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已经是非常常见病症,它有很多的病发原因,比如说最常见的坐骨神经干发生病变引起的;椎管内病变压迫腰骶神经根引起的;脊柱病变侵及腰骶神经根引起的;以及骨盆和盆腔疾患侵及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的。
引发坐骨神经痛之后,不仅疼痛异常而且治疗不当很容易产生病情反复的状况。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反反复复很容易使病情加重,造成下肢肌肉萎缩。一旦引发坐骨神经痛之后,必须要根治才能保障不造成跛行的后果。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很多的办法,比如说最简单的食疗法以及自我锻炼法,在日常生活针对病症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以及饮食上添加一些合适的中药材,比如说燥湿利水的苍术、白术;补血活血、疏经通络的鸡血藤、红花;这些中药材都可以有效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病痛。
治疗坐骨神经痛还可以通过针灸以及推拿来治疗,这俩者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内的微循环系统以此来达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作用。以上所说的方法大多都是通过舒畅身体的经络、祛湿散寒等效果来治疗坐骨神经痛,而中医里面的中药对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最是明显。
有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疏通经络功效的药剂方:蠲痹镇痛汤,选用中药材制川乌、制草乌、细辛、牛膝、苍术、防己、制乳香、鸡血藤、伸筋草、川芎、桂枝、甘草。川芎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苍术有燥湿利水、健脾的功效;鸡血藤、伸筋草有疏经通络的效果;此药方主治因寒湿闭阻导致的坐骨神经痛。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这些办法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游泳、练瑜伽、做普拉提等方式进行锻炼,以减轻疼痛。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西医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中药:外用贴剂,如蜂毒古今贴等纯中药外敷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中医治疗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坐骨神经从腰椎脊髓发出,沿着臀部和腿部一路到达脚部,是人体最大最长的一根神经。大概分为三种情况,有一种是因为外部的创伤,或者是因为受凉引起的疼痛,会偶然间的痛一下,疾病治疗也很容易复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侧有疼痛的感觉,很少有双侧都疼痛的情况。再有就是全身性的疼痛,表现症状是背部腰部,逐渐感觉僵硬麻木,疼痛的感觉逐渐加重,慢慢引发到腰部臀部等地方,最后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包括主妇都会有痛的感觉,阵发性的疼痛,在半夜疼痛会更厉害一点。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最好选用保守的方法恢复:平时注意休息,注意防护,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外用掏、宝的(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坐骨贴有以下优势:
1. 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道的刺激。
3. 不损伤肝肾,药物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不走肝脏,用的又是中药,避免了对肝肾的潜在危险。
4. 操作简单,治疗用时短,不耽搁病人工作。
5.无痛苦、无伤害,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
一:坐骨神经痛有什么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二: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1、要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
冬季要防寒保暖,夏季不贪凉,应避免自然风、电扇和空调直接吹风,空调室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宜太大。
2、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
要采用正确睡眠姿势,古语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专家指出,睡眠姿势以右侧卧微屈双腿为最佳,使脊柱自然形成弓型,全身肌肉呈松弛状态,四肢可自由变动到最合适位置。
站立工作时间如过长,腰肌容易疲劳,可以做些平衡动作:轻收臀肌,二膝微弯,骨盆转向前方,内收腹肌,腰椎生理前突变平,就能消除腰痛和疲劳;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腰背部有靠垫,如弯腰弓背坐,时间长了易引起腰背肌劳损。
3、劳逸结合
如超负荷工作人易疲劳,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易产生损伤或意外伤;在挑、抬重物时应直腰挺胸,注意重力平衡,防止腰扭伤;从事体力劳动者要带好护腰,如果腰部损伤要及时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