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经过急性期抢救之后,存活者多遗留偏瘫。由于偏瘫活动不便,严重者甚至卧床不起,则造成胃肠蠕动缓慢等,极易发生便秘。而便秘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且会使病情加重,或因为便秘、排便闲难,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心跳过快,再次发生脑血管破裂或堵塞而引起复发。所以,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也要注意预防便秘,不可掉以轻心。
脑卒中患者由于偏瘫卧床不起或活动不便,往往怕排便不方便,或其他精神因素影响,常食欲不振,或有便不排,更易促发便秘。因此,医护人员或家属要耐心开导,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障碍或负担,并且在患者排便时要尽量回避,以免影响排便。同时还要注意让患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要鼓励卧床患者按时排便。一般在早餐后排便最适宜,因为进食后可产生胃-结肠反射,引起肠蠕动,趁势排便更易于排出;另外要注意训练患者的排便姿式,如卧床不起患者,要安慰和鼓励患者暂时习惯于采取侧卧位排便,并注意护理,及时处理干净;能坐起来的患者,在加强护理的情况下,尽量进行坐式排便,更有助于大便排出。而且要帮助患者每天或排便前做腹部按摩,有助于排便;便秘严重者可口服石蜡油、镁乳或硫酸镁等缓泻剂,或暂时服番泻叶水、生大黄水(但不宜常用)。实在无效时,则应用手从肛门挖出干燥的粪块。
治疗脑卒中的一个原则是尽量早期活动,不仅有利于瘫疾肢体功能康复,也有益于预防便秘。更应该结合预防便秘多做些相应活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等。如腹式呼吸锻炼,让患者深呼吸,吸气时努力鼓肚子,呼气时尽量收肚皮,可锻炼腹肌和膈肌;缩肛锻炼可锻炼提肛肌及肛门括约肌等,以防排便动力不足;或自我按摩腹部或别人帮助按摩,可促进胃肠运动以有利于排便。能下地活动者,则应尽量早期活动等。
无论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患者,都应注意饮食调节,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喝水,或调制一些能润肠通便的饮料。常吃或适量多吃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辛辣燥烈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以防燥热伤阴便秘,同时要忌烟、忌酒、忌浓茶、忌咖啡。
脑中风的预防:先把诱发脑中风的疾病,先治愈,则能减少脑中风的发生,这是常用的筛查,筛查脑中风预防体系中的第一条防线;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心脏是否有房颤、血栓、有没有原发病等,颈部有没有严重斑块或高度狭窄,颅内血管有没有高度狭窄,另外,还需配合血液化验检查,如血脂、血糖等,在对病人制定非常好的预防方案。
1.什么叫做脑卒中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年发生脑卒中达200万 例 ,也就是每10万人就有120人患脑卒中。
我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高达120万 ,致死率相当高。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有两种,一 种是血栓堵塞脑血管形成的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另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溢血。
除此之外,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堵塞脑血管,从而导致栓塞性脑卒中。导致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还有:年 龄 、遗 传 、高血压、心律失常、眼底动脉硬化、吸烟 、饮 酒 、肥 胖 、口服避孕药, 饮食因素如高盐、多肉 、高动物油饮食 、饮浓咖啡、饮浓茶、体力活动过量等。
其 中 ,高血压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是脑卒中事 件 最 强 的 独 立 预 测 因 子 ,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 '清晨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 脑卒中风险就会增加4 4 % 。
另 外 ,缺 乏 体 检 习 惯 也 是 造 成 “健康者”突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
2.怎样从日常生活中预防脑卒中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脑卒中的许多诱因如寒冷、激动、便秘、过 劳、脱水等都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而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可以预防的。
生活中预防脑卒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 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后慢慢坐起,稍加休息后再下床活 动。
②起床后应该饮1杯白开水。冲洗胃肠,降低血液黏稠度。
③晨练。可以进 行散步,打太极拳等,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可过量。
④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尽量选用坐便器,多吃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⑤避 免过劳。建议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在30分钟左右即可。
⑥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休闲,劳逸结合,遇事不要苛求。
⑦戒烟限酒。避免 *** 性食物及饮料。
⑧限 制钠的摄人,增加钾的摄人,适当补充钙镁元素。这些均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 得。
⑨定期体格检査。重点了解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避免胡乱用药。
3.如何正确认识脑卒中
答:脑卒中的主要问题是慢性残疾。
约1/3的生存者 在脑卒中后一年遗留有功能残疾,因此,接受脑卒中教 育、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 了解自己的血压:经常检查自己的血压,如果血 压升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控制。
如果收缩血压持续 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血压一直高于90毫米汞柱, 就应该结合饮食调整、多运动和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 (2) 确定是否有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房颤)是心脏 的一种不规则搏动,可导致心功能改变并引起血液在心房 凝集。
没进入体循环的血液易凝结成血凝块,心脏搏动可 以把血凝块带入血流,并可能导致脑卒中。如果患有房 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液抗凝药物,来降低脑卒中 的风险。
(3) 吸烟会使脑卒中风险增加一倍。戒烟的话,脑卒 中风险马上就开始下降。
。 (4) 每日两杯酒可使卒中风险降低一半,每天可以限 量、少量饮酒。
(5) 胆固醇有可能增加卒中风险,降低胆固醇可以降 低卒中风险:高胆固醇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法控制。 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则需要药物治疗。
增加膳食纤维,例 如全麦面包和谷类食物,生的未剥皮的水果、蔬菜和干 豆,可降低胆固醇。 (6) 糖尿病可增加卒中的风险,可通过控制糖尿病来 降低这些风险。
(7) 运动:每天30分钟的轻松散步能从多方面促进健 康,并降低卒中风险。 如果不喜欢散步,可选择其他锻炼方 式,如: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球、游泳、跳舞、打网球或者 参加一个健身班。
保证每天的运动时间,从而保持健康。 (8) 低盐低脂饮食:通过减少饮食里的盐和脂肪,降 低血压以降低卒中的风险。
平衡膳食,包括每天摄入适量 的水果、蔬菜、谷类和蛋白质。 (9) 控制循环系统疾病:卒中可以因心脏(泵)、动 脉和静脉(管道)或者在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而引起。
它 们构成了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也可导致卒中。循环系 统疾病通常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华法令 等,要按医嘱服用。
4.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5.人体常识中发生脑卒中后怎么办
脑卒中都是突然发生的,尤其是脑出血发病更急,很多患者正在工作、旅 途、做家务时、吃饭、打牌等,突然跌倒在地,并出现半身不遂、口角哨斜、说话不清,甚至昏迷。
首先,不要惊慌失措,搬动患者的正确方法是:2〜3 人站在患者同一侧,把患者平托起来轻轻放到床上,此时一个人固定头部,搬 动过程中不震动头部,使头部维持在略高于身体并稍向后仰的状态。若患者呕 吐,不要让患者坐起来及拍打其背部,这样会震动头部加重病情。
让平卧的患 者头偏向一侧,解开患者衣领,如果戴有假牙则应取下,并用纱布或手帕将患 者舌头拉向前方,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呕吐分泌物阻 塞咽喉部,患者出现气急、咽喉痰声重等症状时,可用细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到 患者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分泌物,同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讲清楚详细地 址,提供有明显特征的标记物,并且简单地告知病情,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抢 救措施。
6.人体常识中为什么会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作为急性脑血管病,不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的,都要从血管病变上找原因。
就发生脑卒中的条件来讲,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造成动脉 管腔的狭窄和粗糙,因而容易发生阻塞,还使得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在长期的血 流冲击下可以变薄,形成动脉瘤。
这种动脉瘤特别容易破裂而发生出血。由此可 见,血管本身的病变(例如动脉硬化及动脉瘤的形成)是脑卒中的基本原因。
发 生脑卒中,常常还有一些诱发因素,如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的改变。人体的血 液在血管内流动需要心脏有节律的搏动和一定程度的血压来维持。
如果心肌收缩 力不足或严重心律失常,就会造成心脏搏出血量减少,于是身体其他器官系统 (包括脑)就会发生缺血;如果血压过低,也会因血流缓慢而造成动脉系统远端 的缺血。这些因素若是发生在动脉硬化的人身上,就容易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另 一方面,如果在心脏排出血量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血压骤然升高,有可能引起 原已存在的脑动脉瘤的破裂,而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血液大体上包含两种成分, 一部分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另一部分含有水及血浆蛋白,血 液中的这些成分都按一定的比例存在,从而保持血液的流动性。如果比例失调, 有形成分增多或水分减少,都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
这样的血液在通过已经硬 化的、狭窄而粗糙的血管就容易发生堵塞,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一旦发病就往往比较凶险,往往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因此重在预防。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和二级预防,其中生活方式的改善比药物的使用更加重要。
一级预防:是指脑卒中尚未发生,这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的“地中海饮食”,每周3次的适当锻炼)、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为了预防再次复发,也更加进一步需要改进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并且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预防卒中的药物来防止脑卒中的复发。药物的使用需要在神经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脑卒中怎么预防? 1、高危人群预防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不能擅自停药和更换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积极服用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范围。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积极检查,按医嘱服用药物,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2、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1) 饮食要清淡
(2) 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
(3) 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喝酒、久坐等
(4) 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 老年人应防止体位改变、便秘
(6) 注意气候变化
(7) 每天饮水要充足
(8) 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
(9) 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