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心血管疾病危害大,每秒死亡6人(更年期后女性小心! 心血管疾病危害大)

时间: 2023-09-18 02:46:22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病人估计已经达到2.3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日前正式出版,专家今天在解读报告时表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3人死亡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hzh {display: none; }报告显示,我国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体力活动强度低的人,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较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也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而升高。”

近30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有了明显改善,但原有的一些不合理的膳食特点依然存在。其中包括食盐摄入量大大超过指南推荐的每天小于6克的标准,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谷类食物摄入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明显。

我国烟草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男性医生和教师的高吸烟率令人堪忧,15岁以上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达72.4%,半数青少年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报告指出,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我国居民的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呈持续上升趋势。18岁以上超重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5亿和7000万,7至18岁青少年约有2137万超重或肥胖。18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18.6%,患病人数估算为2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高血压患者人数约2亿人。每年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血管病死亡达233万人。

据估计,我国目前每5人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8200人,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340人,每秒约6人。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10.29万,2008年则为200.44万。

与此同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急剧攀升,自2004年以来,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为诊断的患者住院费用,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46%、26.85%和31.05%。

扩展阅读:一、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常见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其中冠心病最为重要。

冠心病多是在一系列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因此体检首先应该检查血压,测量血脂、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有这些危险因素,需要积极控制,避免心脏病的发展。其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多有心电图、心脏超声的异常,这两项检查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另外,对明确的或高度怀疑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补充必要的检查,如有劳力性胸闷胸痛,或检查发现可疑的冠心病,需要针对冠心病补充心电图负荷试验、冠脉CT检查甚至冠脉造影等。如有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做24小时心电图甚至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更年期后女性小心! 心血管疾病危害大

国健署署长王英伟呼吁,女性也须留心,据卫生福利部统计,除了心脏疾病,其相关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及肾脏病等血管相关疾病,每年使逾 2 万 4 千名女性致死,不可轻忽。

随者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隐忧渐增,不过,许多民众多将心血管疾病状况,限缩在男性身上。国健署署长王英伟呼吁,女性也须留心,据卫生福利部统计,除了心脏疾病,其相关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及肾脏病等血管相关疾病,每年使逾 2 万 4 千名女性致死,不可轻忽。

更年期后荷尔蒙降 血管弹性差增风险

许多民众对于心血管疾病存有迷思,认为是中年体重超标男子的疾患。事实上,同时也是女性不可忽视的病症。由于女性在更年期后,荷尔蒙浓度降低,保护力下降,使血管弹性变差、血压上升,健康风险增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问题皆浮现,患病死亡率每 5 岁增加近 1 倍。

依据 106 年成人预防保健服务利用者检查结果指出,女性 55 岁之后,有高血压者高达 37.8%、高血脂 25.6%、高血糖 16.2%,成为影响更年期后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更导致更年期后妇女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

女性心脏病症状似过劳 易阻碍就医

另外王英伟说明,女性与男性的心脏疾病症状有所不同,如心肌梗塞,女性会出现恶心、手麻、呼吸不顺及背痛等非典型症状,因此常被误以为是太过劳累的迹象,而轻忽了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提醒更年期女性民众如有相似症状,应该要寻求专科医师诊治。

更年期前后皆注意 健康生活降烦恼

由于女性除了自身工作外,也常需肩负照护家人的责任,王英伟提醒,更年期后女性,更要时常检视自己的生活型态,才能成为家庭后盾;在更年期前如已有肥胖、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要做好疾病控制,另外也要遵循定期健康检查,让任何疾病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beauty/article/41496 关键字:王英伟, 恶心, 手麻, 更年期, 心血管疾病, 脑中风

健康科普堂 | 患了心血管疾病,这些危险因素请远离

因此,对于心血管病易患人群以及已经明确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注重上述疾病的管理。

1.吸烟

2018年GATS结果显示中国的吸烟及戒烟情况近10年来均未改善,吸烟与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病危害极大。因为吸烟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使机体处于炎症状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等。

2.饮酒

2018年WHO明确表明饮酒没有“安全值”,无论多少,只要饮酒即可对 健康 产生不利影响。过量饮酒(日均酒精摄入量男性 25g,女性 15g)与高血压、房颤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3.不 健康 膳食

不 健康 膳食包括蔬菜、水果摄入不足,高盐(钠)摄入,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这些不 健康 膳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13%-38%。

4.身体活动不足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久坐不动工作方式的人群相比,从事消耗体力工作的人群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更低,或发病时间较晚,病情较轻。

5.超重、肥胖

超重及肥胖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随着体质指数升高,血压逐渐增高。BMI每增加1个单位,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3%-5%。BMI每增加5kg/m2,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4%。腰臀比每增加1个标准差,血糖异常的风险增加65.7%。因此,控制超重与肥胖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

6. 社会 心理因素

A型行为、焦虑、抑郁均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发展,并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急性精神压力引起的血压升高可使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导致心梗。焦虑可使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1.41倍。抑郁患者5-羟色胺水平异常,引起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变,导致心率变异度降低,可最终导致猝死风险增加。

7.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TC水平与冠心病反和死亡呈独立的、连续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浆LDL-C水平升高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与LDL-C不同的是,虽有流行病学数据证实HDL-C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呈负相关,但在LDL-C已充分控制的基础上,升高HDL-C或降低TG水平对心血管的进一步获益未获得一致阳性结果,因素,HDL-C和TG不作为药物干预靶点。

8.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糖尿病与ASCVD关系密切。 排除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2倍,伴有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6倍。

9.高血压

根据2015年调查显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1.5%,46.1%和16.9%。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三率仍偏低。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倍增。

1.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身体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脂控制

血脂控制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石。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TIA、外周动脉粥样硬化、CKD4期的人群,LDL-C目标值为

6大行为正在伤害你的血管!3招教你如何保养?

人的骨骼大约可用 200 年,但中国人的心脑血管平均使用年限目前大约为 75 年,所以国人的平均寿命为 75 岁。 要 健康 长寿,首要任务是让动脉血管能多用几年。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危害我国公民 健康 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我国目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已接近3亿,因 该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也远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这一现状不得不引起重视。

不过,仍有许多人觉得心血管疾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总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事实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趋于年轻化,如果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可能给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伏笔。

1、吃饭大油大肉

人摄入过多营养,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2、烟不离手

长期吸烟的人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 的风险更高。香烟中含有 一氧化碳、尼古丁、多环芳香烃 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进入血管,并影响血液中的脂肪代谢,使 血液变得粘稠 ,还会 刺激、损伤血管壁 ,导致 动脉硬化 ,促进血栓的形成。

3、熬夜晚睡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 异常。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对 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病人,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很 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等事故。

4、重盐重糖

正常的血管就像装了清水的玻璃杯,是很清亮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里面装满蜂蜜呢?再加点盐呢?这水是不是就又稠又黏了?

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细胞变得皱皱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5、缺乏运动

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会囤积在血液里,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

6、压力大

如果平时经常处于烦闷压力太大的情况,心脏和肺部也会感受到强烈压力,因此对血管 健康 是非常不好的,容易引起堵塞血管的问题。

在此提醒,身体出现以下异常,或是血脂过高的信号,上年纪的人要注意:

1、经常性头晕头痛,四肢容易疲乏无力

2、睡觉时,四肢容易麻木

3、睡觉时容易单侧流口水

4、反应迟钝,言语表达能力变差

5、视力下降,经常性出现视物模糊以及眼前发黑的问题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降低血压的黏度,水可以冲洗血管可以防止血小板积聚,防止血栓形成,还可以加速新陈代谢速度,促进毒素的排出,降低血管压力。

如果可以在水里添加一些青 梅 多 肽 酶,降血脂降血压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它可以为血管提高多种营养素,提高血管的代谢能力,快速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排出,减少血液中的脂质垃圾,让血液变得清爽,血液循环更顺畅,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2、 健康 饮食

饮食中应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因为过多的脂肪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并导致血管堵塞。它还会增加血液浓度并引起血栓形成。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的滞留,从而增加血压并损害血管 健康 。高糖饮食会增加血糖,加速甘油三酸酯的产生并使血压升高。

因此,饮食上应低盐,低糖,低脂,可以多吃一些养血管的食物,比如山楂,黑木耳,大蒜等,保持三餐规律,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3、戒烟戒酒

酒精对血管的损伤是很很大的,经常喝酒,身体的脂肪合成会越来越多,导致血脂升高,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会加速血管堵塞。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阻力增加,血液流动变慢,血压升高,还会加速血小板聚集,使动脉硬化,诱发血栓形成。因此,为了血管的 健康 ,最好戒烟戒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