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酒精中毒应该怎么办!!!!

时间: 2023-09-18 16:38:29

“千杯不醉”的快速醒酒药

中国有深厚的酒文化,觥筹交错,历来是餐桌上常见的,常言道:“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但如果 饮酒过量,没有节制,则会醉酒。在医学上,醉酒叫做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表现为一 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对于醉酒的人来说,我们要学会分析鉴别,情况严重的必须及时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对于醉酒后意识基本清楚,但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朋友,可以借助中医中药,来达到快速醒酒、减轻痛苦的目的。下面就介绍几种有解酒功效的中药:

【葛花】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烦渴,取本品30克,水煎服即可。

【丁香】

温味辛,入脾、胃、肾经,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胃寒所致呕吐、呃逆及肾虚阳痿等证。《大明本草》有“治冷气、杀酒毒”的记载。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可单用,或与人参、生姜、法夏、柿蒂配用。预防酒精中毒,可用本品3克?5克,泡茶饮。

【桑葚】

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捣汁饮可解酒中毒。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

【白茅根】

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高良姜】

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淡竹叶】

性寒味甘淡,入心、胃、小肠经,有清热除烦、利尿的作用。可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证。治酒热烦渴,小便不利,可用本品30克~50克,煎服;或与菊化、薄荷同煎,当茶饮可预防酒醉。

具有醒酒功效的中药还有很多,但归根到底,真正能将饮酒的危害降到最低的方法,不是醉酒后才想办法,而是饮酒要学会节制,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酗酒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能杀死大脑神经细胞,还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情况严重者必须进行肝脏移植才能保全性命。为了家人和自己,一定要科学饮酒。

扩展阅读:一、酒精中毒的并发症酒精中毒可并发Korsakoff综合征和Wernicke脑病.

酒精中毒者(和其他营养不良的病人一样)可出现小脑变性.它的病理和临床特征可能与Wernicke脑病相同.姿势和步态共济失调可在几周或几个月内缓慢起病,也可突然起病.CT显示上蚓部和小脑叶前部萎缩.应用硫胺素及其他维生素B类可改善症状.

Marchiafava-Bignami病是一种罕见的胼胝体脱髓鞘病变,发生于慢性酒中毒病例,主要见于男性.最初见于意大利,认为是因饮用一种天然红葡萄酒而起病,但后来发现该病在其他许多国家亦有发生并涉及其他多种酒精饮料.曾推测本病与营养性病因有关,但确切性质不明.病理学与发病环境将其与桥脑中央脱髓鞘症联系起来,可能是后者的一种变异(低钠血症).患者表现出激越,精神错乱,可有进展性痴呆伴额叶功能释放体征.有的病人经历数月后恢复;另一些则发生抽搐与昏迷,最后死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