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武侠小说都会提到“奇经八脉”,比如《射雕英雄传》。因为打通奇经八脉后,经络就会通畅,功力就能快速提升。那么奇经八脉到底是什么呢?是怎样循行的?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
奇经八脉是什么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所以被称为“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的特点
奇经八脉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其一、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其二、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其三、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除带脉外,其余者都由下而上的循环。
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督脉:督脉的主要功能有三个:其一、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其二、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其三、主生殖功能。
2、任脉:任脉的主要功能有两个:其一、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其二、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的生殖功能,妊养胎儿。
3、冲脉:冲脉的主要功能有三个:其一、调节十二经气血;其二、主生殖功能;其三、调节气机升降。
4、带脉:它的主要作用是约束纵行的诸经,所有纵向运行的,无论是奇经八脉还是十二经脉,都能够被带脉所约束。同时,它还主司妇女的带下。
5、阴跷脉:阴跷脉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
6、阳跷脉:阳跷脉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运动
7、阴维脉: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作用。
8、阳维脉:阳维脉的主要功能是维系阳经。
奇经八脉里面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这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就在我们十二正经和七经八脉脉气相通的位置,加强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联系和交会,可以说是我们打通奇经八脉,达到调病养生目的的开关。同时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使用时常常是配对使用,可以从整体调节身体,减少因不会辨证而带来的不便。
奇经是十二经以外的另一类经脉,因异于十二正经而且没有表里的配偶关系,所以称为奇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除任、督二脉外,其他六条经脉均无腧穴。
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1.督脉
“督”有“总督”之意,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之督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3):
图2-13督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行脊柱内部,直上项部,由风府进入脑内,上巅顶,沿前额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
2.任脉
“任”有“妊娠”、“担任”之意,任脉起源于胞宫,担任一身阴经的盛衰,与女子胞胎孕育有直接关系。循行分布如下(图2-14):
图2-14任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向上行阴毛部,沿着腹正中线至关元,达咽喉部,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
3.冲脉
“冲”可解为“要冲”,又含“通”之意,由于此脉能通十二经脉之血气,故称冲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脊柱之内。
其外行者:经过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两侧,上咽喉,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4.带脉
带脉环腰一周,状如束带,因其分布而得名。循行分布如下(图2-16):
图2-16带脉
起于季胁下面,下行至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于水中。
5.阴维脉和阳维脉
“维”作网维解,有“联络”、“维系”之意。阳维能维系诸阳经,阴维能维系诸阴经。
起于小腿内侧,上行至大腿内侧,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会合任脉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2)阳维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8):
图2-18阳维脉
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至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至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6.阴跷脉和阳跷脉“跷”即足跟,内为阴,外为阳,故起于内踝者称阴跷,起于外踝者称阳跷。
(1)阴跷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9):
图2-19阴跷脉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行内踝上面,直上大腿内侧,过阴部,上沿胸部内侧,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前面,过颧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和阳跷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2)阳跷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20):
图2-20阳跷脉
起于足跟外侧,上行腓骨后缘,直上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入眼内角(与阴跷脉相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其中督脉循行于身后正中线;任脉循行于身前正中线;冲脉循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于足少阴经;带脉横行于腰部,环身一周,交会于足少阳经;阳跷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及头部,交会于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等;阴跷行于下肢内侧,上至头面、眼部,交会于足少阴经;阳维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颈、头部,交会于足太阳经及督脉等;阴维行于下肢内侧,沿腹第三侧线上行至颈部,交会于足少阴经及任脉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图1-14)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向上行于阴毛部,③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到达咽喉部,⑤再上行环绕口唇,⑥经过面部,⑦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上行于脊柱内;③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上达咽喉;⑤环绕口唇。(图1-16)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循行:①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横行绕身一周。(图1-17)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循行:①起于小腿内侧,②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胸部,⑤与任脉会于颈部。(图1-18)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向上经过外踝,③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经胁肋后侧,⑤从腋后上肩,⑥至前额,⑦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图1-19)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循行: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向上沿胸部内侧,⑥进入锁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图1-20)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21)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