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穴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穴位了,特别是在进行针灸的时候,往往都是离不开大横穴的了,不过很多人虽然知道大横穴的存在,但是对于大横穴的具体位置就不是很了解了吧,那么到底大横穴在什么位置呢,我们按摩大横穴有什么好方法呢,一起看看吧。
调理月经:大横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在小腹中间的位置,距离肚脐眼四寸的地方,左右各有一个穴位。大横穴和归宁穴的位置相差不在太远,其作用也是相似的。归宁穴在肚脐下面四寸,中线旁边两寸的位置。和大横穴比较起来,归宁穴有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对于女性朋友们来说,在按摩大横穴的时候是可以搭配归宁穴一起的了,好处极大哦,可以很好的帮助女性朋友们调理月经,特别是对于经期不调的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治疗腹痛:腹痛由很多种原因引起,但是几乎所有的腹痛,都可以用按摩大横穴的方法来止痛,且其效果十分好。只是在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找准穴位,按压的时候会有一点痛,但是无伤大雅,这是一个治疗的过程。
长期便秘:有些患者属于习惯性便秘,或者长期便秘。不想依赖药物,但是又不知道应该缓解病症。这个时候患者可以去找专业人士针灸大横穴或者自己时常按摩大横穴,相信病症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可以让我们的肠胃重新恢复活力,是养生的有好选择。
治疗泄泻:泄泻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人们的烦恼却是不小。一些患者吃了药还是不见效果,不知道能够如何解决。其实办法非常简单,只要自己经常按摩一下大横穴,这样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我们大家不妨试试哦,通过按摩这样的穴位来进行养生,好处是很不少的。
大横穴作为常见穴位的一种,我们经常的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起到的好处的确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肠胃健康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缓解多种肠胃不适的问题,对于女性来说,还可以很好的调节月经,是大家不能错过的保健穴位。
1.祛除胃火按大陵-- 主要作用是祛除胃火。大陵穴位于手掌和手臂交界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用手指按压,不过需要注意力度,按的时候轻柔一些,大约5分钟,穴位处按摩有酸胀感传来,即可。
2.口疮口臭按劳宫-- 位于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中指指尖指向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通过治疗由于身热或者内热引起的口疮、口臭。
3.感冒腹痛按神阙-- 肚脐的中间,即我们常说的肚脐眼。按摩此穴位对感冒、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脐,左手重叠于右手背,顺时针方向摩50 100次;换左手在下,逆时针方向摩50 100次,以腹部发热为宜。
4.久咳不愈按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5.健肾固精按丹田穴--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6.眼睛干涩按攒竹穴-- 位于眉头内侧,对于视力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头疼,口眼斜也有治疗的作用。双手手指指腹向内,外分别按揉攒竹穴30圈,可以很好的缓解眼睛疲劳。
7.膝盖疼痛按血海穴-- 是在膝盖的内侧,就时我们的手掌心对准膝盖的正中央,拇指和食指成线45 角,拇指的指尖所在的部位就是我们所说的血海穴。用拇指墩放在学海穴的部位,用力按压五秒会感觉到有一种酸胀感,重复的进行,也可以使用拍打的方法,后换腿操作。
8.月经不调按血海穴-- 在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月经不调、气血不足,闭经等妇科的一些疾病都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得到缓解和治疗。按摩血海穴使得经脉更加畅通,促进血液循环,补血养血,能使身体得到很好的调理。
9.人体自带的“牛黄解毒丸”-- 太冲穴: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这样说吧,凡是肝经上引起的问题,都可以找太冲穴解决。对于我们日常说的:脂肪肝、胸闷、突发耳聋、眩晕都有很大帮助。太冲穴比较敏感,按揉起来会有压疼感,一般用拇指按压5分钟即可
10.牙齿疼痛按翳风-- 缓解牙齿疼痛的特效穴位。医者或者病人自己将食指按在本穴位,用力指压,并且用拇指指压面颊的四白穴,可缓和上齿疼痛,假如和大迎穴一起指压,则可以缓和下齿疼痛。
11.虚秘/冷秘型便秘两要穴: 对于缓解热秘最常用到的穴位有两个大横和水道,但需要同时采用温和的方法进行按摩,比如用艾灸辅助。具体按摩方法同样很简单,直接艾灸双侧的大横穴和水道穴即可。
12.耳聋耳鸣按耳门穴-- 如蝉鸣、重听、无所听闻等症状时,除了配合相关的治疗外,我们还可以按摩耳门穴来调理。耳门穴是三焦经上的穴位,它具有降浊升清、疏风清热、聪耳消肿的作用。
13.痛经就按地机穴--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
14.失眠睡不着就按神门穴-- 神门穴是人的神气出门之门户,对于失眠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除此之外,还对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以及高血压、胸胁痛等病症有调理作用。
15.痔疮就按摩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当我们微微的踮起脚尖时,小腿后面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承山穴,按摩时用大拇指用力按压1分钟,然后松开,30秒后在按压1分钟,可以这样反复的按,直到穴位感到酸麻感为止。
赞成3楼的看法,具体病症具体分析,采用的手法和取穴不一样,大致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推拿按摩对功能性的胃肠疾病治疗效果较好,器质性的只能是辅助方法。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如嗳气,胃胀,便秘等点按中脘,梁门,大横穴,然后在腹部以顺指针方向以摩法施术5分钟左右可以有所帮助。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保健。在一些传统的节气方面,他们会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调节他们的身体。一养古方堂专家认为,每个人都听说过它,在三天做艾灸时,它可以起到比平时更强的冷和湿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排毒和增强身体。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艾灸的针灸穴位。
1、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部和外侧部分,它距离我们胫骨的前缘大约一根手指。按下时,会有酸痛感,艾灸对这个穴位可以明显改善精神。
2、关元。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四指宽。因为这个穴位在腹部,艾灸后,男人可以弥补肾脏,强化阳气。女性的话语可以温暖经络,起到补气血的作用,因此,这个穴位的健康效果更好。
3、神阙。这个穴位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肚脐的这个位置,没有脂肪组织,直接连接到我们的皮下,包括腹膜和器官。因此,艾灸在这个位置可以直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调节器官的功能,胃肠道也有一些改善。
4、中脘穴。这个穴位在肚脐上方四英寸处,大约是四个水平手指。针灸穴位对胃部各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常见的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它还有助于便秘和腹泻。
艾灸是一种调节身体的传统方法。正确的艾灸方法和针灸穴位的选择可以起到降寒,疏通经络,维持身心愉悦的作用。
患者在便秘的时候最好不要采取穴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且也可能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开塞露的方法来缓解,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吃粗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的通畅,也要多注意喝水,避免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饮食。
长期便秘,按摩下腹确实有利于排便,主要是经过轻柔的手法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让肠道内的宿便松解,可以使缓解便秘,有利于大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