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我们平时最主要的主食,在南方,大米是一天三顿饭必吃的食物。大米的种类非常的多,不同的种类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一般大米有白米、糙米胚芽米等等。这些大米的营养价值不相上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仔细的介绍一下大米的营养价值。
米类的不同健康吃法
1、白米
白米是主要热量来源。
热量:约270﹣290大卡/碗。
白米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约占75%,蛋白质约占7%,油脂约占2%,因此米饭提供我们生活所需最主要的热量。有的人认为吃白米会变胖,其实不然,如果经常不吃米饭的话,可能会出现隐形胖,如果白米饭吃的少的话,脂肪就是摄入的更高,这样反而会导致肥胖的出现。
2、糙米
糙米的营养成分最高。
热量:约230﹣250大卡/碗。
糙米是指未经过精制过程的米,比白米含有更丰富的醣类、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维生素E及可防止老化的米糠醇。糙米可能口感并不是很好,所以平时做的时候可以参杂在白米饭里面一起煮,这样口感会更好。其实吃一些糙米可以让肠胃的蠕动更快,可以很好的防止便秘的出现,还能防止肥胖。
3、胚芽米
胚芽米富含维生素E。
热量:约260﹣270大卡/碗。
胚芽米里面的维生素E含量非常的丰富,平时吃一些可以很好的预防癌症的出现,而且胚芽米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而且全面,平时吃一些好处非常的多。
平时我们通过吃大米来摄入很多的营养元素,在大米中,营养元素是非常的齐全的,吃一些对于身体的好处很多,在维持健康的同时,补血补气。从上述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大米的营养价值也不同,功效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大米。
小米粥对于我们的生活作用是很大的,可以帮助一些胃部不舒服的人进行一个调理,可以让胃部慢慢的恢复健康。但是,想要喝到美味的小米粥,我们还要懂得技巧。那么, 小米怎么煮才好吃又有营养?
小米怎么煮才好吃又有营养1.小米粥中放豌豆。把掏干净的小米放入适量的水,待煮开五分钟左右,放入适量豌豆,也可根据个人爱好,放少许胡萝卜,小火慢炖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2.小米发糕。这种做法首选要把小米用机器打成小米粉,然后将小米粉和面粉混和在一起,再加入酵粉,倒入适合量的水把三种粉混合揉成较软的面团,之后在面团上抹少许花生油,将面团保存发酵,下一步是把发酵好的面团上放入事先切好的红枣丁。最后一步就是把面团放入冷水锅中,蒸4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3.红枣小米豆浆。这种做法所需要的食材有黄豆、小米和红枣。在做之前,要在前一晚将黄豆和小米浸泡。红枣要提前去核,切碎。做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黄豆、小米和红枣丁放在豆浆机里,加水搅拌,十分钟后即可引用。
4.韭菜鸡蛋炒小米。首先要把小米在开水锅中煮5分钟左右后捞出晒干,之后把韭菜洗净切碎、鸡蛋打碎成散装。下一步将打散的鸡蛋放入开了的油锅里,当鸡蛋炒成凝固状后即可,再把炒好的鸡蛋铲出,把之前的小米放入油锅中,待小米都散开后把炒好的鸡蛋和之前切好的韭菜倒入锅中,翻炒均匀后即可。
5.小米红枣雪梨粥。在熬之前,把小米和红枣洗净,雪梨洗净切成小块。准备就绪后,先把小米和红枣放入锅中,先用大火,待沸腾之后,转至小火,待小米呈现粘稠状时,可下事先切好的雪梨,十分钟之后即可饮用。
以上五种小米的吃法既美味,又有营养,希望大家能够保存。
吃小米的注意事项1、虚寒与气滞体质,小米要少吃
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哪些人气滞
说到气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生气以后,觉得胸闷难舒。这是因为情志不畅会导致一时“气滞”。如果是因疾病而导致的气滞体质,可能会长期胸闷喜叹息,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嗳气,女性乳房胀痛,甚至咽部如有异物梗阻,这类人是不适合吃小米粥的。
哪些人虚寒
虚寒体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一道冬季就裹得跟粽子似的,手脚冰凉,背部发冷,如大便稀薄都是这类人的主要特征,如果你有上述这些症状,也不合适吃小米粥,当然,如果要吃小米粥,记得加上一两片生姜。
2、小米熬粥吃米油,营养体内留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饭,三是磨成小米面蒸着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可以与各种粗粮搭配,做成不同风味的粥,有着很好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小米熬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确实是上好的营养食品。
精彩推荐: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松子的功效与作用黑木耳的功效与作用蜂蜜的作用与功效洋葱的功效与作用吃灵芝孢子粉会上火吗如何炖人参才滋补深海鱼油与鱼肝油的区别核桃能和牛奶一起吃吗
绝对正宗五常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颗粒晶莹剔透,色泽如玉,软滑筋道,未食已闻米香,实乃米中之王。 煮饭时可加杂粮营养好,烧前泡一会煮出的米饭更香更好更有营养。淡淡的清香使人心情舒畅。胃口好,吸收好,营养就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