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混合喂养如何断奶(混合喂养怎么断奶)

时间: 2023-02-23 05:49:48

混合喂养如何断奶

混合喂养期间的女性朋友是可以选择进行断奶的,因为宝宝在这个时间段食用一些辅食的话是可以很好的减少一些母乳的食用的,对断奶是有着一定的帮助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选择混合喂养的话应该如何的进行断奶。

混合喂养如何断奶

混合喂养的时候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减少宝宝母乳食用的时间,可以适当的让宝宝去多食用一些辅食,或者是在给宝宝食用辅食的时候选择多去添加一些辅食的食用量,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宝宝对母乳的依赖性的,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选择一些奶粉冲泡去给宝宝食用,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对母乳的摄入的,之后在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而且也可以选择在断奶期间的时候让宝宝减少与母亲接触的时间,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减少宝宝对母乳的依赖的,在平时生活中的话也可以直接果断的断奶,尽量不要因为宝宝哭泣就去给宝宝母乳喂养。而且在晚上宝宝睡觉期间要避免给宝宝进行喂奶,要让宝宝减少宝宝夜间吃奶的习惯。

混合喂养期间想要让宝宝断奶的话要尽量去选择一些适合的方式来进行的,在给宝宝食用辅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食用量,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宝宝对于母乳的依赖性的,而且在平时生活中的话也要尽量的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的,尤其是在夜间的时候。

混合喂养怎么断奶

1 混合喂养什么时候断奶 混合喂养的妈咪,至少母乳喂养达6个月以上,而给孩子断奶的最佳时期是10个月左右。但断奶不要选在夏天和春天,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温和湿热,病毒很多,宝宝断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宝宝的抵抗能力会减弱,很容易生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母亲人工流产、身体虚弱有病、奶水不足,婴儿整天哭闹消瘦时,应及时断奶,否则会直接影响母子健康。

2 混合喂养怎么断奶

逐渐减少喂奶

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慢慢减少喂奶次数,适当增加辅食即可。妈妈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

用其他辅食代替母乳

混合喂养的时候,宝宝对辅食已经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决定断奶,那就应该坚决不再喂奶,并且适当增加辅食分量,如婴儿米粉、菜泥、肉泥等。妈妈选择宝宝合适吃和他爱吃的辅食,宝宝自然对母乳不再有所依赖。

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选择一些接近人奶的配方奶,逐渐用配方奶代替母乳,逐渐减少喂母乳的次数,慢慢的全部断掉。

断掉晚上和临睡前的奶

许多宝宝都有夜里和临睡前吃奶的习惯,一般夜里的奶是很难断掉的,所以在断奶的时候,首先要逐渐减少夜里的喂奶次数。临睡前可以由爸爸哄宝宝睡觉,坚持一个星期就可以慢慢断奶。

3 混合喂养断奶后吃什么

配方奶粉

断奶并不等于断奶制品,配方奶粉是断掉母乳后2岁以内小儿的最佳奶制品。一方面它可以为婴儿补充营养,另一方面,它能帮助小儿早日适应其他奶制品。在宝宝断奶后,每天要喝500—600毫升的奶粉,分早中晚三次,保证基础营养。

婴儿米粉

婴儿米粉是一种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需要而研制的以大米为主的婴儿断奶期食品。一般来说,在宝宝4-5个月时,可以开始为宝宝添加米粉,由少到多,逐量添加。等宝宝的牙齿长出来,可以吃粥和面条时,就可以不吃米粉了。

泥状食品

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肉泥等泥状食品是最合适的。这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还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混合喂养的宝妈怎么断奶

(1)妈妈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
(2)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他们需要从吃奶中获得一种慰藉感,因此晚上断奶难度会相对比较大。在宝宝断掉白天那顿奶后,就可以慢慢断掉夜间喂奶,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
(3)用其他辅食代替母乳:混合喂养的时候,宝宝对辅食已经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决定断奶,那就应该坚决不再喂奶,并且适当增加辅食的分量。妈妈选择宝宝合适吃和他爱吃的辅食,宝宝自然对母乳不再有所依赖。
(4)用牛奶代替母乳:选择一些接近人奶的配方奶或者全脂牛奶,逐渐用牛奶代替母乳,逐渐减少喂母乳的次数,慢慢的全部断掉。
(5)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反反复复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这种做法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容易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