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体检要求空腹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时间: 2023-09-18 18:16:00

明天一早体检,记得不要吃早饭。

体检之前,医生总会叮嘱这么一句。

却也有一部分朋友不重视,或是心存疑惑:为什么体检一定要空着肚子来?不吃饭,那喝牛奶或者喝水行吗?

借着这篇文章,就来说说体检空腹背后的道理。

哪些检查需要空腹?

常见的,需要空腹做的检查有:钡餐、胃肠镜、胰腺超声、胆囊相关检查、血糖血脂检测、肝功能检查。

有些检查,如喉镜、胃镜、支气管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会要求空腹。

某些需要注射造影剂的影像学检查,如增强 ct、增强磁共振,也建议最好空腹。

为什么要空腹?

1. 影响观察

做钡餐时,如果有食物存在,会显示为一块突出于消化道表面的黑影,影响医生的判断。

胃镜肠镜等同样,未消化的食物会成为镜头前进的障碍,也会遮挡医生观察的视野。

检查胰腺一般采用超声进行检查。

胰腺位于肠道的后方,腹腔的中部,既不能从背后观察,也不贴近肚皮。而超声检查需要透过肚皮、肠道,才能抵达胰腺。

进食以后,会有不少空气随着食物一同咽下,食物和空气会阻挡超声波前进,损耗太多的话,声波会无法穿过肠道抵达背侧,也干扰了胰腺的观察。

而对于胆囊检查来说,在进食后,胆囊为了分泌出胆汁,会收缩,变得难以观察。

故以上检查,需要空腹。

2. 干扰正常结果

食物里的成分,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干扰一些生化指标的水平,不能准确反映被检查者的身体状况。

比如血糖、血脂这类指标,在进食后必然会升高。

而胰岛素等一些指标,会因为进食引起波动,干扰检查结果。

做肝功检查前,也要保证空腹。

3. 避免发生危险

在咽喉处,气管和食管紧紧相邻。如果吃了东西,呕吐物从胃到达口腔,有机会被误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很危险。

喉镜、胃镜、支气管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会刺激到咽喉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反射,为了避免危险,要求空腹检查。

手术麻醉前空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呕吐,进入气管。

此外,一些影像学检查,如增强 ct、增强磁共振,需要注射造影剂,造影剂可能发生过敏继而引发呕吐,安全起见,也建议最好空腹。

什么是空腹?

空腹一般是指 8~14 小时不吃东西。

也就是说,假如需要在某一天早上 8 点体检,在抽血前一天,最好晚上 6 点左右就吃饭,过后不要吃夜宵。也不要过长时间空腹,以免造成血糖等检测的不准确。

那能喝东西吗?

先说清水。

无痛(麻醉)胃肠镜检查绝对不能喝水,因为麻醉后,容易造成呛水和窒息。

其他检查可以喝少许水,因为每个人失水的速度会有不同,以不感到口渴为好。

有慢性病的患者,不需要因为害怕喝水而连药物也不敢服用。只要以清水送服,对于上述检查是也是没有影响的,因为清水在胃内停留时间很短。为了维持自己各项情况稳定,也不应该贸然停药。

其他的饮料尽量不喝。比如含糖的果汁、奶、茶水,会直接就改变血液内的化验指标。咖啡,即使是黑咖啡,也会影响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血液生化指标。

如果不清楚是否应该喝水,具体的在体检前要遵循医生指导或体检说明。

总结一下

正常饮食、正常作息,不要吃过于油腻、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量也控制跟平日一致。晚上六点多,吃过晚饭后,不再进食。

体检当天,不吃早餐,抽血前可以喝少量的水。

一般体检中心会备有早餐,在抽血和 b 超等检查结束后,可尽快食用早餐,以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

自己可以带上些食物和一瓶水,方便检查后补充能量,也方便之后某些需要大量喝水来憋尿检查的项目。

扩展阅读:一、体检的检查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每1~2年检查一次,检查的重点项目是心、肺、肝、胆、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压等。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带有遗传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中老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步入60岁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检查项目由医生酌情决定,但每次都应检查血压、心电图、X线胸透和血尿便常规。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内显著增高,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应检查尿糖及血糖。如果有条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医生主持检查,以便全面、系统地掌握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和对受检者进行保健指导。参加体检者自己应准备一个健康体检手册(或由医院制备),每次都应认真填写。老人体检已婚妇女除进行上述检查外,还应定期(每年1次)检查子宫和乳腺,以便早期发现妇女多发的宫颈癌和乳腺癌。从事与有毒有害物质密切接触工种的职工,还应定期专项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

儿童:①生长发育检测。包括称体重、量身高、测头围等,出生6个月内的孩子每月查一次;6个月到1岁的孩子每2个月查一次;1岁到2岁的孩子每3个月查一次;2-3岁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查一次。②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微量元素、血铅等检查。③五官科检查。对先天的语言发育障碍、听力损伤、斜视等疾病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④性器官检查。⑤骨科检查。

每个人如能重视这一问题,都能自觉、主动地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可以相信“健康人去医院”很快会蔚然成风,成为一种时尚,这将显著提高各种严重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