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了,心梗这种疾病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也是非常的熟悉的,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心梗这种疾病对于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生活中出现了心梗的症状,那么有可能会威胁到我们人体的生命健康了,那么心梗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心梗的急救方法
1、持续呼叫患者的名字,让患者保持清醒,绝对别让他(她)睡着了。身上最好准备一小瓶沉香油。沉香油是急救之王。心脏名药“救心”即是沉香所提炼的。可以将沉香油滴几滴到患者的舌头上。另外,如果生活中有朋友们出现了心梗发病的情况了,那么我们可以用手指压人中,知道按压到患者的眉头皱起才可以松开,但是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了,不然也是会有危害的。
3、握空拳,反复滚压膻中到华盖这个区域,刺激心脏肌肉。(膻中:位于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的正中间。华盖: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骨间),这个方法对于帮助我们缓解心梗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心梗患者朋友们发病的时候,可以选择这个方法来缓解症状,这样不会再感到非常的痛苦了。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心梗的急救方法了,我们可以知道,心梗的急救方法也是非常的有讲究的,并且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尤其是我们心梗患者朋友们,一定更要了解这些心梗的急救方法了,一旦心梗发病了,那么就是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急救的,这样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心梗一般是多发于老年人的身上,不过这几年年轻人发生心梗的概率也在慢慢的增加。心梗在发生的过程当中是会出现呼吸困难的,而且心脏的位置会特别的疼,有的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当心梗发生的时候,如果离医院比较近的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如果离医院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千万不要随意的挪动,应该拨打120,让急救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急救。而在120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也要知道怎么样才可以帮助心梗患者快速的急救,接下来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急救的步骤。
发生心梗时一定要让患者平躺
首先有人出现心梗的症状之后,要先确定一下患者是不是有意识,看他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如果发现患者的意识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还可以正常的交流,那么就让患者平躺下来进行休息。因为在平躺的时候会让患者的症状减轻一些,然后这个时候抓紧去拨打120的电话,争取尽快的速度把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发生之后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大意,发生心梗之后的每一秒都是在跟生命赛跑。
必要的时候要采用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发生了心梗之后已经没有了意识,那么证明患者的心梗是比较严重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患者的两只手臂向上伸直。然后一定要把患者的颈部护住,这样才可以保证气倒是正常打开的状态。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没有办法呼吸,那么就一定要配合人工呼吸来进行急救。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患者的口腔以及鼻腔里的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用自己的拇指还有食指捏住患者的鼻翼,这样在嘴对嘴地向患者吹气,保证氧气的输送。这样可以帮助解决患者发生心梗之后,如果缺少氧气产生的各种问题。
在急救的过程当中,胸外按压也是很重要的
部分的患者在发生心梗之后就会发展的很迅速,没有办法可以正常的呼吸,然后会导致心跳停止。而这个时候就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不要因为按压给患者带来二次的伤害。通过胸外按压也是可以帮助患者来恢复心跳的。然后如果患者已经恢复了意识,第一时间要把患者收到医院,这样才有可能挽回患者的生命。发生心梗的时候是非常紧急的,也是很危急的,所以一定要采用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急救。如果急救的措施不及时或者是不正确,那么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也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出现危险的情况。
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持续的、完全的闭塞,从而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
症状表现:
心绞痛症状持续1O分钟以上,就应高度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肌梗塞患者除胸痛之外,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紫等症状,经休息或应用急救药物后不能缓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心肌梗死的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如出现胃痛、牙痛、背痛等症状,应引起注意。
救治措施:
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很高,死因主要是并发心律紊乱、休克。心梗发生后应紧急处理,一定要尽快送往医院。患者应避免激动与紧张,取便于呼吸的半卧位(坐靠在被子上)松开身上的领扣,皮带,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O粒,口服安定2片(5毫克),有条件的可立即给予吸氧。如果出现心搏骤停或意识丧失则立即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进行抢救。抢救治疗及时,可挽救生命或转危为安。
预防措施:
(1)去除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降压、减肥、降脂,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控制糖尿病。
(2)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大便通畅。
(3)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日O.3克,潘生丁5O毫克,每日3次口服,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心梗再发,复方丹参片及活血化瘀中药均可长期服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