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手上的穴位图(人的手腕上有哪些穴位?)

时间: 2023-02-22 12:22:35

手上的穴位图

人体是由多种器官组成的,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有着大量的穴位,从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上来看,手部的穴位尤其是重要的,那么手部具体都有哪些穴位呢?

手上的穴位

1、手部反射区:

手部的反射区主要是集中在手掌心的部位,这这个部位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各个器官,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可以针对多数的疾病问题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2、鱼际穴:

鱼际穴的位置主要是在大拇指与手腕的连接,通过对这个位置的按摩,可以起到不错的缓解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问题,同时针对如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发炎、头疼头晕等病症也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如果生活中有出现大鱼际萎缩的情况时,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因为这说明患者有存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这是一些呼吸疾病的反应。

3、劳宫穴:

劳宫穴主要是位于手臂内侧中间线是心包经的位置,如果将五指握拳,那么中指对应的地方就是属于劳宫穴的位置,时常按摩劳宫穴,亏起到不错的散热燥湿的功效,尤其是针对中暑、心脏劳累等病症有着很好地治疗效果,如果是出现昏厥的情况时,不仅需按摩劳宫穴,还要按摩人中穴。

4、阳谷穴:

阳谷穴是属于小肠经的穴位,阳谷穴的位置在小指连线与手腕横纹之处;阳谷穴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帮助生发阳气,针对一些如牙疼、头痛、眼睛发红、耳鸣、耳聋、舌下腺囊肿等病症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如果患有高血压的人群经常的按压阳谷穴,可以起到帮助降低血压的效果。

5、合谷穴:

合谷穴是属于大肠经的穴位,合谷穴的位置主要是在大拇指与食指间肉较多的位置,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虎口;经常按压合谷穴可以针对头面部的疾病起到很好地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头痛、目赤、流鼻血、牙疼、中风、耳聋耳鸣,有很好地治疗效果。

6、十宣穴:

十宣穴是属于经外奇穴,十宣穴的位置在十个手指尖上,离指甲约0.1寸的距离。经常按摩十宣穴对高血压、失眠、中暑、手指麻木很有好处

不同的穴位代表着不同的作用功效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时,首先需要患者可以详细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然后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穴位按摩治疗。

人的手腕上有哪些穴位?

内关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详见此手臂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外关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详见此上肢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

 曲池穴 取穴方法:

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人体的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详见此肘部穴位图中相关说明)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尺泽穴</A>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详见此手臂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治痒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此穴的具体找法: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

 孔最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伸前臂仰掌,孔最穴位于人体的前臂部位,前臂内侧,在太渊穴与尺泽穴连线的上4/9处。(详见此前臂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哮喘、咳嗽、痔疮、肘部疼痛、喉咙疼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列缺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患者应正坐或仰卧,微曲肘,侧腕掌心相对,列缺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指压该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阳池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或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详见此手臂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手腕疼痛、腕部疾病、掉发等病症。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神门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合谷穴 取穴方法: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中渚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俯掌,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或当无名指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的凹陷处。)(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站立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少冲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势,少冲穴位于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心悸、喉咙疼痛、胸部疼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落枕穴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此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如此命名。

 指间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指间穴位于人体的手背,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手背侧之处。

主治疾病:

此穴为人体手部的重要穴道。主治疾病:指压该穴,可以治疗手脚冰冷。

 太渊穴 穴位取穴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伸臂仰掌的取穴姿势,太渊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的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对于腕部疾病有疗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口内点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姿势,口内点位于手掌部位,中指指根中央处即是。(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点为人体手掌部位对应全身反射区之一,其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对于治疗口腔炎非常有疗效。

 胃肠点 取穴方法:

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生命线即手掌上重要的三大主线之一。起源于食指与拇指之间,其终点一般都会延伸到手腕线部位,有的稍短些。这条生命线的中点即为此穴。(详见此手掌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点为人体手掌部位对应全身的反射点之一,其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就延缓身体老化,也预防眼睛老化,对于治疗老花眼非常有疗效。

 手三里 穴位取穴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侧腕,伸直前臂,曲肘的取穴姿势,手三里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手三里对精神镇定有效,可治疗精神性阳痿;此外,对齿痛、喉肿也很有效。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A>

人的手掌心是什么穴位?是连接人体的那个器官?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 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 中指 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 小指 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 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 食指 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

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

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30、眩晕:

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31、耳鸣:

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32、气喘:

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

33、肌肤老化:

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34、头发损伤:

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视:

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

36、贫血:

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37、打嗝:

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38、眼疾:

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39、胃病引起的胸闷:

胃肠点、手背胸腹区。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

40、老花眼:

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附图一:手掌掌心穴位图

附图二:手掌掌背穴位图附图三:手掌的反射区图

附图四: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

附图五: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附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附图七: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附图八:手部穴位图--掌背附图九:手部穴位图--掌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