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过敏干燥惹人恼
我国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初秋(农历七月)、中秋(农历八月)和深秋(农历九月),到立冬结束。其中,传统文化佳节“中秋节”,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处于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之间,白露过后,水汽凝结,雨水渐少,气候干燥,人体常常出现咽干口渴、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秋燥”现象。另外,夏秋之交也易令人出现秋乏和过敏症状。
饮水
防秋燥
中日医院营养科负责人、中医养生学博士石劢称,清朝著名医家喻昌确立了秋燥病名,强调燥证的辨证施治并首创了治燥专方,建立了中医学燥证的独特理论体系。燥为秋季之主令,秋燥指从口鼻、肌肤、皮毛而入,初起肺卫,伴有口、鼻、咽、唇、皮肤等处干燥及好发于秋季的急性外感热病。
饮用白开水是人体补充水分的最佳方式,晨起和睡前各一杯水(约200毫升/杯)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新鲜蔬菜水果,牛奶,五谷杂粮做成粥(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都可作为机体水分的良好来源。饮水应做到“少量多次”,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淡茶水、柠檬水也可替代一部分白开水,正常成年人这部分的推荐量在1500~1700毫升。
中秋的燥气容易伤阴,出现皮肤干燥,除了多饮水、喝汤之外,还需外用一些滋润的护肤品保养肌肤。
早睡
解秋乏
“秋乏”是进入秋季后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石劢解释,进入秋季,昼短夜长,人体摆脱了“炎炎夏日”的消耗进入休整阶段,容易犯困打盹,又曰“秋乏”。
充足的睡眠能够带来充沛的精力,缓解“秋乏”的困扰。纠正夏季晚睡习惯从早睡开始。中秋节气后尽量保证22点前入睡,中老年人午后还可小憩半小时至1小时。配合睡眠,饮食和运动等作息时间亦应进行合理的调整,进入秋冬季作息模式。
注意少吃辛辣、升阳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葱、大蒜、羊肉、狗肉等,以免伤阴助热。
保暖
防秋病
中秋时分,青草逐渐转为枯黄,菊花盛开,对枯草、鲜花过敏的人会出现咳嗽、鼻塞、打喷嚏、眼痒、咽干甚至气喘、发热等症状。张国英建议,容易过敏的人群尽量少停留在公园、郊外、花草繁茂地方,避免和花草的接触,同时还要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取,以免加重过敏症状,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中医认为秋季的过敏与肺气不利多相关,敏感人群此时应尽量食用清凉食物,如柚子、芹菜、杏仁、水稻、苦荞麦等。
石劢强调,中秋节气后天气渐凉,寒冷刺激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缺氧加重,易形成血栓,是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生期。因此,中老年人在中秋以后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常饮水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危险发生。
扩展阅读:一、干燥综合症的饮食饮食要清淡,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保证大便通畅。吃补药时不宜吃鹿茸、肉桂等燥性很大的食物,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红梗菜、黄花菜、枸杞头、淡菜、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等,也可甘寒生津。口舌干燥者可以常含话梅、藏青果等,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饮料。应避免进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并严禁吸烟。总之食物要新鲜,荤素搭配,少食多餐,饮食以适合口味为宜,并保证充足营养。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每天的补水量应达到2000mL~2400mL,可以早上起床先喝700mL水。
长期使用激素时,可能出现:
(1)消化道的不良反应:饮食上应避免辛辣、粗糙、刺激性及患者不耐受的食物,餐次的安排因人而异, 可给予3-5餐, 此外还应禁酒。
(2)高血压: 限制每天的食盐用量, 在低盐的同时,还要多用富含钾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马铃薯、西红柿、香蕉、柑桔等,碎菜、菜汁、果汁均是钾的良好来源,如患者血钾高时则避免选用。
(3)骨质疏松:平时应多选用富于钙的食物,如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海带、芝麻酱等。
(4)肥胖:全日饮食的总能量应适当控制,使摄入与消耗之间保持平衡,以维持适宜体质量, 故少选用含油脂及简单糖类热量较高的食物。
(5)糖尿病: 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糖尿病, 包括主食及简单糖类应限量中摄取,还要遵循定食定量,餐次分配等原则
(6)蛋白质:激素会促使蛋白质分解,并抑制蛋白质合成,以致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肌萎缩。所以病人在用药时,要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肉、牛肉、虾、乳酪、脱脂奶粉、大豆、花生、葵花子等。
马上秋天就要到了,秋季天气会比较干燥,早晚气温温差比较大,要注意做好防范措施以免感冒。很多女性为了自己的美貌和健康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做养生保健工作,那么在秋天这个气候干燥的季节,女性养生保健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的呢?在秋季养生该怎么做呢?
1、女性秋季养生三拒绝
1、拒绝秋乏: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如果过度运动,将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其次,尽可能充足睡眠。
第三,要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钾的食物。
第四,要适当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2、拒绝秋燥: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及发生燥咳,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秋令还可出现大便燥结。
此外,秋燥还可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
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
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3、拒绝秋膘: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天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
在上文中告诉女性朋友们在秋季养生应该要拒绝那些事情。那么除了上文所说的,在秋季养生还有那些注意事项呢?
2、女性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1、少辛增酸: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
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
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2、节制房事:中医认为,在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这点对于中年人特别重要。因为当人年过40岁以后,阴气由旺盛逐渐减弱,到了老年精力更加衰退,是自然的趋势。
如果能善自珍摄,不过分透支体力,注意养肾保精,则能延缓衰老,达到长寿,所以中年人节欲十分必要。
3、睡眠调节: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
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4、冷水浴:秋高气爽,气温、水温、体温比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所以此时最适宜开始冷水浴。
冷水浴健身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快速适应力,不易患因着凉而起的疾病,
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同时冷水浴会促进皮肤与内脏间的血液循环,预防血管硬化及因此而引起的疾病,
如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等;冷水浴还能使内脏血管包括消化道血管内血流量增多,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5、秋季精神调养: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
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静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
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静。
在现实生活中,则要求人们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献。
6、运动禁忌:秋日清晨气温低,锻炼时不可穿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
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
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锻炼时,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服。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女性秋季气血燥热心情烦躁,重要的是要保持心境的平和,热水澡、温性食物都有好处,切忌冷饮和刺激性食物。
秋天既不酷热也不严寒,应当是让心情舒畅的一个季节,女性朋友不妨和朋友、家人一起出去秋游散散心,也对减缓秋燥很有好处。
总结:在文中我们讲述了秋季养生女性们应该注意哪些,拒绝哪些不良习惯的发生。希望小编今天的介绍总结对女性朋友们有所帮助。
3、秋季养生需保暖部位
1、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部位。因此,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寒气入侵头部,会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还易发生高血压、急性心梗、中风等。气温突降时,老人外出可以戴顶薄绒帽,下雨时要及时把头部保护起来,避免淋湿。每天清晨应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顺。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2、口鼻
口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深秋季节出门,建议老年朋友戴上口罩。
3、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如果受寒,不但加重颈椎病,还会引发其他慢性病。因此,老人深秋要穿立领装,外出时戴围巾,对预防心血管病等有一定好处。
4、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屏障功能较差,易受凉而染风寒。因此,冷天老人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给肚脐保暖,平时穿件贴身的纯棉背心,避免受凉。
5、腰部
腰为肾之府,加上“带脉”又环绕腰部,若腰部受寒,易引发疼痛,全身乏力。因此,老年人最好选择长款衣物,或专门佩戴护腰。闲暇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的作用。
6、脚底
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差,又远离心脏,易使血液循环不畅。脚一旦受寒气侵袭,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痛等病的患者易旧病复发。建议老人穿保暖透气、吸湿性好的棉袜,每天晚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可将寒气从足底排散。然后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养生要点
1、健康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9、适时进补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刚开始的时候,鼻咽部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就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如果仅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往往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津液耗伤,还会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便秘等症状。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养阴益气,则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秋季养肺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吃——多喝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可多吃些以蜂蜜、百合、莲子、胡萝卜、藕、梨、芝麻、木耳等清补之品所煮的'百合粥、甜浆粥、牛乳粥等。
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起床喝杯白开水,可以冲淡血液。白天可以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忌: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以及炸鸡腿等煎炸的食物。
穿——不要过早多穿衣
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风寒。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锻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冻”。
运动——冷水锻炼
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做些有氧运动,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平时可以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身体健壮的人还可以洗冷水浴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养阴润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尽管常说‘养阴润肺’有益于秋季养生,但这并不是对于任何人都合适。比如,有些慢阻肺的发生除了部分与肺燥有关外,大多数还与脾虚湿盛、肾不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类型的病人从体质以及症状特点来看,往往是中医说的阴偏盛或阳气不足,而不是燥盛阴虚,所以不适合于“养阴润肺”。
我们都知道,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干燥。当立秋一到来,我们的身体已经非常敏感的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皮肤开始变得干燥、脱皮、容易感冒咳嗽、喉咙干痒疼痛等,这都是因为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导致的,也称之为秋燥。
秋燥最容易损伤肺部,因为肺是喜润恶燥的器官,因此秋季最应该保养的就是肺,秋天也是养肺的最佳时节。而秋季保养的重点则是多吃可以滋养润燥的食物,那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是适合干燥的秋天食用的呢?
1、梨
梨是秋季常见的水果,品种繁多,有黄花梨、丰水梨、鸭梨等,最大的特点就是水份充足,可谓是天然的矿泉水库,也是润肺防秋燥的最佳水果。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不仅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蒸熟吃。
在干燥的秋季直接生吃梨,可以生津解渴,缓解喉咙干涩。如果有些脾胃虚弱或体质虚寒的人,也可以将梨蒸熟吃,一样能起到润肺止咳的效果。年纪较小的小孩也可以选择蒸熟吃,吃梨肉、喝汤。
2、莲藕
秋季,是莲藕采挖的季节,大量新鲜莲藕开始上市,这种长在泥水中的食物,洁白清香,不论是煲汤还是凉拌生吃都别有一番风味。最重要的是,莲藕能清热润肺,健脾开胃,是应付秋燥的绝佳食材。
当我们在干燥的秋季可以喝一杯生莲藕榨汁,可以缓解咽干、皮肤干燥、便秘等秋燥症状。如果不喜欢生吃莲藕,也可以用莲藕煲排骨汤、炒藕片等吃法,也能起到健脾开胃,养肺润燥的作用。
3、蜂蜜
到了秋季,我们会感觉口干、口渴,总是想喝水,而且感觉喝很多水了还是无法缓解干燥的口舌。秋季多喝水是对的,除了喝白开水外,你也可以尝试每天喝一杯蜂蜜水,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具有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还可以使皮肤滋润光滑,用蜂蜜泡水来缓解秋燥再适合不过了,还可以在泡蜂蜜水的时候加一片柠檬,让口感更好。
4、石榴
一到秋天,水果店就能看到石榴的身影了,可别小看这种其貌不扬的水果,打开石榴,里面像宝石一样色彩斑斓,让人食欲大增。石榴吃起来也是酸甜爽口,还可以缓解秋天引起的干燥,对身体有很好的滋润效果,而且石榴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能延缓皮肤衰老。
5、胡萝卜
胡萝卜能安五脏,增加食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具有滋润润、强健皮肤的作用,预防秋燥带来的皮肤粗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