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挥汗如雨,很多人都感到疲倦乏力、气短胸闷、口苦纳差、便溏尿赤、眠差等诸多不适症状。古人称之为“苦夏”。中医认为,暑为阳邪,耗气伤阴,且暑多夹湿。湿气困阻,气血流通不畅,人就容易觉得疲乏。气虚、湿困是导致夏季人体觉得疲倦最常见的原因,而且二者常同时存在。如何缓解这些症状,保持精神振奋呢?
陕中大附院内科吕予主任医师建议,首先要注意作息规律,睡好子午觉。夏季白昼较长,中午适当休息可以让下午精神振奋。晚上休息不能太晚。睡眠是最好的补药,也是人体自我修复调节的最好方式。其次要锻炼适度。避开气温很高的时间,进行适当的锻炼。剧烈运动耗气伤阴,在气温很高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中暑的。另外,注意饮食,忌生冷寒凉。夏季气血多在体表,体内气血相对较弱,如果进食过于油腻,会加重胃肠负担,从而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进食太多生冷寒凉之品,会耗伤人体的阳气,加重疲劳感。
夏季天热汗多,市民尤其要注意饮水。唐梁提醒,首先,不宜过饮冷水冰水,特别是很热很大汗时。其次,要注意补充电解质。出汗丢失的不只是水分,还要补充钠、钾及维生素。喝水要注意分段饮,猛灌、大量的喝水也会导致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不好而导致水湿或水饮内生。
炎炎夏日,天热时,风扇空调大行其道,但风寒之邪会伤人阳气。唐梁指出,避暑不能太贪凉,日常起居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能太低;人不要直对风吹太长时间,特别是颈肩背、腹部、肘膝关节;.出汗时、洗澡后不能对风直吹。
■食疗推荐
气阴两虚:表现为气短多汗、口干口苦、舌红、尿赤短少。用西洋参、北沙参、太子参、五指毛桃等可以益气养阴;玉竹、粉葛、麦冬、百合、石斛、雪梨、马蹄、葡萄、橙子、猕猴桃、苹果、番石榴、银耳等可以养阴清热。
脾虚湿困:表现为身困头重、胸闷纳呆、便溏、口腻。偏脾虚者:可用扁豆、苡米、莲子、芡实、赤小豆、茯苓、山药。偏暑热甚者:可用茵陈、金银花、菊花、芦根、车前草、荷叶、木棉花、鸡蛋花、扁豆花、土茯苓、马齿苋;豆芽、黄皮、西瓜、苦瓜、丝瓜、黄瓜、哈密瓜、冬瓜、香瓜。
扩展阅读:一、脾虚泄泻的治疗 中医治疗
1、脾虚泄泻
治法:温运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分水神丹加味等。
2、小儿脾虚泻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方剂: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3、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
治法:中药浴足
配方:胡椒、透骨草各9克,艾叶150克。
用法:将上药煮水,洗双足。1次30~60分钟,1日3次,连用数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