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卧床老人应该如何护理,哪些是卧床老人饮食的注意事项,_

时间: 2023-09-18 06:15:07

一、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

一、建立舒适的病室环境

长期卧床病人的病室一定要清洁、整齐、安静。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病室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房间内可摆设一些鲜花绿植,增添生机,以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可适当给患者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有助于治疗。

二、日常基础护理至关重要

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衣服干净舒适。病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要经常更换、清洗。大小便失禁者宜在身下横铺一块120X100cm大小的中单,上面再铺一层棉布床单或薄棉垫,以免沤湿皮肤。床铺每日清整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尿湿的床单随时更换。患者衣着要宽大柔软,领扣、腰带要宽松易解、不影响呼吸。

2、做好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可促进病人血液循环,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内容包括:口腔,脸,手,皮肤,床单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晚间护理可使病人放松,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试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甲,整理床单位,注意保暖。

3、做好床上喂饭和饮水护理。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不能进食需要经胃管鼻饲患者严格按照鼻饲流程进行,严格计算每日营养液、食物匀浆、水的入量。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营养泵持续泵入胃肠营养液。

三、心理护理莫忽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数患者常有犹豫、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剧了这些不稳定情绪。为此,应当针对每位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护。首先,护士应尊重患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端庄,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称呼时要使用尊称和敬语,操作前要用建议商量的口吻,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满意答复。其次,要及时给予情感的疏导,护士要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多与他们交谈,同情、理解、安慰他们。对易激动的老年患者,要因势利导,做适时的安慰与同情,或转移话题交谈。对一些较固执和情绪暴躁的老年患者不要过分计较,也不要强行制止,护士要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多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和愉快生活的信心。通过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患者的情绪。

二、卧床老人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长期的卧床有可能会导致肺部的感染以及深静脉的血栓。饮食上应该注意尽量清淡,不要过于油腻,同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2、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多吃芹菜、韭菜类纤维素高的食物。

3、照顾长期卧床的老人,首先应重视老年入水分的摄取。由于老年人感觉较迟钝,对体内缺水自我感觉不灵敏,体内缺水时不易感到口渴,即使感到口干也往往认为是津液不足。常遇到一些老人,为了避免麻烦而有意减少饮水量,尤其是夜间更因怕影响睡眠而不敢喝水,少喝水或者干脆不喝水,如此一来,老人会因为消耗水量大而饮水不足,导致血液浓缩,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循环阻力增加,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5、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6、不能进食需要经胃管鼻饲患者严格按照鼻饲流程进行,严格计算每日营养液、食物匀浆、水的入量。

7、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患者可根据医嘱给予营养泵持续泵入胃肠营养液。

8、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护士每日需遵医嘱2-3次为病人做口腔护理,彻底清除口腔内细菌。

9、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力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劳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

10、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三、卧床老人应该预防哪些并发症

1、预防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者的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平时应鼓励患者多做腹式呼吸、多咳嗽,有痰要尽量咳出,定时翻身拍背,情况允许给予半坐卧位。平时可利用拉手练习上身活动及吹气球等,以增加肺活量,从而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可给予雾化吸入,以协助消炎和化痰等。

2、预防压疮。压疮是长期卧床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由于病人活动受限,容易造成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每2小时翻身1次,勤擦洗、勤换衣,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平整,正确使用便盆,防止擦伤皮肤,有条件者睡气垫床、在压疮好发部位给予溃疡贴保护,有效减少压迫。无压疮发生时可在受压部位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预防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胃肠道排空减慢,导致消化功能减退,易引起腹胀、便秘。因此,应鼓励卧床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病情允许多饮水,做力所能及的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从而预防及减轻便秘。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灌肠。

4、预防骨质疏松症。长期卧床病人运动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发生骨质疏松。患者多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间接刺激骨骼,减少骨量丢失,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功能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5、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骨质疏松者往往血钙偏高,加上不能活动,最易发生尿路结石,继而诱发尿路感染,而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多饮水、勤翻身、戒除憋尿不良习惯等都有利于防止这类并发症的发生。病情允许每天需饮水2000-2500ml,有尿及时排空。排尿时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残余尿降低到最低水平。留置导尿者,要固定好尿管,保持会阴部清洁,每4小时左右开放尿管一次,以保持和增加膀胱的紧张度和收缩力。

6、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者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易形成血栓,静脉堵塞后可引起肢体肿胀、疼痛;血栓脱落沿血液循环到重要脏器,还可造成重要脏器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卧床者应经常活动下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7、预防废用性肌萎缩。肌肉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1个月之内即能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尤其是老年人修复能力差,一旦发生肌萎缩,恢复起来极其困难,因此,这类情况要以预防为主。

四、卧床老人应该怎么进行康复治疗

1.医学康复

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争取早下床。①防治感染,主要是肺炎、尿路感染,注意营养代谢,做好支持治疗。②防治褥疮,加强对大小便浸润部位的管理,定时翻身,及时更换垫单,保持局部清洁。③及时处理神经性膀胱、尿路结石或尿闭。④出现精神障碍时应进行管理和治疗,以免成为荒废状态,妥善处理老年性痴呆。⑤加强锻炼,要千方百计使卧床老人进行活动与锻炼,如逐步开始运动训练,装配矫形器以改善活动能力。并教育家属和陪人,为了使疾病得到康复,要鼓励老人自己做日常生活活动,不要代劳。

2.心理康复

卧床老人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痛苦、恐惧、忧郁、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此时,除躯体治疗外还有必要重视心理康复。即通过语言、感情、举止、言行使病人了解发病的原因及有关因素,影响和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行为,树立起对病残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改善和消除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与功能障碍,使形神相印、精神躯体统一,充分发挥精神对躯体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最终达到减轻残疾或促进治愈病残的目的。其手段包括情志相胜、心理开导、心理暗示和行为疗法等方法。

3.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包括:①养老社会化,特护养老院的增设和改善。②开办日间医院即托老院,日托在家老人。③老年病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等各类医院增加床位,收容久病卧床老人。④开办老年人专用电话热线,为老年人生活和疾病,提供咨询服务。⑤组织生产、销售病残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如轮椅、矫形器、拐杖、自助工具和家庭康复用品。⑥派遣护士及(或)社会工作者家访,接送老人到社区康复点进行康复。⑦家庭钟点工上门服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