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很喜欢进行脚底按摩,脚底有哪些关键的穴位以及按摩脚底的好处有哪些,大家一定要了解。
足底穴位有哪些关键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在第二个大拇指和第三个大拇指的下面定位点,涌泉穴推拿对全身都具有调养的作用,按摩涌泉穴对于失眠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畏冷症,喉咙肿痛,耳聋耳鸣,哮喘,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中封穴
中封穴位于足脚踝前一寸的足骨间,这个穴位可以合理的抑制肝火过于旺盛的症状,也可以减轻胸腹胀痛,肝炎,黄疸等症状,对于疝气尿道感染,关节扭伤,腰足冷痛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脚面处的第一个大拇指与第二个大拇指中间向下一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可以合理的调养经,被叫做解气穴,对于发火而引起的一些不适的症状,可以通过推拿这个穴位进行缓解。
4、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脚的里侧,按摩太白穴可以调养血糖指数,过多的话可以降低,过少的话可以升高,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便秘等不良症状
5、大都穴
大都穴位于身体脚内的拇指边侧,按摩这个穴位对于解热止疼,急慢性结肠炎,小儿抽搐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骨质疏松,肌萎缩,胃病,胃痉挛,急性肠炎等都具有非常好的减轻功效。
6、商丘穴
商丘穴位于脚部的侧边,距离脚踝比较近,可以健脾化湿,调理脾胃,对于腹胀腹痛,黄疸消化不良,水肿,脚气,小儿惊厥百日咳等都具有一定的减轻功效。
足底按摩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2)缓解肌肉的疲劳状况。
(3)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4)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精神高度紧绷状态。
(5)治疗孕吐,令胎儿健康成长。
(6)预防癌症的发生,并且还能够提高身体的提抗力。
(7)能到排毒养颜,改善肾脏功能,使人更加的精神和年轻。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对自己的有益穴位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身体更加健康,使精神气更足,状态更好,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 01 常做脚底按摩,能缓解人体的疲劳紧张,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下面是脚底穴位图。
02 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推搓涌泉穴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
03 失眠穴又被称作为“百敲穴”,它位于足底跟部,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即脚跟的中心处。按摩此穴可以帮助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04 窍阴穴在四个脚趾最外侧小脚趾那边,距离趾甲根脚的一手指四分之一处。如果我们出现偏头痛、目眩、耳聋、耳鸣、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等症状的时候,可以掐按窍阴穴,可以很有效的治疗头痛的症状。
05 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它是胃火的克星。 如果出现口臭、便秘、胃部灼热、牙龈肿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次穴位来缓解。
特别提示 按压时要用力,要感受到酸痛感。脑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严重出血者,严重肾衰、心衰、肝坏死者,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频发心绞痛的人不适宜做脚底按摩。
人体穴位多如牛毛,而每一种穴位都对应身体某一部位,平时对一些常见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向介绍大家一下脚部的穴位。
01 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征: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02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疾病: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03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症: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04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
主治病症: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05 太白穴
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
主治病症: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06 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
主治症状: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07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08 申脉穴
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
主治病症: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09 丘墟穴
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10 昆仑穴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主治疾病: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11 下痢穴
下痢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主治病征:痢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