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如果能有一杯清凉的水是很惬意的事,不仅能解渴,而且也能让人提高精神。不过喝水也应注意适度饮用,以免发生水中毒的现象。
夏季“水中毒”的现象经常发生,甚至有患者严重到发生昏迷的程度。水中毒”往往发生在人体流了大量汗水之后,钠盐等随汗液大量流失。如果水应此时只是大量饮水而没有补充适当的盐分,血液被大量的水稀释后,渗透压降低,水就会通过细跑膜渗入细跑内致使细跑水胖而发生水中毒。这水中毒对人体损害较重,其中又以脑细跑反应最快,一旦脑细跑水喝饱中,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表现为头昏脑胀、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律减速,严重时会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补充流失的盐和水。盐水进入人体后,会进入细胞,使不断出汗而缺水的机体及时得到水分补充,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毒。
专家提醒我们,喝水一定要讲究方法,别忽视体内无机盐含量,它们只要在体内少于一定的含量就会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在大量出汗后,最好在喝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大量运动后应采用口渴少饮,多次漱口的方法解渴。另外,也可喝含钠离子及各种矿物质的汽水、矿泉水等,以补充体内微量离子的不足。
同时专家还提醒,夏季口渴,喝水不要过量,每次以100~150ml为最好,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为宜。
由于人体在夏季大量出汗,人们的食欲减退,夏季人体消耗能量增多。所以,夏季人体容易缺钾,缺钾会使人感到倦怠疲乏。
防治低钾的关鍵是补钾。临床上可选用口服10%的氢化钾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高的食品,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菠菜、山药、毛豆、大豆等。此外,椐研究,在茶叶中含1.1~2.3%的钾,所以夏季喝适量茶水不但能消暑,还能补钟,可谓一举多得。
为啥有的人会说,水喝多了,也会“中毒”?“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是由于饮水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所引起的。一般人一天内摄入水量超过4升就有水中毒的危险。水中毒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水中毒,一种是慢性水中毒。水虽然是我们认为再安全不过的东西,但水中毒却十分危险,轻则身体不适,停止饮水后就可以缓解,重则有可能导致肺水肿、神精受伤,甚至丧命。
水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精神失常、嗜睡、呕吐、呼吸抑制、心率降低、定向力障碍等。
导致水中毒的原因:
1.饮水过多,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水中毒的原因。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我们不知觉的就会饮入过量的水,从而到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改变,细胞吸水膨胀,过多的水进入细胞可能引起细胞破裂。
2.肾功能障碍。肾功能异常的人由于肾脏过滤血液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的水分不能尽快被分离排出体外,而是在人体内逗留。这时,如果再摄入大量水分便极易引起水中毒。
3.体内激素失衡。控制排尿的激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抗利尿激素,如果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我们的身体中控制生成尿液的器官会认为我们体内缺水,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体内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久而久之,我们便会水中毒。
水中毒的常见治疗方法有:
1.停止或减少饮水,使摄入的水量少于排出的水量。
2.注射少量的利尿药物,促进尿液的排出。
针对水中毒我们还是防范为主,正常人只要注意自己的饮水量,不过量饮水,一般是不会水中毒的。对于肾功能有异常的朋友,只要谨遵医嘱、多多注意,也不会有大问题。当然,如果出现了水中毒的症状大家一定要及时就医。
正确饮水的原则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因此最好先将水含在口中,再缓缓喝下,尤其是肠胃虚弱的人,喝水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睡前少喝、睡后多喝也是正确饮水的原则,因为睡前喝太多的水,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也会老跑厕所,使睡眠质量不高。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早上起来需要及时补充,因此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这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
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煮开并沸腾3分钟的开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气及一些有害物质被蒸发掉,同时又能保持水中对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喝生水的害处很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水中的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导致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
要喝新鲜开水,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新鲜开水,不但无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但如果时间过长或者饮用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由此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并不鲜见。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白开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
喝水不当会“中毒”
“水中毒”是指长期喝水过量或短时间内体必须借着尿液和汗液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来减肥的方法是很危险的。
补充水分因人而异
除了口渴,健康的人以尿液颜色来注意何时应该多补充水分:尿液颜色正常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必须多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因此,便秘的人应特别注意汲取足够水分。
感冒发烧时多喝水,能促使身体散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运动量大的人也需要增加水量。
有膀胱炎病人常常会因排尿不畅控制饮水,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做法。此类病人要比平常喝更多水,使尿量增多,增加冲洗流通的作用。
水有利尿功能,可以使输尿管、膀胱流畅,防止结石发生和细菌感染。
水喝太多会增加心脏及肾脏的负担,患有心脏病、肾脏及肝脏有问题的人都不适合多喝水,应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
烧水应烧开3分钟
科学家研究证实,自来水含有13种对人具有潜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氯化物(为卤代烃和氯仿等)。水中这类有毒物质的含量同水温密切相关: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常温下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则由43.8微克升到177微克;到100℃时,两者含量分别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继续沸腾3分钟,则降为9.2微克和8.3微克,这时的开水才称得上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科学实验还证明,煮沸1~3分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十分缓慢;煮沸超过5分钟,其含量才会急剧增加;如果继续煮沸至10分钟,这种有害物质就成倍增加。
所以,把自来水烧开3~5分钟,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适合人们饮用。
饮水的4个最佳时间
第一次:早晨刚起床,此时正是血液缺水状态。
第二次:上午8时至10时左右,可补充工作时间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3时左右,正是喝茶的时刻。
第四次:睡前,睡觉时血液的浓度会增高,如睡前适量饮水会冲淡积压液,扩张血管,对身体有好处。
大暑闷热感十足,人在大量出汗的同时,还在源源不断的为机体补充水分,但近几年因为喝水问题,也频繁出现“水中毒”事件,这是什么原因?
据报道发现,在2013年的夏天,我国北半球出现连续高温,欧洲地区“水中毒”事件不断上升。《当地时报》还报道,有些人还会直接喝自来水消暑,更有的人说夏天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
这里主要说的是,喝水经常用几种方式,当心“中毒”。
过量饮水: 经常在高温工作下的人群,如清洁工、保安、高温作业者等等,可能都会为了消暑而喝大量喝水,但大家也要讲究办法。特别是短时间内吃进大量的水,极易造成“水中毒”。
当机体内的钠、水失衡后,水分过多还可能引发低钠血症,患者轻则会出现头晕脑胀、头痛、尿液颜色变浅,严重的还会造成休克,甚至是增加死亡的概率。
所以,喝水还需看自身情况而定,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每人饮水量要在1500~1700ml,如果出汗较多,机体流失大量水分,少量盐后。
我们不妨选择喝些淡盐水,当然我国人饮食过于重口味,为了限制正常的食盐摄入,每天吃盐量要满足一个瓶酒瓶盖,多吃容易增加血压升高、伤胃、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危险。
选择正常温度的水: 经调查发现,10摄氏度左右的水,既能起到降暑降温的作用,还不会轻易伤害到肠胃,适合消化不良、肠胃疾病以及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儿童喝。
在外出回到家后,或运动过后流失水分较多,每次补水量以不超过800ml为宜。
不选择猛喝水的方式: 很多人都喜欢等口渴后再喝水,一直渴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头晕,接着再用猛喝水的方式,这种做法不利于身体 健康 ,建议造成过量的水进入机体,造成钠水失衡,增加水中毒的概率。
每次喝水不超过200ml: 有的人不知道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其实每个人情况不同,主要根据小便、出汗身体恢复掉的量为主,以每次不超过200ml为主。
如果身体流失的电解质比较多,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喝运动型饮料。
不直接喝自来水: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工业也越来越发达,而自来水虽然都经过处理,但还不适合直接喝,尤其夏天谨防食物中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