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经历,有的时候可以对症下药,可如果实在是分不清自己属于什么痛经,这也不要紧,还有两个办法,对所有的痛经都有效。
第一种是汤瓶八诊的脉诊。就是从阴陵泉向下推,推到三阴交,并且在阳陵泉和三阴交重点按摩,每天一次,半个小时。从月经来之前一周开始,一直按到月经结束后一周。我给很多痛经的女孩做过这个脉诊,效果都特别好,有的只在月经前推了三天,经期就没疼。这个不用到医院做,自己在家做一样有效。这条经脉止痛的效果特别好,对所有类型的痛经都有很明显的疗效。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汤瓶八诊的脚诊。你告诉你那些朋友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手脚就是身体的末梢,末梢的经络特別集中,所以这是治病的关节点所在。泡完脚后反复用两只手去摩擦涌泉,因为这个涌泉是肾精的第一个窍穴,对肾有直接的影响,肾主二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就会改善痛经。按完涌泉两只手同时握住脚腕,像拧东西似的,两只手向相反的方向来回转动,也就是转五围的动作。这样一下就能刺激肝、脾、肾、胃等与经血直接相关的脏器,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全面的了。
痛经是让女性倍感痛苦的事,但同时也是很好治的病,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实践汤瓶诊法,自己动手恢复自己的健康。
一、指法:
诊脉的指法很简单,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中指定关,(腕后高骨即为关)三指分别排开,同时根据人之体型合理布指。高大者指宜疏,瘦小者指宜紧。
二、腕脉各主脏腑及常脉
中医秉持易之原则:“知常达变”。这一观念一定要明记在心。只有知常,以常态为尺度,才能知道不正常的表现。
左寸口主心,心脉常态为浮大。
左关上主肝胆,此脉以长弦为常态。
右寸口主肺,肺脉常态为浮涩短。
右关上主脾胃,此脉以缓大为常态。
左右尺中属肾,此脉宜沉软。
三、脉之基础
对于初学者来说,诊脉是道门坎儿。是一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不就是用手摸脉吗?或者说所有的脉都是跳动的呀。其实脉里乾坤大有学问!
首先从诊脉不难说起。知道怎么定位,这就是小小的一个入门,至少你知道怎么把脉了。
然后要了解的就是脉的至数,也就是正常脉的跳动次数。古代没有钟表,不可能以分钟来计脉搏跳动次数,而是以一息为准。何为一息?就是正常情况下的一呼一吸。标准是什么呢?一息四至为平脉。就是说一呼一吸间,脉搏跳动四次,这是正常的。比此慢或快于此,皆为病脉。
一息四至号和平,更加一至无大疴,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即云殂,
六至为数七至极,八脱九险十危急。
1、浮脉
浮脉属阳脉,主表。那么什么叫浮脉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浮在皮肤上的脉,用手指轻轻的搭在皮肤上就能感觉到脉的跳动。从外感的角度来看,此时外邪尚未入里。一般外感初起,易现浮脉(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者除外)。
主病: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外感多以浮迟、浮数、浮紧、浮缓为特征,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是人迎脉的把握。
左手人迎脉一盛,便是风寒暑湿症,恶寒发热更无殊,四脉四症要审定。
浮而无力是伤风,浮而有力伤寒症,浮而虚者暑伤心,浮而缓者湿之病,
发散渗利不可差,用药和平保元命。
2、沉脉
沉脉属阴脉,需要重重地按下去才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主病: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感冒也会有沉脉表现。因此在临床上,不能拘于方书所言,应随证化裁,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3、迟脉
迟脉属阴脉,一息三至为迟,是阳不胜阴的表现。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结,迟甚为败,浮大而耍为虚。
主病: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4、数脉
数脉属阳脉,一息六至,此为阴不胜阳之表现。临床就分清虚实表里。
主病: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数脉主腑,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气口数实肺痈,数虚肺痿。
注意儿童的脉不在此列。
诊 脉 六 法
心 脉
切脉下指先看心,心脉浮大为正形。浮而有力心经热,热主舌破小便疼。
感冒风寒弦又紧,头疼寒热数难平。惊悸怔忡沉细弱。上焦蓄热洪大应。
肝 脉
次看肝脏弦又长,总然有病也无妨。忽然浮大风为患,紧带洪兮疟痢当。
微涩原来阴血少。数为着怒缓为尫。有余因实知肝火。沉细为虚亦是常。
肾 脉
若逢肾脉沉无病,洪大须知阴火生。男子下元微不足,女人滑利定为妊。
弦紧极虚芤下血。痛连腰胁现微沉。五心烦热洪无力。犯着房劳数不宁。
肺 脉
右寸诊之浮短涩,肺家清净病无干。邪气上冲多发嗽,洪大分明仔细看。
弦紧必然咽燥破。数时胸府热难安。浮而有力风外感。沉主生痈滑生痰。
脾 脉
脾家性燥宜迟缓,倘逢滑数知伤食。洪大原来胃火炽,弦紧定遭 疟疾。
虚汗泄泻腹膨膨。嗳气吞酸是数热。土不制水肢浮肿,沉细而微见肾脉。
命 门 脉
命门相火只宜静,虽然沉细未为病。若逢盛旺反成殃,阴虚盗汗肌消甚。
浮洪呕血梦遗精。滑数昏花耳聋症。迟缓多缘下部寒。女子旺时应有孕。
注:初学中医,自以为诊脉为一道门坎。很多人被拒之门外。就一般人来说,谁的脉都跳啊,不跳就死了。很多人不得门路,只能望脉兴叹。其实就初学者来说,只要能分清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就行了。其它的脉,在临床中一点一点的感悟就是了。况且其它脉也都是从这四种脉衍生出来的。就养生调理来说,能体会这四种脉就足够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分不清就说患者头上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的病。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
匀乱,10种。
1 、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看,多简便呀!)
2 、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 、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太简便了吧?)
4 、脉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说阴阳)脉浮是表症,脉沉是里症。(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
5 、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太直观了吧!)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
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不用你出声,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是不是好玩?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
地址在邢台市襄都区泉北东大街铭城世家西南侧约190米,营业时间为周二至周日8:15-12:00。坤泽堂中医妇科中医妇科五代传人以脉诊病免开尊口主治: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卵巢早衰、手脚冰冷、更年期综合症、胎停育、产后病、雀斑、中医减肥等。
刘天一悬壶济世
刘乐仁19世孙刘天一,其祖父刘心铭就是一代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夫,三伯父刘立源也是非常出名的中医外科大夫。刘天一继承了祖宗精湛的中医医术,毕生行医,并把这一宝贵的中医医术传给了儿子刘耀宗。自17世祖刘心铭起至今,刘乐仁家族有四代行医。
刘天一的外甥女杜蓉,根据母亲的回忆和自己所亲身见证,记述了刘天一悬壶济世,惠及苍生的人生片段。她写道:
外祖父是家乡泊庄世代相传的老中医。
说起中医的渊源,还得从外祖父的祖父说起。
外祖父的祖父不安于当时家境优越的现状,把自己的土地放给别人经营,而自己苦读医书,济世苍生,最终成为 一代名医。
曾祖父去世后,曾祖母带着6个孩子辛苦过活。土改后没了土地,曾祖母便带着女儿要饭。而外祖父便以篆刻为生,贴补家用,帮持母亲拉扯兄弟姊妹。
外祖父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又卒去两个孩子。据说其母怀孕时被出丧之人冲撞,生下来便高度近视,视力有限,不能从事一般的劳作,便悬梁刺股,潜心钻研医术,并得到其祖父的祖传医书和秘方,还得到其弟妹来自天津郑州石家庄方面寄来的现代医书,励精图治,博览群书,终成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我很小的时候,在外祖父家看到一些小轿车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拿小板凳乖乖坐着或者倚靠在外祖父身边。
外祖父在村卫生所行医,有人来瞧病的时候,他总是让患者坐在自己的对面,仔细问询病史和身体的感觉,问吃饭情况睡眠情况和大小便症状,睡眠是否会受到惊吓等。每逢这时候,我就总觉得外祖父啰嗦。他还会让患者伸出舌头看舌苔确定寒湿冷热,然后外祖父就拿出他一个脏脏黄黄的已看不出白色的窄长小枕头。那小枕头长约10公分,宽约5公分,让来人把胳膊搭在上面,外祖父伸出食指和中指搭在患者寸关之处。很长时间,中间还要问抬起或者放下重新感知,并且会在期间加进几句话,比如是不是不爱吃饭,有没有口苦口干,有没有大便干头之类的。每逢这时候,我总觉得很是不舒服,我的外祖父咋会问这么多无聊且不好意思的问题啊?
经过好久的询问或者脉诊,外祖父便说病人是什么情况,得了什么病或者哪里的问题,然后低下头,鼻尖几乎触到纸上用圆珠笔划拉着开出药方,并扒拉着算盘计算出钱数,再用一杆极小的杆秤称出药,分成几等份,分别放在一张张有些暗黄的纸上,然后再一一包好,告诉人家应该怎样煮药怎样服用。最后很自信地说:“吃了这三副就好了。”或者对于一些久病的患者就会说:“吃了这几服,再过来加加分量或是给你换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吃了就好了”,病人千恩万谢。那个时候,外祖父行医赚的钱是大队里的。
外祖父诊脉的时候,不要我吵闹,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病人和外祖父也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病人平缓放置手腕于脉枕,呼吸平和,放松,不胡思乱想,心思平和。每当这时,环境总是一副庄重的安静,有时候外祖父会怕我憋不住 就给我钱让我去供销社买水果糖了。那总是很让我开心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我的大牙都被虫子蛀了,童年便经常哭天喊地的牙疼,于是吃过苦头的我长大后我便学会了好好刷牙,于是我便拥有了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
外祖父并没有跟我讲什么医学知识,但是从小耳濡目染我也便知道了很多病的名称,比如脉管炎,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比如无心烦热之类的,就那时候听来的。经常有不孕不育的,经外祖父诊治后生了孩子去致谢的。西医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吃几副中药好了的,很多西医不能解决的病就这样被一个双眼高度近视名不见经传的老人给治好了。在我看来,那绝对是一种奇迹。
我曾亲见割麦时节一个黄瘦病弱的女人来找外祖父瞧病,什么病呢,就是一直流血不止。一两个月了,病人高度贫血,羸弱不堪,都担忧怕死的哭泣。结果三副药下去,再来时候已经止住流血,气色也好了许多,又加之增减药量,病除后加以补药,不长时间竟然痊愈,颜色重现年轻人之靓丽。又有人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导致下肢溃烂,姥爷也给收治好。还有痛经,不孕不育,癌症的保守治疗。等等,都是外祖父的强项。所以我从小就会知道癌症是治不好的疾病,乙肝是只能控制的疾病,很多医院和宣传的什么疾病都可以治好的说法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我很明白健康的重要,也自小便可以看待生命的无常。
当很多人在说中医是噱头的时候,我仍然坚持着对中医的深情,给予我信心和支持的便是我看到的那些好兄弟后上门千恩万谢的病例,往往他们跑了很多大医院,花了好多钱,好多年都治不好的疾病,最后竟然在外祖父的几副汤药下得以治愈;那些好多年不孕不育的人最后怀孕了,幸福地挺着大肚子来感谢外祖父;那些医院宣布只能活一两个月的不治病人,竟然又在世了几年时间。最奇迹的是二姑奶丈夫的中风。他爱喝酒,最终醉卧在冬天的大街上,中风,卧床再也不能站立,竟然在外祖父的诊治下,又重新站了起来。
中药在我身上也起到过神奇的作用。中学住校时用了地下井水洗手,被凉得起皮干裂出血的手指,在外祖父用醋做溶解介质烫泡后痊愈。我很清楚地记得,那药里竟然有农村路边扎人的蒺藜棵,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的就是在下晚自习的晚上,冬天用大茶缸咕咚咕咚灌下凉水得了痛经,吃了三副中药就好了,那里边有红花罂粟壳还有当归。我记得喝了之后,后背热得像烙鏊子一般,后来喝完药之后竟然不痛了。当然,中医的治疗还需要忌住口,比如冷热酸腥辣,大致是和经络和食物的酸碱度有关;比如情志的调和,忌大怒大悲大喜,和心态有关。最神奇的就是一失眠多梦,睡则出汗不止的英俊青年,患此症多年,每每汗湿床榻,痛苦不堪,经诊治是阴虚盗汗,心血虚弱,几副药后所有症状消失,生活美满,并孕育一白胖小子,此即故人,恐早已有忘,但中医之神奇令其赞叹,其父以70年代之中大医师相赠,记忆深刻。
外祖父之中草药,一副三五十块,就望闻问切,一共下来几服药三百二百就可能解决了久治不愈的大问题,和大医院动辄三万五万的治疗不同,也没有对死症就是癌症那些几十万的精神经济身体痛苦的过度治疗,对这类病症本着以人为本保守治疗的宗旨,尽量减缓病人痛苦延长其寿命。另外对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片面之作法也非常排斥,比如牙痛西医会认为是炎症神经痛,会直接拔掉或者杀死神经,而外祖父就会看舌苔确定肝火胃火或者其他原因,利用去肝火解毒去热,病症即解。
外祖父一生兢兢业业,只求衣食,不为名利,悬壶济世,惠利百姓,方圆百里,凡有年龄者,无人不知,也是一世佳话。
外祖父少年丧父,又恰值岁月不堪,辛辛苦苦抚养弟妹成人,奉养老人终年,又中年丧妻,怕孩子委屈,念发妻深情,矢志不渝,终身不娶,苦读医书,静心医术,潜心把中医发扬光大,这也是值得称道的事情!期间也有人提及再娶,都被外祖父拒绝,只一门把心思放在孩子和医学上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