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小孩拉肚子的用药禁忌(小孩拉肚子什么不能吃)

时间: 2023-03-10 07:05:06

小孩拉肚子的用药禁忌

很多小孩都会有过拉肚子的经历,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等多种原因,小孩子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那么家长看到小孩子出现腹泻的症状,肯定会非常焦急,同样很多家长会迅速给孩子服用药物,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孩拉肚子用药有一些禁忌,那么家长对于这些禁忌了解多少呢?

1、止泻药:拉肚子的早期不宜使用止泻剂,我们知道治疗拉肚子是需要一定的疗程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这一点我们需要牢记在心。如果小孩子是急性的病症的话,疗程一般是在两周之内。同时我们要注意区分,有的腹泻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的反应,有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和垃圾代谢出去。所以,当小孩子出现拉肚子的症状时,不要急于给小孩服用止泻剂,也不要给孩子服用抑制胃肠道蠕动的药物,这样容易导致身体正常的机能无法完全运作。

2、抗生素的使用:在人体的肠道内存在许多的菌群,它们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贸然的使用抗生素,有可能会伤害到对于肠道有益的菌群,如果伤害到了对人体有益的菌群,那么那些对人体有害的菌群会失去制约,从而大量的繁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这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家长应该及时的与医生取得联系,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治疗。

小孩拉肚子什么不能吃

有时宝宝积食了,或着凉了,会拉肚子。

要禁食鱼/肉/蛋等油腻食物。也不能吃凉性的或高VC的水果

吃清淡一些,像米粥,汤面等淀粉食物。

如果拉的严重,一定要多注意补水,白开水就行,也可以煮苹果水喝

拉肚是身体向外排泻清理垃圾的方式,不要用药去干预。

一般3-7天,会好转的

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6大误区

本文导读: 小儿秋季腹泻是这个季节困扰宝宝的最大疾病问题,严重的还可以会导致脱水死亡,此外,对于宝宝秋季腹泻,有的妈妈认为拉肚子只是几天的事情,很快就会自己好起来,有的妈妈却紧张地用这个偏方那个偏方给宝宝胡乱服用,最终导致小儿腹泻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其实对于小儿秋季腹泻,很多妈妈都存在以下六大错误认识。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是进入秋季后,宝宝特有的一种腹泻病。

由于暑热刚过,家长还笼罩在夏季传染病特别是中毒性痢疾的恐惧中。宝宝又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大便次数多(可达数十次),患儿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

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在欧、亚、美、澳、非各洲也都流行。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腹泻物大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许多人不知道婴幼儿秋季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了解怎样预防。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轮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因此,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宝宝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宝宝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在我国近两年开始应用,属于自费疫苗,所以多数家长还不太了解,再加上3岁前计划免疫排得很满,往往家长想不到,宝宝也没有机会接种此类疫苗。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 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80%。

接种方法:

1、 用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宝宝口内并使其咽下。应一次服用完,不要一日分数次服用。

2、 疫苗已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ml牛奶中,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禁忌症:

1、 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禁用;

2、 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暂缓接种。

副反应:一般轻微,个别宝宝出现反射性呕吐,极个别宝宝低烧和一过性轻微腹泻,一般不需处理。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4: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有的家长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狂轰滥炸,结果没炸着病菌,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轮状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5: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每天腹泻十几次,心疼宝宝,就把自己服用的痢特灵等止泻药给宝宝服用。

岂不知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儿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不宜使用。其他止泻药物: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两岁以下婴儿禁用;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宝宝腹泻或腹胀。因此,千万不可给宝宝滥用止泻药。

小儿秋季腹泻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和营养补充双管齐下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宝宝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长时间禁食或长时间控制饮食)。而过多地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剧腹泻,同时也不利于宝宝肠胃的修复。在宝宝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宝宝不吃时,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