。尿毒症的发病年龄明显后移,50岁以上发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事实上,无论对于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早期识别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周福德教授指出,如定期进行有关尿常规,甚至尿微量白蛋白的尿液检查,降低罹患风险。特别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可定期检查尿液。一旦出现水肿、腰酸腰痛、血压高、全身乏力、头昏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检查尿液。另外还需定期测量血压,检测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如肾功能、血红蛋白以及形态学检查(如B超等)。
对于有蛋白尿和血尿,怀疑为肾炎的患者,应当尽早到肾内科就诊,必要时需做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而对于轻、中度的患者,则需接受及时的控制治疗,延缓或逆转其进展,防止或延缓尿毒症及其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控制不利诱因
资料表明,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影响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此外,其他可能影响肾脏的诱因还包括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由肾结石、肿瘤或男性增大的前列腺而引起的尿路梗阻,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止痛剂肾病,药物损害等。若能去除或控制这些不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延缓该疾病的发展。
“据统计,20至40岁的青年男性,慢性肾炎的发病率高。”周福德说,研究显示,在北京市,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是13%,从全国来看也大体相同。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但因为肾脏病发病通常比较隐匿,不易察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
对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要保护肾脏,就要在生活习惯上做出调整:吃盐减一半;适当运动(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控制体重;不滥用药物、保健品和偏方;少吃油炸食品;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常规化验。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诱因,保护自己的肾功能。比如不要乱服药物特别是解热镇痛药物(比如芬必得、扶他林等)、慎用造影剂,合理的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肾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来确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如水肿、高血压患者应适当低盐饮食;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等。此外,控制血糖、增加锻炼、适当减肥戒烟等习惯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儿童肾病发病率高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200余万肾病患儿。在2006年,仅仅甘肃省已有五十万少年儿童患肾病,其中慢性肾衰病例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已成当务之急。肾病专家呼吁,关注肾脏,定期检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尿筛查,缓解我国儿童肾疾病迅速上升势头。
2、怎样保护肾健康
一、护好自己的双脚
护好自己的双脚
养肾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是足部的保暖,因为我们的肾经来于脚底,我们的足部也非常容易受到寒气的入侵。所以,足部保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我们睡觉的时候不要把脚放在外面,也不要对着电风扇和空调吹,更不要总是赤脚在潮湿的地方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如果大便不通难解的话,不妨用手背贴在两肾周围,用力的按揉,这样能够激发肾气,加速排便,我们走路的时候,也可以用手背揉肾部,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腰酸的症状。
三、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四、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五、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六、饮食保肾
补肾的食物是非常的多的,除了像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这类的黑色食物之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能够有补肾的作用的哦。
七、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八、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中国慢性肾病患者人数超一亿,保护自己的肾应该多喝水,并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
肾是我们人体一个比较重要的排毒系统,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慢性的肾病,如果再严重一点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尿毒症,我们这些症状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饮水,多进行一些有氧的运动,甩掉自己身上多余的脂肪,这样能够预防一些肾病的发生,降低一些疾病发生的概率,在我国大概有10%的人会有这种肾方面的疾病。都是因为他们长期喝酒以及缺少锻炼造成的,平时他们对于自己的肾没有关注到位的。
一、疾病的发生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慢性肾病的发生都是经过一定的过程慢慢的演化为肾病的,在前期的时候它对于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人们也无法通过日常的生活感受得到,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体检,通过体检能够发现这种性肾病,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没有体检的这一个习惯,往往是等到身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时,才去医院进行体检,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到达了晚期,如果想要治疗的话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所有饮食以及生活习惯,这可能会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二、意身体锻炼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不注意锻炼而造成的,平时我们都是摄入各种食物,这些食物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对身体缺乏足够的锻炼以及体检,这种影响造成的身体变化我们并不能感受得到,所以在日常的时候我们应该加强对身体的锻炼,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通过呼吸以及对脂肪的排除能够减少我们肾脏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排解。
除了锻炼之外,我们还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少喝酒少抽烟,在晚上尽量减少大鱼大肉的摄入,这样对于自己的各个器官来说也可以减轻一定的压力,到了晚上每个器官都是在休息的状态,如果大家摄入过多的食物,就会给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带来重大的负担的,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作息所导致的,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同时也要有体检的好习惯。
1、少吃盐,多喝水:盐摄入多是肾脏最大的负担。此外,盐摄入多,水就在体内蓄积,对心脏也是负担。而低盐、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降低药物和代谢废物(比如尿酸)在肾脏的浓度,以减轻对肾脏的伤害;此外,定期排尿、尿液的冲刷也是对尿路最好的保健。
2
、低脂、适量蛋白饮食:一方面,人体对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一定的,不需要那么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的代谢废物比如肌酐、尿素氮、尿酸等都是肉食、海鲜等蛋白类食物的代谢产物,高蛋白饮食对肾脏也是一个负担。
3
、严格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并称为"四高",都对肾脏有直接的损害,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更是主要因素。临床指南对"四高"都有明确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四高"是最好的保肾措施。
4
、活血化瘀通络。中医对该病的病机认识是络脉有瘀阻,针对这一点,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活血化瘀通络,用药如水蛭粉,脑血康口服液,大黄蟅虫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早期使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可以明显减缓肾脏和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的发展。
5
、定期体检:无论任何疾病,早发现就有好的治疗效果。对肾脏而言,尿常规检查既有价值又经济,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其他检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