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祛湿补肾的食物有什么,让你摆脱“湿气”

时间: 2023-09-18 07:31:45

一、祛湿就吃这8种食物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3、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5、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6、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7、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8、牛蒡

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二、祛湿补肾可以试试这些食物

祛湿补肾可以喝木棉花薏米猪骨汤。用五十克木棉花和二十克薏米、三十克扁豆和五百克猪骨、一钱陈皮,蜜枣2粒。猪骨斩块后汆水,加水后倒入瓦煲煮开,再放入所有材料煲2小时。木棉花薏米猪骨汤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

鲜土茯苓煲猪瘦肉祛湿补肾。准备二百克鲜土茯苓和十个马蹄10个、一条红萝卜和连须玉米,三个蜜枣,陈皮1/3个,四百克猪瘦肉和生姜3片。土茯苓切块,马蹄去皮。所有材料和猪瘦肉一起放入瓦煲,加水用文火煲2小时。土茯苓搭配甜马蹄和红萝卜煲汤,可以清热祛湿解毒、健脾养胃。

玉米须大枣黑豆粥,需准备六十克玉米须,三十克大枣和黑豆,九十克胡萝卜。玉米先煮三十分钟去须,再煮煮大枣、黑豆、胡萝卜,煮到豆烂。玉米须可以利湿,消除水肿。大枣黑豆则具有健脾益肾功效。

祛湿补肾还可以喝玉米南瓜粥,用南瓜1/3个、一些玉米粉、糯米粉及冰糖。南瓜去皮切块后放入开水中隔水蒸,再压成面糊状。玉米粉及糯米粉加水拌均煮开,放入冰糖,再加入南瓜煮2~4分钟。玉米可以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南瓜可以温中健脾。

三、11种超有效的祛湿食物

回南天吃什么可以祛湿?

回南天容易使我们的身体积攒湿气。湿易困脾,让身体困重,乏力倦懒,饮食减少……此时不要过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可适量选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大米、冬瓜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2、葱、姜、蒜

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3、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4、薏米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功效。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5、黄瓜

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胸热、利尿等有独特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但是黄瓜偏寒,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吃。有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以及高血压的人,不要吃腌黄瓜。

6、芹菜

芹菜性凉,有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是回南天祛湿、清肠、缓解肝火旺盛的最好食品。

7、豇豆

豇豆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记述其“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尤其适宜于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8、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人士。建议用玉米煎汤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须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汤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9、芡实

芡实是滋补性强的食物,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将其和莲子、茯苓、山药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10、冬瓜皮

历代本草记载,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冬瓜皮是一味药材,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常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病证,同时也能够治疗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可以用于治疗疔疮肿毒,若是皮肤湿疹可以使用冬瓜皮食用或外用。

11、鲫鱼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鲫鱼可以健脾利湿,且含动物蛋白质比较丰富,对脾胃不和有帮助,与薏米等其他可健脾利湿的食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四、补肾祛湿的食物

补肾祛湿的食物有健脾祛湿汤。所需材料有十克的干淮山,十克的土茯苓和溪黄草,三百克的猪胰。淮山、土茯苓、溪黄草及猪横月利放入砂煲中,加水煲开,用小火煲六十分钟左右。健脾祛湿汤适合脾胃差的朋友饮用。

和中化湿汤,所需材料有:三十克的木棉花和鸡蛋花,三十克槐花和薏米,一百克瘦肉和三十克炒扁豆,十二克陈皮或砂仁。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及陈皮放入砂煲中,加水大火煲开,用小火煲六十分钟。湿热脾虚的朋友可以常喝。

祛湿补肾的食物有清热祛湿汤。材料有250克的土伏苓和粉葛,五十克的赤小豆和扁豆,半个陈皮和八碗水。土伏苓和粉葛去皮后切块,放入锅中煮滚后用慢火煲3小时。清热祛湿汤可以骨火,去湿及清热解毒。

鹌鹑祛湿汤,需要的材料有四个鹌鹑,五十克的薏米和百合,还要三片姜。鹌鹑、薏米、百合及姜放入锅中,加水煲1个半小时就可以了。鹌鹑祛湿汤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清热祛湿及润肺化痰。

吃什么祛湿 七种食物可轻松赶走湿气

1、薏米。薏米可以用来煮粥,有很好的祛湿气的作用。当女性朋友发现自己体内湿气过重的时候,可以选择每天熬煮薏仁粥,也可以用薏米煮茶,代替日常饮料,其疗效几天后就可以见到。另外,薏米还可以与冬瓜、瘦肉同时熬煮成汤,既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对体质湿热也有效果。

2、红豆。红豆可以补心,也可以祛除女性体内的湿气,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选用红豆来煮粥、煮糖水,或者煮成茶水饮用。用红豆煮水时可以多放一些水,其有效成分都存在于汤水中。可以多煮些,日常当作茶水喝,女性喝红豆水既能祛湿,还可以补血养颜。

3、绿豆海带汤。在炎热的夏季,绿豆海带汤是人们祛湿的首选疗法,这道菜适合日常食用,既美味,疗效又好。

4、小米。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而且,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5、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含钠量较低,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膨胀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若孕妇常食,泽胎儿毒,令儿无病。”

6、水芹。

水芹性甘,平。能够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可用于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抗癌防癌与养颜美容促进食欲,保胃祛痰,降低血糖。

7、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祛湿气的食物 这十二种食物祛湿最有效

体内湿气过重的人容易犯困、食欲不佳、手脚冰冷、皮肤长痘、脸上油腻不舒服,头发老是油油的,伴有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那么湿气重要吃什么祛湿呢。下面由 饮食文化来为你介绍12种祛湿效果非常棒的食物。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

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用锅炒,铁锅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样炒好就ok了。单独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机的打磨成粉可以像冲芝麻糊一样冲着喝,比煮粥效果更胜一筹。

   3、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中医角度来说,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红豆还可以做豆沙,做稀饭,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买到赤豆,那种豆子属于药类,吃多会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红豆混淆。

4、玉米须叶
挑干净的玉米须子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时间就喝那个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为有利湿作用很容易因为睡觉而续集体内,导致湿气没除掉反而更加严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时候可以多弄一些须子叶子,晒干可以喝一年,这样省的没有玉米的季节弄不到。

5、山药
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做点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药选择铁棍的比较好,属于药食两用的,对补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还可以补气,比普通的家用山药更好。

6、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除此之外,辣椒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流向体表,因而全身感觉热乎乎的。

身体湿气大的不妨多吃点辣椒,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还可以除湿,一举两得。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种,不然上火就麻烦了,青椒或者普通的红辣椒就好,不要吃辣椒酱,那里边一般加的不仅仅是辣椒,有可能加其它的东西使辣味提升。

7、绿豆芽
绿豆芽的营养价值也毫不逊色,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

虽然绿豆芽、黄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黄豆芽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美肌肤的作用。

8、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能。

9、大头菜
大头菜,又称芜菁、芥辣、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为根用芥菜。它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有强烈的芥辣味并稍带苦味。

芥菜类蔬菜有清热解毒、抗菌消肿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认为,大头菜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肾经,能利尿除湿,促进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具有开胃下气、祛湿解毒的作用。适于治疗食积不化、消渴、热毒风肿等病症。大头菜风味佳,可以代粮,也可做菜用,或盐渍加工。

10、马齿苋
马齿苋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因其营养丰富,食疗作用显着,食之益人,可延年益寿,故又美其名日:“长命菜”。中医认为马齿苋有清热解毒祛湿、凉血止痢消肿的作用。治疗湿热痢疾、疮疡肿毒、湿疹皮炎、蛇虫伤、崩漏、产后出血、妇女赤白带下、痔疮出血、乳疮、百日咳等症。对于预防肠道传染病效果尤其好,所以秋天保健要多吃马齿苋。

11、苦瓜
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降压降糖、利尿凉血、解劳清心、益气之功效。由于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此外,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多吃无妨。

12、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之称,是颇受称赞的药膳。香菇性味甘平,归肝经和胃经,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因为野香菇多生长于山坡之上较为潮湿的地方,因此对于湿气有很强的防御力,其祛湿功能主要来源于此。此外,香菇还有有益气滋阴、养胃润肺、治风化痰的功效。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而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

回南常吃6种祛湿食物,赶跑全身湿气

清明前后,雨纷纷,南方又开启了恼人的“回南天”模式。家里墙壁都是湿漉漉的,衣服也晾不干,因而有网友将回南天称作“伊芙·布德干·内库·莫德川”。人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就会引得湿邪入体,导致湿气“超标”。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节一到,很多人就感觉全身酸困乏力、腹胀、睡不醒等。那么,如何平稳度过回南天,让自己舒适呢?不妨试试这6种祛湿食物,赶跑身上的湿气。

1、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在祛湿方面卓有成效。《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清热补肺,去风渗湿”。不过,生薏米性偏寒,吃多了会伤脾,反而会影响祛湿效果。所以,中医炮制方法里把薏米用文火炒至表面泛黄、鼓起时取出,即可缓和生薏米的过偏之性,同时还能有效的温脾健胃。脾是消化湿气的重要器官,脾养好了,运水化湿的功能发挥出来了,自动把湿气祛的一干二净。

2、艾草

乡村普遍的艾草,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的效果。艾草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制成的,农村老一辈的人也经常做艾叶蛋,还有艾叶粑粑,只为了给身体除湿。

3、茯苓

茯苓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常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水肿、呕逆、腹泻等病症,经常被制作茯苓饼,或熬汤制作药膳,比如茯苓粥、茯苓薏米汤、茯苓药酒等。

《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了茯苓的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安神,二是可以祛湿。它的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称为四时神药,列为八珍之一,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

现代药理研究:茯苓中含有三萜羧酸、茯苓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有明显的保肝和抗肿瘤作用。除此之外,茯苓还是一种养颜佳品,可以磨粉制成美白面膜。

4、白扁豆

白扁豆被称为“豆中之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白扁豆性温平,通利三焦,能升清降浊,消暑除湿,是补脾化湿的佳品。中医认为白扁豆具有健脾利水、和胃化湿、解毒消暑的功效,对脾虚湿盛、暑湿伤中、食欲不振、脾胃不和等症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同时,白扁豆的营养价值也是极高的,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氨基酸、膳食纤维、酶类及矿物质钙、铁、磷等营养素。常食用白扁豆能够改善肠胃功能,减少便秘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白扁豆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凝集素,只有通过充分加热才能破坏这种毒素的毒性,所以白扁豆一定要煮熟了才能吃。生吃或食用未熟透的白扁豆都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外,白扁豆一次也不能吃太多,容易气滞致腹胀腹痛。

5、芡实

芡实,又叫鸡米头,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的种仁,同时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水中人参”。芡实性平,味甘涩,有补益肾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作用,常用于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白浊等症状,功能与莲子近似,但祛湿效果胜于莲子。

《本草求真》中记载:“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所以,芡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天然中药。

6、赤小豆

赤小豆是可食用红豆中的一种,但大多用于药用,与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红豆统称为红豆,二者祛湿的效果不同。红豆虽有祛湿作用,但其强度不如赤小豆。

在中国药典2005版中记载,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主治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症状。常吃赤小豆有助于体内淤积的津液排出。

祛湿还应做好3点:

1、关闭门窗

在回南天来临几日,最好要紧闭加重的窗户,以免潮气进入。为了保证房间内空气流通,可以打开风扇和空调的除湿功能。

另外,还可以再购买一些除湿剂、苏打粉、竹炭等物品,放在衣柜、书柜内,帮助吸附环境中的水分。而地面可以选择铺报纸或用盐水拖地,避免地面进入潮气。

2、睡前泡脚

每天晚上用艾叶泡脚,泡脚半个小时,水量保持在脚踝以上。艾叶具有很强的祛寒祛湿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湿气排除体外。

3、多运动

不容易出汗和不爱运动的人,体内湿气都比较重,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多出汗的方式让湿气排出体外,是在不想运动的人可以选择饭后跟家人出来走走,每次走四十分钟,每天保持出汗,就会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