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每天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人每天要喝多少水,过多会怎么样?)

时间: 2023-09-18 00:09:39

喝水多了也会出现喝水中毒的情况,这个问题估计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其实喝多少水会水中毒也是大家所关系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盐分丢失,在人的血液中盐丢失过多,吸水能力就会下降,这样人们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严重的还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每天喝多少水会水中毒以及怎样喝水的养生学问。

每天的喝水量如果过多或是过少都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喝水就尿多,根据每人的排尿情况不同,一般每天喝8杯水左右就可以了,但是要分次的喝,不要一下次都喝掉,否则很容易导致大量的水集聚在胃肠当中,这样就是我们说的喝多少水会水中毒的情况之一。

未渴先饮,如果发现口渴的时候,其实身体里边已经开始出现脱水的情况,所以在喝水的时候要少喝多饮。

喝水的时候不要过急过快,喝水太快了并不是好事,会把空气也一起吞咽,容易打嗝或者是肚子胀胀的,这样不只是每天喝水多少会水中毒的问题了,还很容易引起身体上的不适,要小口的慢慢喝,这样才能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以上的内容就是针对每天喝多少水会水中毒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有一定的了解,不要喝水的时候再出现任何不该有的情况,每天喝水多少会水中毒,不仅仅和喝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也和饮水的方法,饮水快慢都有关系的,一般喝水的时候最好是水温在30℃以下,不要过热。

人每天要喝多少水,过多会怎么样?

人一天如果喝太多水就会水中毒。

一、水中毒的定义:

“水中毒”的发生是由于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引起脱水低钠症,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二、水中毒的临床表现:

由于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视力模糊、疲乏、淡漠,对周围环境无兴趣,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抽搐和昏迷,此外还有呼吸、心跳减慢、视神经乳头水肿,乃至惊厥、脑疝。由于水潴留,体重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可出现水肿。可有唾液及泪液分泌增加。初期尿量增多,以后尿少甚至尿闭。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拓展资料: 1、每天最好喝2升水,“每天最好饮用2升的水。一般来说,饮水多少可以参考自己的体重。”保健医生介绍,每1公斤体重可以对应30毫升水。如果重60公斤,那每天最好补充1.8升水。每天早起,喝一杯白开水很有益。此外,不能等到渴了才喝,口渴信号出现时,身体的缺水情况已比较严重了,最好每隔1—1.5小时喝300毫升水。

2、饮好水 。尽量避免常饮纯水或蒸馏水(一般蒸馏水的水性太酸,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士则更为不利)可选择优质的矿泉水。如可以的话,饮用碱性水对人体最有利;否则,在家用检验合格的滤水器过滤后再喝,最好不过了。

3、饮暖水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会选择饮冰水,又或特意在水中加冰饮用。其实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和暖开水更为有益,因为这特别有助身体吸收使用,更有助肠胃消化避免破坏身体的免疫力。

4、空腹饮水 。当然,饮水随时都可以,口渴时才饮用往往只能解渴,未能济事。有效的饮水方法乃在空腹时饮用,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吃饱后才饮水,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饮水好。

5、能放能收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饮水,又或者为了避免「借尿」小休的猜疑而宁愿不喝水;在此特别奉劝各位朋友切勿以「常去厕所」为理由而避免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只要慢慢养成饮水习惯,膀胱接收惯了,上厕所的频率自然也渐渐减少。但每天喝八杯水,上厕所七至八次亦属正常,是新陈代谢必须的更替。

切记饮水之道,并不在乎满足喉乾颈渴,口乾时才喝一口水根本毫不济事。水之於身体,就好像氧气般重要。给身体喝水,是延年益寿的不二法门;给身体喝水,是亮丽皮肤的基本原则。

6、温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专家说,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它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含糖饮料会减慢肠胃道吸收水分的速度,长期大量地喝含糖饮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像橙汁、可乐等含糖饮料口感虽好,但不宜多喝,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一杯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0毫升,而对于糖尿病人和比较肥胖的人来说,则最好不要喝这类饮料。

喝多少水会水中毒

1、正常健康人喝水再多一般也不会中毒,正常人喝水喝到饱胀感为止,再喝可导致呕吐。正常人喝大量水后,人体有渗透压调节机制,一般一小时左右开始解小便,喝的水变成小便解出来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有其他疾患的人,如心脏病、肾衰竭、严重低蛋白血症喝水可造成伤害。心脏病患者喝大量水后可造成心衰,肾衰竭患者喝大量水后可造成水肿及水中毒。低蛋白血症患者喝大量水后可造成水肿。垂体功能减退患者未用药治疗期间喝大量水后也可以导致水肿。

什么是水中毒?为什么会水中毒?喝多少水才会引致水中毒?

「水中毒」即血液电解质浓度太低
造成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
对于肾功能退化、脑下垂体有问题的人
过量的水会造成荷尔蒙不足、或有心脏问题
才会中水毒. 身体机能正常的人
每小时饮一公升水不算太多
医生建议市民每日分开多次
共饮八至十杯240毫升的水. 中国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表示
肾功能退化、脑下垂体和心脏有问题的人
饮水太多都会冲淡血液中钠离子电解质
可能中水毒.他指出
正常人血液钠离子量约为137 mEq至142mEq
当钠离子量下降至100 mEq至110 mEq
电解实过低可引致脑水肿、头痛、疲倦、作呕、昏迷和死亡.蔡坚强调
一般人即使饮水太多而又找到厕所
水份也会贮存在膀胱里
而不会影响血液电解质浓度
不少人能够忍尿起过一小时.他建议成人每日分开多次饮用八至十杯240毫升的水
每杯分量约等同一盒纸包饮品
例如早上喝两杯、中午喝两至三杯、下午再喝两至三杯
让身体整日维持足够水份
喝过多的水只会令人如厕更多. ?
【 明 报 专 讯 】 2002年8月21日 星期三 副刊 何 谓 水 中 毒 ﹖ 广 华 医 院 儿 科 医 生 吴 国 强 指 出 , 若 饮 水 太 多 , 体 内 盐 分 的 血 钠 指 数 便 下 降 ( 正 常 每 升 血 135m mol ) , 若 低 于 120m mol , 便 会 引 致 水 中 毒 , 脑 细 胞 受 压 发 胀 , 继 而 出 现 胃 口 欠 佳 、 头 晕 , 甚 至 抽 筋 、 昏 迷 等 征 状 , 严 重 者 更 会 死 亡 。 而 婴 幼 儿 曾 抽 筋 超 过 十 五 至 三 十 分 钟 , 日 后 可 能 出 现 羊 痫 症 的 后 遗 症 。 【 摘 自 中 国 导 医 网 】 造 成 水 中毒 : 儿 童 若 1 次 或 多 次 饮 用 过 多 的 水 , 而 肾 脏 对 过 多 的 水 分 又 未 能 及 时 排 出 , 便 会 引 起 水 在体 内 滞 留 , 先 是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降 低 , 继 而水 分 进 人 细 胞 内 , 导 致 细 胞 内 、 外 液 渗 透 压 降 低 。 此 时 轻 者 可 出 现 头 昏 脑 胀 、 疲 乏 懒 动 ; 重则 出 现 神 志 恍 惚 、 意 识 障 碍 。 引 起 胃 肠功 能 紊 乱 : 儿 童 剧 烈 活 动 后 立 即 喝 水 易 引 起 胃 肠 损 伤 或 功 能 紊 乱 。 因 剧 烈 活 动 后 胃 肠 道 血 管处 于 收 缩 状 态 , 大 部 分 血 液 集 中 到 肌 肉 中 去 , 大 量 喝 水 后 水 分 在 胃 肠 道 积 聚 , 会 使 人 生 闷 胀感 。 由 于 水 分 过 多 , 冲 淡 了 胃 内 消 化 液 , 使 消 化 功 能 减 退 , 食 欲 降 低 , 久 而 久 之 , 还 会 引 起胃 粘 膜 病 变 。 增 加 心 、肾 脏 负 荷 : 喝 水 过 多 , 使 血 容 量 急 剧 增 加 , 正 在 工 作 的 心 脏 负 担 加 重 , 须 进 行 强 有 力 收 缩 才能 代 偿 。 而 肾 脏 在 短 时 间 内 排 泄 出 较 多 水 分 , 亦 会 消 耗 能 量 。 反 覆 如 此 工 作 , 心 、 肾 也 会 " 疲 劳 " , 使 其 功 能 减 退 。 引 起 尿 频和 遗 尿 症 : 儿 童 ( 特 别 是 婴 幼 儿 ) 排 尿 的 调 节 功 能 还 不 稳 定 , 若 喝 水 太 多 , 可 使 排 尿 " 开 关 " 失 灵 , 导 致 尿 频 或 遗 尿。 儿 童 在 欲 排 尿 时 受 到 惩 罚 不 能 及 时 排 尿 , 还 可 出 现 神 经 性 排 尿 困 难 。 家 长 对 儿 童 饮 水 量 应适 当 控 制 , 根 据 儿 童 心 理 需 要 量 , 一 般 每 日 饮 水 量 应 : 1 岁 以 下 约 7 0 0 毫 升 左 右 ; 2 - 3岁 7 8 0 毫 升 左 右 ; 4 - 7 岁 约 9 5 0 毫 升 左 右 ; 8 - 9 岁 约 1 0 5 0 毫 升 左 右 ; 1 0 - 14 岁 约 1 1 0 0 毫 升 左 右 , 其 余 可 从 食 品 中 获 得 。 此 外 应 根 据 气 候 、 季 节 、 活 动 强 度 等 情 况酌 情 调 整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