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不好,要注意调理和保养,如果内脏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大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自我的保护。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想要健康,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补益脾肾?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补充营养物质,还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
桑葚紫米粥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和补肝益肾作用。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民间常作为补品。这样的粥品中含有紫米,紫米可以有补气血缓解贫血的作用,还有桑葚可以有补肾的作用,所以两者的结合,可以起到缓解腰酸背痛的作用和效果,还可以治疗白头发头晕的问题。
材料:桑葚、紫米、黑米、糙米、蓝莓酱。
做法:将桑葚洗干净并用盐水浸泡30分钟,晾干水分。将紫米、黑米和糙米一同放入锅中煮成粥,随即加入桑葚继续煮10分钟即可出锅。最后加蓝莓酱调味。
海参粥
中医学认为,海参味咸性温,入心、肾、脾、肝四经,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这样的食疗方法适合多种人群食用,特别是有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都可以吃这样的海参粥,可以有调理体质的作用,还具有补益脾肾的效果。
材料:海参30克,粳米6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海参用温水泡发,去内肠,剖洗干净,切成小块。切片煮烂后,与粳米同放入锅内,加水与调料,同熬成粥。
补气血,补益脾肾的一些食疗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可以有调理体质的作用,对于肠胃不好,或者是气血不足,贫血,乏力等等的情况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和效果,而且也有提高体质的作用,是不错的养生保健的食谱类型,对健康有好处。
养生食谱补气血
养生食谱补气血,气血对女人来说很重要,气血足,女人才能面色红润有光泽,相反气血不足容易出现脸色暗黄、长斑等等。可以看出气血对女生的重要性。下面给大家分享养生食谱补气血。
养生食谱补气血1 一、花生米炖肫花
材料:花生米25克,鸡肫200克
调味料:鲜汤,香油,姜末,葱花,黄酒,味精,盐适量
做法:
1、鸡肫清理干净,先切菊花花刀,然后切成大块,放沸水汆烫,捞出清洗沥干;
2、将除香油、味精外的所以材料、调味料倒入锅中,炖上1小时半,然后加味精、淋香油即可。、
功效:补气血,养肺润肺,适合气血虚弱者食用。
二、砂锅凤鹅豆腐
材料:豆腐250克,熟风鹅肉250克
调味料:色拉油,胡椒粉,清汤,味精,盐,黄酒,姜片,葱段
做法:
1、豆腐切块,放沸水汆烫后浸凉;
2、油锅烧热,方姜葱、鹅肉,煸香后倒入豆腐块、黄酒、清汤,煮沸后撇去浮沫,小火焖上20分钟;
3、拣掉葱姜,加盐、味精,撒胡椒粉,搅匀即可。
功效:补气血,强筋骨,营养不良、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
三、馄饨鸭
材料:猪肉馄饨20个,鸭一只
调味料:芝香油、味精、姜片、葱段、盐、黄酒适量
做法:
1、鸭子清理干净,放沸水里汆烫一下,捞出洗净备用;馄饨煮熟备用;
2、取竹垫,放在锅底,上面放鸭子,倒水将鸭子淹没,加黄酒、姜、葱,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然后盖上盖子;
养生食谱补气血2 1、补气血的零食
1、龙眼干
龙眼干又称桂圆干,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营养滋补品,在我国各地均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龙眼果实中含有50%-70%的水分,又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维生素等。有补血益气、提高免疫力、安神除烦、健脾、养颜护肤、抗衰抗辐射的功效。
2、葡萄干
女性由于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失血,极易患轻度贫血,脸色苍白、面颊缺少红色,看起来无精打采,而且怕冷,常年手脚冰凉。葡萄可以帮你恢复好气色。
中医认为葡萄具有“补血强智利筋骨,健胃生津除烦渴,益气逐水利小便,滋肾益肝好脸色”的功效,平常多吃葡萄,可以缓解手脚冰冷、腰痛、贫血等现象,提高免疫力。上班的女性不妨每天吃一小把葡萄干,连服7天就能收到效果。
3、芒果干
芒果干有益胃、止呕、止晕的功效,对于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晕眩、恶心呕吐等均有疗效。果肉或以芒果煎水进食对孕妇作呕也有很好的效果;芒果干能降低胆固醇,常食芒果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于视力,能润泽皮肤,是女士们的美容佳果。
芒果干有祛疾止咳的功效,对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有辅助食疗作用;芒果干的果汁能增加胃肠蠕动,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变短,因此对防治结肠癌很有裨益。
4、番薯干
番薯又叫红薯,含有丰富的糖、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b-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多。
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增强。另外番薯不仅能防止早衰老,预防动脉硬化,还能有效地预防肿瘤等。
5、柿饼
柿饼呈圆饼形,柿饼性甘湿无毒,软硬适度,食之味甜,有滋补、止血、解酒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润喉之功效。柿饼性味,生柿甘涩、凉、无毒;干柿柿饼)甘、温、无毒。入脾、肺、大肠。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主治咽喉热痛,咳嗽痰多。
柿饼表面附着一层柿霜,堪称柿饼的精华。同时,这层“白霜”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柿饼可治便血,解酒毒,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柿霜还可治喉痛,咽干及口疮等。
6、荔枝干
中医认为,荔枝干性平偏温,具有生津止渴、补气养血、理气止痛等功用。尤其是病后体虚、气血不足、胃脘胀痛、胃阴不足及口渴咽干等症的食疗佳品,具有神奇的医疗保健作用。
7、杏干
杏干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对改善肠部运动缓慢十分有效。杏干富含的钾元素可以有效调节人体血压。杏干含有丰富维生素A,有防止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的作用。
8、无花果干
无花果干性凉,可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可防治咽喉肿痛、燥咳声嘶、乳汁稀少、肠热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泻痢疾、癣疾等。
9、黑枣干
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黑枣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多用于补血和作为调理药物,对贫血、血小板减少、肝炎、乏力、失眠都有一定疗效。但吃的时候别一次吃的太多了,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副作用的.。另外,黑枣和红枣合二为一吃是保护肝脏的佳品。所以专家建议,黑枣对身体好处很多,适当吃些有利健康。
10、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的生活小常识是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此外,桑葚干能够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对乌发有特效,息风,清肝明目,解酒,改善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降低血脂,防癌。桑椹粉富含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和多种维生素及铁、钙、锌等矿物元素、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纤维素等。
2、补气血的食疗
1、黑米养颜补血粥
大家都知道,黑米、桂圆和红枣都是补气血的好东西,再搭配上营养价值极高的山药,美容养颜的效果更显著。
做法:黑米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桂圆、红枣、山药熬成稠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2、当归红枣排骨汤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常喝汤汤水水的东西,能保持皮肤弹性,焕发动人光彩。
做法:将洗净血水的排骨放入砂锅加入葱、姜片、当归、枸杞、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至排骨酥烂,加盐、鸡精调味即可。
3、核桃燕麦粥
燕麦纤维素含量高、热量低;核桃堪称抗氧化之“王”,这道粥做法简单、营养美味,是美女们调理身体的好选择。
做法:把清洗干净的核桃、燕麦、红枣、龙眼干倒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煮至浓稠即可。
4、双红南瓜补血汤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痛经的烦恼,除了要保持愉快的好心情之外,合理的饮食也不可忽略。这道双红南瓜补血汤不仅能帮助你解决生理期的烦恼,经常食用还可益气补血,使脸色红润并保持皮肤弹性。
做法:将洗净切好的红薯、红枣、南瓜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就好。
5、木瓜银耳汤
木瓜有健脾消食、通乳抗癌、抗疫杀虫等功效,富含维生素C,有“万寿果”的美称。银耳富含天然胶质,有滋阴、润燥、清热的功效,长期坚持饮用银耳汤能滋润皮肤、美容养颜;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补气和血的作用。
做法:将泡发好的银耳下锅煮开,加入红枣转小火熬半小时,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即可盛起饮用。
6、黄豆雪梨猪蹄汤
做法:猪蹄半只,雪梨1个,大豆50克、姜片适量、盐适量;猪蹄加姜片汆水去除异味后剁成块;锅中加足清水,放入猪蹄、去核切块的雪梨、大豆和姜煮沸,开盖维持旺火继续沸煮15分钟后转慢火煲1小时;汤煲好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养生食谱补气血3 怎么补气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五个步骤,调理气血不足。
一、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二、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道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三、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道医养血的经典药方。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四、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五、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头晕贫血就要及时补血,但补血不要想得太难,日常饮食中食物食疗就有不少补血佳品。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
苏东坡九蒸芝麻方
【配方】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
【功效与应用】补肝益肾、滋润五脏、渗湿利水、宁心安神。适用于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本方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延缓衰老的饮食方。方中芝麻味甘,性平。补肝肾、滋五脏,治肝血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秘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述:“主伤中虚羸、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茯苓味甘淡,性平。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惊悸健忘等症。《日华子本草》曰:“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与芝麻互补为伍,更有利于益脾胃、安心神、补脑填髓,是抗衰防老佳品。
【制法】将芝麻即1日内蒸3次晒3次,重复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晒;茯苓洗净去皮晒干,共为细末,以蜂蜜炼熟,瓷器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蒸蛋、煮蛋、冲开水均可。
唐朝永乐公主丰姿绰约方
【配方】沙蒺藜500g胡桃仁1000g蜂蜜500g
【功效与应用】散风明目,下气行血,补肾固精、温肺定喘。适用于身体瘦弱,饮食不佳,皮肤干燥,目赤身痒,下焦虚寒,阳萎遗精患者食用。据古代食疗养生学载:“服一年后冬不寒,夏不热。服之二年,老还少,头白再黑,齿落更生。服之三年,身轻延寿”。又云: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女儿永乐公主,幼年肌肉干瘦,肌肤不丰。后因战乱避居沙苑常以当地所产蒺藜煎水当茶饮,二年后竟健美艳丽,丰姿绰约,后人传为佳话。
【方解】方中沙蒺藜味辛苦,性温。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胡桃仁味甘,性温。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咳,腰痛脚弱,阳萎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孟诜曰:其“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滑”。二者与蜂蜜合用,对身体虚弱者有补益作用。
【制法】先将沙蒺藜洗净、烘干、研末、纱布包扎、置砂锅中文火熬汁。过滤,去渣留汁。胡桃仁切细、捣烂与蜂蜜同入汁中共熬成膏。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中、晚各1匙,开水冲服。
神仙巨胜丸
【配方】巨胜、牛膝、巴戟、天冬、柳桂、熟地、酸枣仁、覆盆子、菟丝子、山药、远志、菊花、人参、白茯苓各30g蜂蜜500g
【功效与应用】清热润肺,滋阴补血,补肝益肾,益精补气。适用于中老年人抗衰防老食用。原方云:“服一月,身轻体健,万病不侵,轻身壮阳,返老还童,去三尸、下九虫、除万病”。
【方解】本方剂来源于古代食疗养生方。方中巨胜,又名黑芝麻,味甘,性平。补肝肾,润五脏。用于肝肾经血不足的眩晕、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步履艰难、肠燥便秘等症。巴戟味辛甘,性微温。补肾阳,祛内湿。用于腰膝无力,关节酸痛,小便失禁、阳萎、遗精、风寒湿痹等症。天冬味甘苦,性寒。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于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消渴、便秘、咽喉肿痛等症。熟地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血。用于血虚及肺肾阴虚、腰膝痿弱、劳咳骨蒸、遗精、月经不调、耳聋、目昏等症。菟丝子味辛甘,性平。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用于视力减退、耳鸣、阳萎、遗精、腰膝酸软、尿频余沥、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等症。山药味甘,性平。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远志味苦辛,性温。安神,化痰。主治失眠、惊悸、咳嗽多痰等症。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用于虚脱、心衰、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忡,久病体虚,神经衰弱等症。覆盆子味甘酸,性平。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用于治疗阳萎、遗精、溲数、遗溺等症。牛膝味酸苦,性平。生用活血化瘀,主治经闭、经痛。熟用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骨痛,关节不利等症。
【制法】巨胜(黑芝麻)酒浸1宿、九蒸九晒,牛膝酒浸,菟丝酒浸,诸药焙干研末、炼蜜为丸。
【服法】每日早晚空服1丸、温酒或开水下。
理脾糕
【配方】百合50g莲子肉30g山药100g苡仁50g芡实100g白蒺藜10g粳米粉250g糯米粉250g砂糖适量
【功效与应用】补虚损、抗衰老、防癌症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日常保健食用。
【方解】理脾糕出清·费伯雄《食鉴本草》。方中百合味微苦,性平,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等症。百合所含秋水仙碱,是疗效较好的抗风痛和抗肿瘤药物。莲子肉味甘,性平。补虚损,养心安神,健脾止泻,补肾止遗。用于心虚或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心悸,脾虚泄泻,遗精,尿频,白虫,带下等症。《本草拾遗》:“令黑,不老”。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养心安神,并有防癌抗癌作用。用于脾虚水湿不化,食少泄泻,腹胀水肿,小便短少,以及筋骨痛,关节屈伸不利,肺痈咳嗽,失眠,惊悸,健忘等症。白蒺藜味辛苦,性温。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等症。还能治牙齿出血、松动。其它如芡实、山药、粳米皆有养阴补肝益肾和健脾和胃的功能。上述药物合围有防老抗衰、延年益寿作用。
【制法】诸物磨粉,过筛、混合蒸糕,烘干,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中、晚随意取食。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吃什么食物补血
1、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
2、菠菜
这是最常见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补血食物,波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爱吃胡萝卜,那就多吃点蔬菜吧。
3、乌鸡
《本草纲目》记载乌鸡有大补作用,可以补诸劳虚损,可以治疗消渴症。另外,还有益于产妇,尤其治疗妇女的崩漏带下等一些顽固血病。另外,对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止小孩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4、红米
红米中的丰富淀粉和植物蛋白质,可补充体内消耗,也能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它富含众多的营养素,其中以铁质最丰富,故有补血、预防贫血的效果,对于女性经期失血过多,吃红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5、花生
花生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在我国花生被认为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中医认为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的作用主要就是花生外那层红衣的功劳。
6、黑豆
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
7、牛奶
牛奶不仅可以美白皮肤,补充钙质,它更能补气血、滋养身体。女性通过多喝牛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补血养生的效果哦!
8、萝卜干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吃什么水果补血
1、补血的水果有桂圆
桂圆含有维生素的A,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桂圆汤,桂圆酒等食物,相当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料理。
2、补血的水果有大枣
大枣大家都很熟悉吧,它可是补血的优良水果哦,大枣的营养价值很高。枣是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食品,它含丰富蛋白质、醣分等。所以,常吃大枣不仅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养颜哦。
3、补血的水果有葡萄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12,特别是以带皮葡萄发酵制成的红葡萄酒,每升中就含有12—15毫克的维生素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12,对于治疗恶性贫血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一般缺铁性贫血而言,葡萄含有丰富铁质,是补充铁质很好的辅助食品,缺铁性贫血患者、妇女皆可多吃,有助增进其血液制造功能;孕妇更应该多吃葡萄,当然葡萄干也行,常吃不但对胎儿的健康有益,也能使孕妇面色红润、血脉畅通。
4、补血的水果有樱桃
樱桃是含铁量很高的水果。女性常吃樱桃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樱桃中富含铁和维生素A,有驻颜美容的功效,可以是皮肤红润,消斑去皱。在补铁的水果中,樱桃实属上品。维生素A能够促进铁质的吸收。
5、补血的水果有桑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